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信璐
摘 要:本文从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入手,逐步从设置问题情境,启发提问;探索文本内涵,深刻提问;寻求提问策略,剖析文本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希望通过这些策略,让学生们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
关键词:提问 探索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92-0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启发学生们提问,有疑问说明他们经过了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再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解决问题,这是学习知识的历程,也是自主学习的必经之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因此,我们要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创设氛围,设置情境,让学生们主动提问。
1 设置问题情境,启发提问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勾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因为情境多数是学生们较为熟悉的场景,当他们置身于熟悉的场景之中,他们会觉得有亲切感。而亲切感也正是激发他们想学的最主要的动力。在创设情境时,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需求,设置不同的情境。只要能够引起学生们的疑问,让他们有探究的动力,都是非常好的情境。
例如:在教《燕子》时,我在课前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内容是:仔细观察真正的燕子,可以结合资料和网上视频做深度的了解。上课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再次观察燕子。以此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时再让他们读课文,引发他们提出问题:作者是怎样描写燕子的呢?作者为什么描写的那么生动呢? 如此的过程自然而顺畅地把孩子们从生活带入了课本,让他们在学习之余还能体会到观察的乐趣。
2 探索文本内涵,深刻提问
文本内容不是如此简单的,如果只了解表面的含义,不足以让学生学透文本。因此,在课上,我会要求学生们自主摸索文本内涵,提出具有深度的问题。这样才能促使他们的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拓展。
例如:《珍珠鸟》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出和谐美好的境界吗?”我引导孩子们联系文本内容,“信赖”是指什么?是我对珍珠鸟还是珍珠鸟对我呢?为何会产生“信赖”这个话题呢? “和谐美好的境界”又是什么呢?是指文中小鸟依人的画面吗?如果只让孩子们了解这些,是否就足够了呢?我们现实生活中可有这样的事例呢?我让学生们再联系生活,好好思考这句话的含义。学生们经过独立思考,提出了问题:“信赖”就能“创造出和谐美好的境界”在生活中还有更广阔的含义吗?学生也解决了答案,链接到了生活中的例子。有的说:“杂技团的演员在表演高难度动作的时候都是凭借相互之间的信赖才完成了完美的演出。”有的说:“那些生病的人正是因为完全信赖医生,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尽快地恢复健康。”
3 寻求提问策略,剖析文本
3.1在课题处提问
课题是一篇课文的文眼,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从每一篇课文的课题入手,让他们仔细思考课题带给了他们什么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文本的内容是否有什么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提示他们可以针对课题提出一些问题。一般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些方面来问,时间长了,让孩子们养成看到课题就产生疑问的惯性。
例如:在教《乌鸦喝水》时,我让学生猜想课文既然以“乌鸦喝水”为题,那事情结果怎样?学生说:“乌鸦肯定喝道了水。”“这时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就提出了疑问:乌鸦喝水时一定遇到了困难,它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呢?或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才喝到水的呢?
3.2在矛盾处提问
在课文教学中要发现材料中语句之间的矛盾或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针对矛盾引导学生起疑。
例如:在教《桂花雨》时,我让学生看这句话: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我故意设疑说:“这句话矛盾吗?”学生说:“不矛盾。”我继续追问:“那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一些问题: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应该不多,香气甚至比这里的少,母亲为什么说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呢?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代表着什么呢?接着我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进行探究。
3.3在空白处提问
如:在教《乌鸦喝水》这一课,课的最后,我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设置了一个“问题小论坛”环节,比创新。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如果石子太少,水还是很低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享受到语文和人生交汇的美好意境,也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开掘
3.4在动情处提问
文章中的动情点往往也是最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如:在教《黄山奇松》时,学生了解黄山三松的奇特,被黄山松的神奇秀美震撼了,并初步感受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我就进一步启发学生:“全文就一个“奇”字表达了作者对黄山松的赞叹之情吗?”学生说:“肯定不是。”我又问:“对此你们有什么疑问呢?”学生通过思考,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文中哪些词语直接表达作者的赞叹之情?有没有把对黄山松的赞叹之情隐藏在一些词语和句子之中?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这些问题提得很有质量,为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理解作者的赞叹之情,打动学生的心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质疑能力,让他们有疑问,才能有创新,也才能把文本内容学得更加透彻。当然,提问是促使孩子们思维的最佳手段,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也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为孩子们设置问题,让他们的语文素养在解决问题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