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提升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探索

2015-11-05 12:17:47臧凯刘嵩李英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25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积极心理学就业

臧凯 刘嵩 李英

摘 要:随着就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医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对医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培养,主要从培养医学生积极的职业认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职业人格以及创设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四方面入手,促使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较高的主观幸福感的同时,提升其就业能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就业 医学生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210-02

随着医学院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的不断提高,医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 积极心理学简介

心理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将治疗心理疾病、使普通人生活幸福以及发现有天赋的人作为自己的三大使命,然而随着二战的爆发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长期集中于对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的治疗上,这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第一个使命的发展,但却使另两个使命停滞不前。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并逐渐受到重视,心理学开始将视角从消极转为积极,注重对人性、社会和生活积极方面的探索,并用更加开放和欣赏性的观点重新认识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普通人,它采用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潜能和美德,并以此为基础,致力于探索人类通往幸福、快乐、自由和完善的有效途径,最终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和共同繁荣。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三个方面。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主要集中于对主观幸福感、快乐等积极主观体验的研究;积极的人格特质则集中于对乐观、创造力等促使个体形成积极人格的心理品质的研究;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则关注良好的社会组织系统对人的潜能与美德形成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同时为心理学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应用之门。

2 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常见心理问题

由于某些部门片面强调就业率对于学校办学的评价作用,将就业率的高低与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发展和经费分配等因素联系起来[2],导致部分院校片面追求就业率,而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大部分医学院校课程内容较多,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业余时间相对较少,因此,学校对就业方面的指导基本依靠就业指导的课程或一年一次的就业模拟大赛等方式进行,在宣传就业重要性的同时,又忽视了对学生就业心理的指导,导致医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困惑。

2.1 对自身和职业认知不足

对于自身的正确认知对于医学院校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部分医学生对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没有准确的认知,要么过分自信,要么过分自卑,因此,在就业的过程要么片面追求好城市好医院好职位,要么不敢尝试追求理想的单位和职位,不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

此外,部分医学院校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是因为家长的意见或是考虑未来的经济收入,他们对职业本身的特点及相应的职业需求认识不足,进而导致就业时出现盲目、攀比等心理。还有部分学生因对职业性质、职业意义认识不足,过分强调就业单位的工资待遇、所在城市、地理位置等方面,存在着功利心理。

2.2 存在不良的就业情绪

由于每个医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自身条件和机遇等各不相同,因此,最后的就业状况也存在着或优或良的不同差异。部分学生没有从全面的视角去看待就业差异这一结果,片面认为社会存在不公平竞争的现象,进而出现抱怨父母、抱怨社会、抱怨他人等消极就业情绪。还有部分学生过分看低自己,认为自己没有竞争力,特别是在求职中屡屡受挫之后,便认为自己不会找到心仪的工作,而出现自暴自弃的想法。

2.3 职业人格不完善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生的要求也不再是单纯的治疗救人。医生除了要有扎实的职业技能之外,还需要有人际沟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准确的同理心等多方面人格特质,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而由于医学院校大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大部分医学生在校期间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其他活动,更别提对职业人格进行培养了,这就使得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人格还不够完善,不太容易快速适应日后的医疗工作。

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养成,要从培养医学生对就业的积极认知,激发医学生对就业的积极情绪体验,塑造其积极的职业人格,并建构良好的校园就业文化氛围入手,在充分发挥医学生内在潜能的同时,构建有利于医学生就业的校园文化环境,全方位地提高医学生的就业能力。

3.1 培养积极认知,树立积极就业观念

对就业的积极认知可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医学生应该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要么过分自信,要么过份自卑,这些都是不良的就业心理。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对自身优势和不足的全面、客观、清晰的认识,并在较好地接纳自己的特点,充分发挥优势的基础上,找机会弥补不足,使自己不断地成长和提升。在就业过程中,医学生应该拥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并能发挥自己潜能的单位及岗位,重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对职业有积极的认知。医生这一职业担负的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伟大使命,承担着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重大责任,因此,这一职业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极强的责任感、高尚的价值观和较强的奉献精神。医学院校大学生只有对这一职业的特点和需求有了积极认知,并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承担起医生应该承担的责任,更好的从事这一职业。

为了培养医学生的积极认知,教师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在传授医学临床知识的同时,一方面,应该注重对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和职业性质等相关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有更感性、更系统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使他们对自己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认识,在不断认知自我的基础上,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以更有利于他们就业。

3.2 培养积极情绪,树立对职业的热爱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指能激发人产生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的一种情绪[3]。积极的情绪可以扩展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并提高人的积极的意志品质,这不仅有利于对积极认知的培养,也有利于对积极意志品质的塑造。培养积极情绪,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情绪体验。医学知识内容多且复杂,不容易记忆,但却非常重要,而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情绪不高,则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情绪,使他们能够快乐学习、热爱学习,进而形成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热爱。其次就要培养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一个人只有过得幸福和快乐,才会更有能量去帮助其他人。医生只有具备获得幸福的能力,才能保证工作时的快乐情绪,这不仅有利于维持自身工作时的积极状态,还能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能更好地帮助患者,使患者体验到被关注和幸福。

培养医学生的积极情绪,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自己要保持一个积极的情绪状态来感染学生,并综合采用多种授课手段和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情绪,使学生对所学科目感兴趣,为适应未来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在授课或者日常与学生接触时还应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幸福、感知幸福和体验幸福的能力,使医学生能够挖掘自身潜能,并使之充分发挥出来,以更好地提高自己、帮助他人。再次,学校也应该开展相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医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幸福教育、积极心理教育等,培养他们感知幸福的能力。

3.3 培养积极人格,提升就业能力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随着我国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现代社会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生除了能治病救人之外,还需要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很好的沟通、准确地理解患者的情绪体验、对患者进行心理的关注等多方面的人格特质,为患者提供身心的全面服务。这就需要医学生能够具有积极的人格品质以提高自己的就业和适应职业的能力。

对医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首先,就要增加人文、就业、心理等相关课程的设置,从理论上使学生了解人格品质对就业的重要影响;其次,要多增加学生实践和实习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和实习中了解职业对人格品质的需要,并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身积极的人格;最后,教师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人格培养,在与学生的接触中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

3.4 建立系统的校园文化,为提升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形成合力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潜能发挥离不开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而对于医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环境主要是校园,因此,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提升医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对于医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地方,更是对学生整个人格进行塑造和职业指导的地方。学校不仅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创设好的学习环境,还需要给学生创造大量面向社会、面向岗位的机会,使学生尽早了解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了解职业对自己的要求,并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提升医学生就业能力,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重视学风校风建设,夯实医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从业技能;其次,尽可能地创设模拟医院的教学实践条件,并多为学生提供与患者、与医院交流沟通的机会,使学生尽快了解职业环境,尽早进入职业状态;再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多组织活动,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乐观、自信等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重视就业指导教育,除了相应的就业课程讲授之外,还应为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就业和职业规划指导,使学生转换传统的就业思想,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拓宽就业思路,将就业与创业相结合。

总之,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从培养医学生积极认知、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入手,对医学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以使医学生能够在感受自身幸福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就业。

参考文献

[1] 麻晓磊.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与展望[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60-72.

[2] 于兴艳.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借鉴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69-72.

[3] 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积极心理学就业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27:07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40:38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测评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9:07
“人力资源招聘与测评”课程中团队学习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5:58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5:02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13:25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