万勇华
摘 要:
鲲鹏寓言作为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庄子·逍遥游》中出现了三次。每次的细节和意蕴不尽相同。以《逍遥游》篇为中心,细致解读鲲鹏寓言的深层内涵和意旨,以期深化人们对于庄子逍遥义的认识。
关键词:逍遥游;鲲鹏寓言;解读
中图分类号: I207.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6005005
《逍遥游》作为《庄子》全书的首篇,对于整部《庄子》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在该篇开端处,庄子讲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这就是鲲鹏寓言。这则寓言先后出现了三次,属于典型的重言写作方式,体现了庄子与众不同的言说风格。在寓言与重言的交织作用下,《逍遥游》文本的内涵与意义呈现出了无限开放性和不断流变性的特征,由此造成了人们理解上的巨大困难(1)。下面我们就从神奇莫测的《逍遥游》开篇看起。
一、鲲鹏寓言的首次出现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鲲、鹏作为《逍遥游》中最早出场的形象,乃是庄子精心挑选的结果。从生物属性上看,二者可以分别归入鱼类和鸟类。而鱼和鸟作为两种动物,对于人类而言,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这一点在日常语言中有着通俗的反映,比如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句话就直接显示了鱼和鸟尽情任性的遨游与飞翔。因此,庄子将鱼和鸟置于《逍遥游》篇的开端,无疑非常契合自由的意象,从而使之成为自由的贴切象征。
当然,庄子行文最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作为自由象征的鱼是巨大的鲲,而鸟是巨大的鹏[1]。关于鲲鹏形躯上的这种特征,清代庄学研究的几位大家都从文章评点的角度,进行了细致而独到的分析。胡文英明确指出:“鲲之大,作一层写。鹏之大,作两层写。”[2]确实,原文中的“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只是一层单写,直说巨鲲全身不知几千里之大,这便是胡文英所谓“作一层写”;而之后写到大鹏,则是“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又说“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一写鹏背不知几千里,一写鹏翼若垂天之云,那么由“背”与“翼”推来,大鹏全身更不知该有多大,这便是胡文英所谓“作两层写”[3]。吴世尚进而强调,庄子在描写鲲鹏之“大”时所用的“不知”二字,更是一大妙笔,因为“大而可知则犹非大也”,如今既然鲲鹏的形躯已经大到了“不知其几千里也”的地步,则更见出其“大”来[3]。如果说“不知其几千里也”是从静态的角度反映鲲鹏外形的硕大无比,那么接下来的“怒而飞”、“海运(2)则将徒于南冥”从动态的视角展现了大鹏乘风远飞的宏大气势。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雄奇壮美的画面,引起读者心灵上的强烈震撼,进而激发出凌云壮志的豪迈情怀。
庄子不仅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从正面表现了鲲鹏之大,而且还使用“北冥”、“南冥”这些字眼从反面衬托了鲲鹏之大。关于“冥”之涵义,陆德明《经典释文·庄子音义》指出:“‘冥,本亦作‘溟。嵇康云:‘取其溟漠无涯也。”司马彪曰:“溟,谓南北极也。去日月远,故以溟为名也。”(3)综合嵇、司二人的注解,可以释“冥”字为极处、极地(4),这样“北冥”、“南冥”也就意指极南、极北之地,给人广阔无边、幽深辽远的感觉。正因为“北冥”、“南冥”的深广无垠,才能孕育出“不知其几千里”的大鲲来,才能停泊下“不知其几千里也”的大鹏来,由此居留境域的宽广寥廓可以推想鲲鹏外形的巨大无比。另一方面,“南冥”、“北冥”作为南北两极,各处一端,可谓相去无涯,由此空间距离的不可测知正好说明大鹏飞行的无尽遥远。
接下来的问题是作为鹏鸟前身的鲲鱼到底是生来体形庞大还是后天嬗变的结果?关于此点,庄子没有明言。这就需要我们从分析鲲的含义入手。大致说来,以往注家对于鲲的解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大鱼或“鲸”。陆德明《经典释文·庄子音义》引晋人李颐解为“大鱼”,崔譔训作“鲸”。二是小鱼或鱼子。明人方以智即认为“鲲本小鱼之名”,《尔雅·释鱼》亦有“鲲,鱼子”之解。这样在鲲的意象中就体现了“小大之辩”的主题:一方面,鲲可以是“极小”,小到只是一个鱼子,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一个胚胎、一个细胞;另一方面,又可以是“极大”,大到“不知几千里也”,甚至是无边无际的一方海面、一片天空[4]。就此来讲,小大之间泾渭分明,有着天壤之别。但是,依照庄子的看法,小大之物只是相对而言,并非固定不变。两者之间不是壁垒森严,而是可以相互转化——小者能够变大,大者能够变小。在此意义上,鲲的意象又蕴含着“小大之变”的主题。当然,从极小之子变成极大之鱼,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事情,而是必须经过深蓄厚积的漫长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蓄积,是根本无法实现巨变的。虽然庄子开篇就用鲲来指称大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矢口否认鲲之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恰恰相反,根据后文的描述,由小变大的理念本来就包含在庄子思想当中。总而言之,小大之“辩”其实孕育着小大之“变”,随着后者的展开,前者的内涵也得到了扩充。
变身大鱼的鲲尽管生活在广漠深远的北冥,但是它似乎并不满意自己的现状。于是,它想到了变化,而且确实发生了质变,化作一只非同寻常的大鸟——鹏。鲲之所以能够这般变化,是因为其本身也是大到极致。正是惟其大,才能化,所谓“大而化之”表达的即是这层意思。反过来说,小是不能化的。比如庄子和惠施在“濠梁之上”看到的那条鱼,就只会在并不开阔的濠河中优游自在,自得其乐,而绝不会想到“化”,也没有能力“化”[5]。鲲化为鹏,不仅实现了存在形态的改变,而且带来了生存境域的转换。正因为这样,鹏鸟才能凭借大翼,高举远飞,到达南冥。假如没有转化,鲲鱼就只能游于水中,而无法升入空中,更别说远徙南冥了。那么,鲲为何化身为鹏,不远万里,从北冥飞赴南冥呢?这样的非凡举动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呢?对此,成玄英解释说:“所以化鱼为鸟,自北徂南者,鸟是凌虚之物,南即启明之方;鱼乃滞溺之虫,北盖幽冥之地;欲表向明背暗,舍滞求进,故举南北鸟鱼以示为道之径耳。”(《庄子疏》)从地理位置上看,北方远离太阳,南方接近太阳,而太阳意味着光芒和明亮[6]。就此而言,不妨说北方象征着寒冷幽暗(“北盖幽冥之地”),南方代表着温暖光明(“南即启明之方”)。再从生物属性上看,鸟为飞行动物,可以搏击长空(“鸟是凌虚之物”),而鱼是水族动物,只能潜游水中(“鱼乃滞溺之虫”)。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鸟体现了奋发进取的精神,鱼显示了停滞不前的特性。合而言之,成玄英指出鲲化为鹏、由北往南的举动意在表达背暗向明、舍滞求进的思想。客观而论,成玄英的注解的确新颖、深刻。然而,细读原文,庄子既没有以北冥为幽暗、以南冥为启明的意思,也没有宣扬鹏鸟进取、鲲鱼停滞的观念。其实,庄子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鲲鹏化徙故事的描述,引导人们突破现实的拘束,超越自我的局限,达致逍遥的境界。endprint
二、鲲鹏寓言的二次推出
鲲鹏寓言的二次出现带来了更深层的内涵,既有对鹏之腾飞气势的渲染,也有对鹏之翱翔条件的揭示,还有对蜩鸠可笑言行的嘲讽。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关于“齐谐”一词,或者谓之人名,如司马彪、崔譔、俞樾、蒋锡昌等持此说;或者称之书名,如梁简文帝、林纾、朱桂曜、陈鼓应等作此解[7]。审诸文义,释为书名似乎更为允当。也许唯恐世俗之人难以相信开篇鲲鹏化徙的寓言,所以庄子特地引用《齐谐》之言予以证实。通过运用重言的手法,庄子一方面意在说明鲲鹏故事并非出自我的虚构(5),因为古代文献早有记述,另一方面期望消除人们的怀疑心,提高人们的信任度。当然,从具体内容来看,此处描述与前文还是有所不同:前文对举北冥与南冥、鲲与鹏,此处只是单提鹏与南冥。不过,两者在有一点上是相同的,那就是鹏徙南冥。不仅如此,《齐谐》书中还通过夸张的词语进一步展现了大鹏腾飞天际的恢弘气势:“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对于文中的“三千”、“九万”、“六月”等字眼,宋代文士多从易学的角度反复申明为“阴阳之数”[3],而清代学者不以为然。林云铭就明确指出:“三千里言其远,九万里言其高,六月息言其久,见其一大则无不大之意。”刘凤苞亦认为大鹏“一飞必半年而后憩息。九万里以程言,六月息以时言。”[3]在二人看来,上述数字不过是为了凸显大鹏飞翔的高远而已。当然,这种凸显更多地是从动态的角度展开的,这一点通过“水击”、“抟扶摇而上”、“去”这些词语就可以看得出来。
需要指出的是,以往注家对于“六月息”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一者认为“六月,半年也;息,休息,止歇也。”此说以郭象、成玄英、林希逸为代表;二者主张“六月,盛夏时节也;息,气息,风也。”此解以释德清、陆长庚、宣颖为典型[8]。细察上下文,“六月息”与“三千里”、“九万里”并举,应当同为名词词组,而“六月息”之“息”与“以息相吹”之“息”,前后相联,同谓气息、风也。由此可见,后种解释相对妥帖,使得文义更加顺畅。关于“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成玄英疏曰:“青春之时,阳气发动,遥望薮泽之中,犹如奔马,故谓之野马也。扬土曰尘,尘之细者曰埃。天地之间,生物气息更相吹动,以举于鹏者也。”(《庄子疏》)陆长庚指出:“野马,田间游气也;尘埃,日光中游尘也。”(《南华真经副墨》)总之,天地之间,不管是翱翔的大鹏,奔腾的游气,还是飞扬的浮尘,飘动的生物都离不开气息的氤氲鼓荡(6)。一旦没有了气息,统统归于沉寂。这样,庄子就以隐微的方式传递出了万物皆有所待的思想。
接下来,庄子通过考察生活经验中水与舟的关系,正面阐述大鹏翱翔的“有待”问题。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这段话中一连出现两个“积”字,蕴含着厚积薄发的意思。在庄子看来,若是水积不厚则无力负载大舟,要是风积不厚则无力托举大翼。对此,宣颖从文章评点的角度精辟地指出:“前文海运、扶摇、六息,都是说风,却不曾露出风字。至此承上一喻,接出风字来,见其与大翼相须之至。”(《南华经解》)的确,如果不是凭借六月海运的大风,鲲鹏无法飞抵渺远的南冥;如果不是依靠海上“扶摇”(7)的飓风,大鹏无法升至九万里高空。而海运、扶摇、六月息的形成又都是风之积厚的结果,由此可见,“积风”对于大鹏高飞远徙的重要性。后文提及的一个“则”字和两个“而后乃今”,再次强调了这一点[2]。从表面上看,大鹏展翅高飞似乎具有逍遥自在的特点,但就实质而言并未完全达到逍遥之境。因为它的腾飞仍是有待的——既需要凭借有若垂天之云的大翼,又需要依赖积厚而成的大风。此“有待”从积极的层面看,乃是大鹏得以翱翔苍穹的必备条件(积风越厚,飞得越高),从消极的角度讲又是大鹏自由飞翔的严重制约(风力越大,阻力越大)。而真正的逍遥应该是无所依傍,不受限制的。
对于大鹏“背负青天”而“图南”的壮举,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林云铭注释蜩鸠曰:“蜩,小蝉;学鸠,学飞之小鸠也。”(《庄子因》)如此解说看似淡若无情,实则两个“小”字,尽露不屑之意。下文具体描述二鸟之“小”。所谓“决起”,指“决然而起”,表明蜩鸠起飞非常容易(“起之易也”)。“抢榆枋”则“见其飞势之疾也”,“控于地”谓“不时而投于地”,显示二鸟飞行时间短暂(“时之暂也”)。“起易、飞疾、时暂,正与‘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之文对照。”[9]这种对照,突出了鹏鸠之间在飞行能力上的巨大差异,从而呼应了后文的“小大之辩”。
本来蜩鸠形体微小,只能活动在蓬间树丛;大鹏形躯庞大,必须翱翔于巨海苍天。这是各自的本性使然,无所谓价值上的高低优劣。如果二者各安其性,各尽其能,同样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自由。然而,不同的存在形态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异,往往形成不同的视域和观念,从而一方面制约着个体对于逍遥之境的设定,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10]。在蜩鸠看来,自己周旋于榆枋之间就是逍遥自在的体现,而大鹏“之九万里而南为”则是不得逍遥的表现。之所以这样理解,是因为蜩鸠觉得大鹏要想翱翔高空必须依赖于“积厚”而成的大风,而自己飞行低空只需要“积薄”而成的小风。大鹏之“积厚”意味着其对外在条件依赖越大,因此受限制越多;而蜩鸠之“积薄”表明其对外在条件依赖较小,因此被限定较少[1]。基于这样的认识,蜩鸠才会对大鹏的壮行发出了嘲笑。这一“笑”暴露了二虫的见识浅薄和胸无大志,所以遭到了庄子的讥讽与鄙视:“之二虫又何知”。总之,由于受到外在条件(“小风”)与内在观念(“小知”)的双重制约,蜩与学鸠远没有达致逍遥之境。endprint
三、鲲鹏寓言的再次重言
当鲲鹏寓言第三次出现的时候,讨论的主题被转移到了“小大之辨”上,其间还穿插了汤棘的问答和斥鴳的笑语: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辨也。
相对于前文侧重于形象性的描述,此处开宗明义,首先提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总结性看法。对此,支遁点评道:“以小知结上鹏蜩,以小年生下一段譬喻。”(王夫之《庄子解》引)所谓“结上”是说“小知不及大知”承接上句“之二虫又何知”而来,所谓“生下”是指“小年不及大年”引出下文朝菌、蟪蛄等物的讨论。一般说来,“小年”、“大年”属于客观的存在形态,揭示的是个体存在时间的久暂,而“小知”、“大知”则更多地涉及人的观念世界,标识的是个体认识水平的高低[10]。两者之间的关联在于随着年之由小而大,通常个体的阅历会不断丰富,视野会日益开阔,相应地其所知也由小而大。当然,从下文内容来看,庄子将论述的重点放在了小年与大年问题上。具体到生物世界而言,朝菌、蟪蛄生命十分短暂,可谓小年的代表;而冥灵、大椿可以存活千年万载,堪称大年的典范。再就人类社会而言,普通的人只有几十年的寿命,而彭祖却能活到几百岁。两相比较,前者属于小年,后者归入大年。不过,彭祖尽管比一般人长寿,但是相对于大椿,也只能算作小年。而在大椿之上,还有更为久远的大年。就此而言,没有最后的绝对的大年与小年,只有相对的大年与小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庄子要求人们领会,与彭祖比寿,是一件可悲的事情[1]。因为这种行为仅“知有小年而不知大年也”[1],更不知大年无止境也,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思想的僵化和视野的狭隘。
下文通过“汤之问棘也是已”(8)再度推出了鲲鹏的故事。对于庄子的用意,藏云山房主人分析说:“此恐世人认为无稽之谈,不肯深思详辨,故又徵之汤之问棘以实其言之非妄,是作者婆心,亦苦心也。”(9)宣颖评论道:“以小年大年衬明小知大知,大势可收束矣,却又生出‘汤问一段来,似乎有人谓《齐谐》殊不足据,而特以此证之者。试思鲲鹏蜩鸠,都是影子。则《齐谐》真假,有何紧要耶!偏欲作此诞谩不羁,洸洋自恣,然后用‘小大之辩也一句锁住,真古今横绝之文也。”(《南华经解》)要之,庄子因为担心世人不信《齐谐》之言,故而重新引出“汤问”一段,希望借重古代圣贤话语,力图证明鲲鹏寓言属实。不过,从细节上看,此处叙述与前文内容还是存在一些差别,比如北冥在此亦被称作天池,鲲鹏之间没有化的关系,大鹏陪衬对象从蜩鸠换成了斥鴳。
面对大鹏的远举高飞,作为“小知”化身的斥鴳,由于无法理解而两度发出了“彼且奚适也”的追问,伴随两问而来的是其暗昧的一笑,此笑在上文蜩鸠那里曾经出现过。刘凤苞分析前后二笑的作用与涵义指出:“前以二虫之笑,引起小知大知;后以斥鴳之笑,收束小知大知。前则笑大鹏何必定到九万里,后则笑大鹏未必真到九万里。前之笑自安于拙耳,不防控于地,后之笑自以为工,而且曰‘飞之至。”(《南华雪心编》)从更深的层面来看,“笑”的重言不仅标示了小知面对大知的典型态度,而且凸显了小知对于大道的远离。在《老子·四十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小知对应着下士,下士对道的大笑,一方面表明了道本身的平淡与质朴,另一方面反映了小知与大道之间的隔膜与鸿沟。与之不同,作为大知象征的上士勤勉行道,从而逐渐接近大道。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庄子的鲜明态度——否定小知,肯定大知[1]。
从小大之辩的角度看,大鹏与斥鴳之间无疑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一是外形上,前者庞大,后者微小;二是活动空间上,前者游于青天,后者限于小泽(10);三是飞行高度上,前者达到九万里,后者不过数仭;四是飞行距离上,前者从北冥至南冥,后者往来蓬蒿之间。不过,上述意义上的“小大之辩”只具有外在的、形式的性质,真正内在的、实质的“小大之辩”表现在以“知”为中心的观念层面上,涉及到如何看待、理解世界的问题。具体到逍遥之境而言,尽管斥鴳和大鹏都在努力追求,但是它们的理解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斥鴳看来,“翱翔蓬蒿之间”便是飞翔的最高境界(“飞之至”),便是达到了逍遥游;而对大鹏而言,只有“扶摇而上九万里”才算极致意义上的飞翔,才算实现了逍遥游。客观而论,就大鹏依存、受限于风来说,它并没有真正达到庄子意义上的逍遥,但是,相对于斥鴳而言,它又处于一个更高的层面。因为后者不仅受制于外在的条件(“风”),而且拘限于内在的观念(“知”),从而沦为较低的层次。如果将逍遥之境视作终极的目标,那么大鹏与斥鴳虽然都没有达此目标,但是亦非完全与之隔绝。从某种意义上说,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理解为走向逍遥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境界[10]。
注释:
(1)关于这一点,陈赟作过精辟的分析。参看《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寓言[J].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林希逸说:“‘海运者,海动也。”(《南华真经口义》)宣颖说:“今海滨犹有‘六月海动之语。海动必有大风,水自海底沸起,声闻数里。大鹏乘此风,而后可徙也。”(《南华经解》)
(3)慧琳《一切经音义》三十一《大乘入楞伽经》卷二引。罗勉道认为“北冥、南冥非泛言北海、南海,乃海之南北极处,以其广远杳冥,故曰冥。”(《南华真经循本》)
(4)“冥”字还可以释为“海”,成玄英《庄子疏》云:“溟,犹海也。”陆德明进而指出:“北冥,本亦作‘北溟,北海也。”(《经典释文·庄子音义》)endprint
(5)对此,成玄英疏曰:“庄子引以为证,明己所说不虚。”(《庄子疏》)
(6)陈赟认为,“六月之息”、“野马”、“尘埃”,都是流荡氤氲之气息,而此气即所谓天,即所谓地,所谓天地之间,不过是此一气之鼓荡氤氲而已。(《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寓言[J].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7)张默生认为“扶摇乃海中飓风,为庄子所创名词。”(《庄子新释》)陆德明说:“司马云:‘上行风谓之扶摇。《尔雅》:‘扶摇谓之飚。郭璞云:‘暴风从下上也。”(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引)
(8)闻一多认为,此句与下文语意不属,当脱漏汤问棘事一段。因而,根据唐僧神清《北山录》引增补二十一字:“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庄子内篇校释》)关锋《内篇译解》和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依据闻说补入缺文,这样上下文语意就显得顺畅了。
(9)《南华经大意解悬参注》“此小大之辩也”条注,《中华续道藏·初辑·第十二册》影印明稿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1年版。
(10)斥鴳之“斥”,可以释义为小泽(司马彪注),或池(《广雅·释地》)。参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参考文献:
[1]陈赟.《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寓言[J].中山大学学报,2009,(1):135-142.
[2]胡文英.庄子独见·逍遥游眉批[M].清乾隆十六年三多斋刊本.
[3]叶蓓卿.庄子逍遥义演变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38.
[4]李锋.《逍遥游》中“鲲”意象的象征和反讽意义[J].探索与争鸣,2011,(6):139-142.
[5]李振刚.生命的哲学——《庄子》文本的另一种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9:5.
[6]郭美华.出离与返回:作为过程的逍遥——《庄子·逍遥游》疏解[J].中国哲学史,2009,(4):15-24.
[7]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3-4.
[8]崔大华.庄子歧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2:7.
[9]钟泰.庄子发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9.
[10]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7.
Text Interpretation of Roc Fable
WAN Yonghua
(School of Marxism, ECUPL, Shanghai 201620,China)
Abstract:As the story that wins universal praise, roc fable appears three times in “peripateticism”. Its detail and connotation are not fully same to each other. With “peripateticism” text at the center, the paper carefully unscrambles deep intension and will, and hopes to deepen the peoples understanding about meaning of Zhuangzi socalled “at leisure”.
Key words: peripateticism; roc fable; unscramble
编辑:鲁彦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