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典承载着古人的生存与生活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价值诉求。经之为经的意义即在于教人立身行事。而经之成为“学”是汉代以后的事。因为经学的产生,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得以传承不绝。
[关键词]经;经学;儒学;意义
一提到经学,在想到《诗》、《书》、《礼》、《易》、《春秋》这些儒家经典的同时,就会想到汉代经学末流说一字至万言的繁琐注疏,以及清代令人望而生畏的繁琐考据与训诂。经书形成年代久远,文字艰深,义理精微,如果没有历代经师的注疏,我们根本不知所云。因此,注疏之于经典是必要的。胡适叫我们“以汉还汉,以魏晋还魏晋,以唐还唐,以宋还宋,以明还明,以清还清;以古文还古文家,以今文还今文家;以程朱还程朱,以陆王还陆王,……各还他一个本来面目”[1]3,把经注说成完全是注经家的思想,这实际上叫我们抛开经注来读经典。抛开这些注疏,我们能读出什么呢?
“经”,《玉篇》:“经,常也。”经是常典,只有包含着恒常之理的书才能称之为“经”。《诗》、《书》、《礼》、《易》、《春秋》这些书是古代长期政治、社会、人生的经验积累,经孔子删削后,“用作政治、社会、人生教育的基本教材”[2]6。这些包含恒常之理的经典,由于文字深奥,不经注解,连字面的意思都难以弄懂,更不要说把握其所蕴含的微言大义了。正因为蕴含着能够指导人生、政治、社会的丰富义理,这些教材才被称之为“经”。后世所有的文字释读、疏解、考辨,其目的就是要明经中之理。而对经典的释读、疏解、考辨的学问就被称为经学,姜广辉说:“所谓经学,即是关于这些经典的训诂注疏、义理阐释以及学派、传承、演变等等的学问。”[3]2
经典承载着古人的生存与生活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价值诉求。正是在经典的熏陶下,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不断,正是得益于经师的代代相传。当胡适说“以汉还汉”时,它并没有认识到经典所具有的恒久价值,而只是把它们作为一堆历史资料而已。当经变成史料时,它只是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一些历史事实的记录而已,没有丝毫的神圣性。
徐复观先生在《中国经学史的基础》一书的序言中说:“经学史应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经学的传承,一是经学在各不同时代中所发现、所承认的意义。”经学的研究,不仅是传承,还要在传承中发现经典所蕴含着的并能够为当下所承认的意义。经典虽然是古人生活生存智慧的结晶,但这些智慧即经典所具有的价值,却需要我们去发现。如果我们不能发现其所蕴含的意义,它们就只是故事和训言而已,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我们稀罕的地方,产生诸如“我们的老祖宗怎么会把这几本破书奉为经典呢”这样的疑问就不奇怪了。在这样的疑问中,顾颉刚说了这样的话:“中国的学问虽说积了二三千年没有断,可是棼乱万状,要得到确实的认识非常困难。我今日从事研究整理,好像到了造纸厂中做拣理破布败纸的工作,又多,又臭,以脏,又乱,又因拣理的家伙不完备,到处劳着一双手。”在顾氏的眼中,经典就是一堆垃圾。既然是一堆垃圾,又何劳要脏了手呢?周予同直接说出了其中的原因:“明显地说,中国经学研究的现阶段是在不徇情地消灭经学。”研究它就是为了消灭它。徐复观说:“中国过去涉及经学史时,只言人的传承,而不言传承者对经学所把握的意义,这便随着经学的空洞化而经学史亦因之空洞化,更由经学史的空洞化,又使经学成为缺乏生命的化石,则此一代表古代文化的大传统,在中国现实生活中失坠,乃必然之事。”[2]163
孔子删削六经,必然饱含着深意,自有其一番精神在其中。孔子之所以被后人尊为圣人,并不仅是因为孔子的立身处事为人师表,更是因为他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六经除《春秋》外,在孔子以前就已经存在,但只是一些散乱的历史记载,只有在经过孔子删削、整理后,才成为经典。孔子的删削自有深意在其中,但孔子只是偶尔言之,并未充分地把它表达出来。汉代时有人问扬雄:“圣人之经不可使易知欤?”扬雄说:“不可。天俄而不度,则其覆物也浅矣。地俄而可测,则其载物也薄矣。大哉,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4]经典包蕴深厚,非浅薄之一般读物可比。它是一座座宝藏,可供万世开采,而永无穷竭之时。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叙》:“盖经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钱大昕说:“《易》、《书》、《诗》、《礼》、《春秋》,圣人所以经天纬地者也,上之可以淑世,次之可以治身,于道无所不通,于义无所不该。”[5]349这不仅是清人对经的意义的认识,也是自先秦以来的共识。《墨子·天志》:“书于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盂,传遗后世子孙。曰将何以为?将以识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也。”在《墨子》的作者看来,《诗》、《书》并不在讲述后世之所谓史,而是传承顺天爱人之理。徐复观在研究中发现,通过比较《尚书》与《逸周书》、《穆天子传》可以发现,《书》中保存的神话最少,“这即可证明,为了教戒的目的,在编纂时作了很大的选择”[2]8。《左传》鲁僖公二十七年载:“《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在《左传》的作者看来,《诗》、《书》、礼、乐承担着道德教化的功能。后世把《诗》视为文学作品,把《书》看作是历史著作,这都不是《诗》、《书》得以传世的根本原因。《诗》当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但仅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它,它只是一些简单歌谣的汇集。《论语》中孔子言诗多处,但无一处就从纯从文学的角度来谈的。如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诗》的意义由此得到彰显。朱熹注曰:“学《诗》之法,此章尽之,读是经者所宜尽心也。”朱熹认为,读《诗》应该按孔子所说的这样去读,要领会其中所深蕴着的道理。再如,孔子对他的儿子孔俚说:“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不就是几篇诗吗,而孔子却认为,不读这些诗简直寸步难行,说明这些诗中包含着基本的生活智慧。《诗》之所以称为“经”,正是因为它包含着恒常之理。
《尚书》未经孔子删削以前,只是一堆没有生命的历史文献而已。孔子的删削,一定有一个标准,即这些文献承载着应传之于后世的核心价值。后世在《尚书》文献的真伪问题上争论不休,从史学的角度看,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经学的角度看,我们要追问的不是历史的真实,而是价值的真实、意义的真实。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就是通过这些文献得以代代相传的,没有了这些文献,价值便无所依靠。尽管《尚书》记载了上古先王的历史事迹,但朱熹不主张把《尚书》当成历史书看,而是要求学者把着力点放在意义的寻求上,传承先圣之道,他说:“世变难看,唐虞三代事,浩大阔远,何处测度?不若求圣人之心。如尧,则考其所以治民;舜,则考其所以事君。”[6] 1983朱熹并不偏信今文《尚书》,当有人问伏生所传今文《尚书》是否优于古文《尚书》时,他说:“《大禹谟》,又却明白条畅 。虽然如此,其间大体义理固可推索。但于不可晓处阙之,而意义深远处,自当推究玩索之也。”[6] 1979尽管朱熹对《尚书》的文本有诸多疑惑,但他并不纠缠于此,而是主张对“不可晓处阙之”,把注意力放在“意义”的发现上,以求“圣人之心”。
《易》如果仅是一部卜筮之书,是断断入不了经的。徐复观认为,《易》得入于经,与十翼有不可分的关系。他指出:“若无十翼中的彖传、象传,而仅有卦辞、爻辞,则仍停顿于占筮者各自为说的混乱状态,没有构成系统的理据可言。因此,《周易》虽盛行于春秋时代,而《易》得成为经学的意义,实出于孔子。”[2]25-26这个话朱熹早就说过,朱熹说:“《易》只是个卜筮书,藏于太史太卜,以占吉凶,……。及孔子始取而敷绎为《十翼》《彖》《象》《系辞》《文言》《杂卦》之类,方说出道理来。”[6] 1658十翼不一定成于孔子之手,但一定是由儒家集团完成的,而其中贯彻的则是孔子的易学思想。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学《易》的目的在于指导人生而至“无大过”而已,这是孔子易学的精神。卦象的重大意义在于对人事提出合理的要求。在六十四卦中,除比、豫、观、噬嗑、复、无妄、涣等七卦称述“先王”的行为,泰、■两卦称述“后”的行为,剥卦称述“上”的行为,离卦称述“大人”的行为外,其余五十三卦都是对君子提出的要求,如“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以经纶”、“君子以果行育德”、“君子以饮食宴乐”、“ 君子以作事谋始”、“ 君子以容民畜众”、“君子以懿文德”、“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等等,这些话都出自《象传》。君子应该具有哪些品德,在特定场合下或特定身份上应该怎么做,《象传》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即使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春秋》之义在“鉴戒”。朱熹说:“此是圣人据鲁史以书其事,使人自观之以为鉴戒尔。”[6] 2145《春秋》记事过于简略,如果只看经文,除了看到某年某月发生什么事外,很难看出这些记载的“言外之意”,因此,看《春秋》就要看它的传。《春秋》有三传,公羊、谷梁和左氏,前两家的解释多出于■测,只有左氏“首尾意思通贯,方能略见圣人笔削,与当时事之大意”[6]2184。正因为此,后世最重视《左传》。唐代的《五经正义》关于《春秋》的选本就是《左传》,而成《春秋左传正义》。
中华大地被称为“礼仪之邦”,我们代代相传的礼仪文明就承载在《礼》书之中。陈■在《礼记集注·序》的开头说:“前圣继天立极之道,莫大于礼;后圣垂世立教之书,亦莫先于礼。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孰非精神心术之所寓,故能与天地同其节。”无论是礼仪还是威仪,都寄寓着先圣的“精神心术”。儒家不仅重视礼的形式,如孔子“尔爱其羊,吾爱其礼”之语,更重视礼的精神,如孔子“不敬何以别乎”之语。《礼记》开篇第一句话是:“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这句话道出了礼的基本精神。陈■引朱熹:“首章言君子修身,其要在此三者,而其效足以安民,乃礼之本。” 引刘氏:“三者修身之要,为政之本。此君子修己以敬,而其效至于安人,安百姓也。”
以上所言,主要是想说明,经之为经的意义即在于教人立身行事。而经之成为“学”是汉代以后的事。因为经学的产生,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得以传承不绝。什么是经学呢?焦循说:“经学者,以经文为主,以百家子史、天文术算、阴阳五行、六书七音等为辅,汇而通之,析而辨之,求其训诂,核其制度,明其道义,得圣贤立言之旨,以正立身经世之法。”[7]经学的内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求其训诂,核其制度”;二是“明其道义,得圣贤立言之旨,以正立身经世之法”。一百多年后,姜广辉也是从这两方面概括经学的内容的,他说:“一般说来,经学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术层面,古代经籍由于时代变迁等原因,已使后人難以读懂,需要经师加以文字训读;而经书中涉及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名物制度,也需要对之加以注解;经书中的微言大义,亦需经师作义理阐释。此外,关于经学学派、传承、演变的研究等等都属于学术层面。二是信仰层面,在古代,‘经典二字,不是可以滥用的,它特指圣贤所作之书,是人们尊信奉行的人生箴言。‘经有‘常的意义,是人类社会的常行之道;‘经也有‘法的意义,人们通常说‘大经大法,即有必须遵照执行的意思。对经典尊奉是通过对经典价值观的自觉认同来实现的。这属于信仰的层面,也可以说属于价值的层面。”[3]2-3
参考文献:
[1]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胡适文存(二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3]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扬雄.问神篇.法言.卷四.
[5]钱大昕.抱经楼记.潜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
[7]焦循.与孙渊如观察论考据著作书.雕菰集.卷十三.
作者简介:张琴(1970-),女,汉族,江苏淮阴人,淮阴工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