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意境审美生成论

2015-11-03 21:43梁联强
文学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庄子意境

内容摘要:意境,是中国独特的审美范畴,它处于美学的中心地位。意境是在审美的背后,不断发生且发展出来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及历史的含义。本文从意境的审美生成论的视角,探索“物化”、“心物交融”、“言意之辩”等方面与意境的审美生成论,揭示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对意境美学源发和构建的意义。

关键词:意境 庄子美学 审美生成

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意境常常作为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审美境界而受到高度重视。意境属于美学的范畴,并处于美学的核心位置,其中积淀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意境是审美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意境的内涵非常丰富,例如有情景交融之意境、言外之下的意境、忘我的意境等等,而每一种意境都不一样,不一而足。就意境的审美生成而言,其“物化”、“心物交融”、“言意之辩”的审美思想与庄子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意境美学中体现了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而具体系统地形成了庄子之“意境生”论,其哲学的思想,如物化、得意忘言、游心等都对后世的意境美学的源发以及构建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逍遥游心”——意境作为主体自由的历史生成

庄子“逍遥”对审美主体自由的追求,启发了后世对意境的审美主体的重视。“逍遥游心”是庄子的核心思想,庄子追求的逍遥境界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1]言无待圣人,虚怀体道,顺万物之自然,御六气以逍遥,混群灵以变化。庄子所认为,虚静的本质是逍遥,是一种对自然的顺从,其内涵在于无为、无待主体自由的精神。王先谦则对逍遥二字做了以下解释:言逍遥乎物外,任天而迸无穷也[2]。这里所说的言逍遥乎物外指的是生命、自然的相互对倒,高于物体对于心灵的制约,拟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绝对自由。因为也称之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3]。这里所说的“三无”是对世俗物质没有追求,对物质欲望有所超越,但仍然还可以有一颗纯真的心。而庄子逍遥游心一直贯穿着理论的起始。如《庄子·田子方》有以下说法:老聃曰,游心于物之初;孔子则曰,何谓邪?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4]

游心于物之外不单是最开始的体道之游,且是对人生理想完美的想象。在强调审美为主体时,庄子的无所待与无所依对自然之道来说都是心灵的塑造,超过世俗物质绝对意义的精神自由,其也是对三无的一种肯定,即审美主体的无功利性。

庄子“逍遥游心”是后世的意境的“畅神审美”和心灵“妙悟感”的思想启蒙。庄子的逍遥自由的思想是对审美主体的独立性、自由性的启发和对意境审美所打下的基础。

二.“虚室生白”:意境审美观照法

《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瞻,观照也,阙,空也。夫视有若无,虚室者也,(室)虚(室)而纯白独生矣。观察万有,悉皆空寂,故能虚其心室,(反)照真源,而智(慧)明白,随用而生白道也[5]。虚,亦如空也,室,指人心也,白,指道。

只要心没有杂念,才能反映出本真,就会产生智慧,并从中悟出道的所在,所表现的一种明朗、清静的世界。虚室生白则是虚静状态,是清澈之境体现主体的感悟,主体内心的情感所探求天地之道。而其天地之道是浮动潜伏在生命中,需通过宁静的内心、体验,才可以纯净心境的体道。在主体观照中要丢弃其杂念和意欲,空的内心,要卖纯真本源、本性,并在主体清爽的状态下感悟其之人生的内涵。庄子虚空除了是对澄明心境的观照外,还影响着后世绘画美学中“空色合一”的意境。清人华琳在《南宗抉秘》中认为,“空”表现在绘画中的“意境”即是可以说就是空白。这里所说的白是一种如纸般的白色,是素中的白色。这种白是笔墨所无法比拟的,能以画中之后非纸之白,是有情而生的画……真道出画的白是画中之画,也是画外之所体现的画[6]。在画中之“白”表现出“空色合一”的画之境,在中国艺术审美之中都存在着与其相类似的“意境”。

三.“物化合一”——意境的审美内涵

庄子的“物化”美学,是审美意境与“物我合一”的不可分离。庄子追求一种身与“物化”的“至美”境界。《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7]。庄周梦蝶,蝶化为我,我化为蝶,这种澄心观物的超然态度,使得物与我、人与自然真正地融为一体。庄周以其明净之心、逍遥之精神,故其能托梦于死生,寄自于万物。其实,庄周还是庄周,蝴蝶还是蝴蝶,而在庄周看来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庄周还是蝴蝶,都是一种“有待”的存在,只不过庄子崇尚的是“无待”生命。庄子“物化”是主本对于自然的刀,是全身心归入至自然、融洽的情境,进而不分彼此地在物我交融中去体验、领悟生命的情趣和美的真谛[8]。庄子追求的“万物与我为一”、“物化”的审美境界,是从主体与对象的构成上对美的境界进行了阐述。而意境产生,是体体、外物不断接触、融合产物,是人和自然的审美关系,其意境的境是产生在现实当中的[9]。由外物之物所触动人们心里而产生了心中有物的满意表现,让情化形成了文中之物的一种最高的意境。由情化在心中之情、外物所结合而生成的意境,其意境产生的过程就是物化,人、自然的物化,人对于自然体验、依附的内心情感,通过心中的物化,让外化及其一起构建成意境的美丽,并且在将心中之物与外物融合时的表现手法,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一种境界,这也是人与自然最高度的融合,亦即后世王国维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意境论。庄子通过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来探求境界之美,对意境的审美关系的构建和将人心中之“情”与外物之“景”互相融合,以求达到一种契合“意境”美。

四.“心斋坐忘”:意境审美心态的构架

庄子崇尚“虚静之境”,以求能够得其道而“无所待”。进入到一种虚静的之后,可以外得其道并在内无自己,让客、主两者高度统一[10]。对如何让主体进入到这一种虚静之美的意境?讨厌所提出的就是要达到“心斋”、“坐忘”的一种修行状态,把入道也自我融合结合。《庄子·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者也,虚而待物者也,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11]。庄子的“一志”、“心斋”是对内心的去其异端,凝寂虚忘,虚空其心,寂泊忘怀,方能应物,虚心方能使心气妙道。不要用耳去听,要用心去感受,要使心虚空,即使内心达到澄明,自然就能使心与气相合。用虚其心,而达到心斋,让心得到解放,获得精神上的绝对逍遥自由,这是庄子所赞赏的与道浑融。如果说,主体在心斋意境中所达到的对非道感知的制约,简单来说就外于心知,那么在坐忘境界里,其特别强调,从人生理欲望、功名利欲中所解放出来,把身心全方位的无己情况下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救赎[12]。以心斋对心灵进行净化,以坐忘来达到忘记自我的境界,最后就好想是进入到了一个虚实、动静的意境之中,实现了物、道化的精神。《庄子·大宗师》: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离析于形体,除去心识,即如枯木死灰,冥同大道,此谓“坐忘”。[13]忘却了形体和心智,这样求得冥同大道,进入坐忘的境界,在不知不觉中忘记自我与心识是物我浑融的心境。相对于“心斋”,“坐忘”的要求需要就更高,它要求人们摆脱由生理激发的种种贪欲,主张摒弃心智对于贪欲的推波助澜,使人的心灵从世俗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追求精神当中的绝对自由目的。从“心斋”、“坐忘”对丢弃主观个人情感、欲望,以此达到心灵虚鸣的境界,在虚静中体会到浑融,这也对于后世其意境审美心态,有着启发性的影响。人们在审美过程之中,要达到心中无杂念的纯净心境,有时需要忘却自我,摒弃心识,对意境美学审美的纯粹性和审美的无功利性的强调,实现人与自然高度的契合,从而进入“无我之境”这一艺术美最高境界。

五.“言意之辨”——意境的艺术辩证法

对于“言意”之间关系的讨论,一直贯穿在文学艺术的发展之中。庄子在其思想中,指明了“言”作为表达的工具和手段的不足和局限,认为要表现出“言外之意”才是最为重要的。《庄子·天道》: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14]。庄子认为意之所出,从道而来,道是非声非色,故不可言传。庄子的道是无限的,而言语是有限的,自然不可用有限之言语去表达无限之道,这就是“道不可言”的思想。庄子的“言不尽意”是其对言意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在庄子理论思想中多次提及言意之间的关系认识,当然,其并非有意识地去解决文学艺术问题,只是对其人生哲学思想的一种阐释。既然庄子主张“言不尽意”,在如何解决言意之间的问题和矛盾方面,庄子所提出的得意而忘言,即《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15]。庄子认为言只是作为表现的两间的工具,一单得意就会忘言,而忘言并非抛弃的语言,而是要不于只对于语言文字上的理解,要通过语言载体获得最后的真意。庄子的“言意之辩”在魏晋文学时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司空图主张“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王弼进而引申出“得像以忘言”、“得间而忘象”,直至钟嵘的“文已尽而意有余”……这些,对于探讨文学的本质和审美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最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意境论。冯友兰先生不单明确了道家的言意观核心的思想,即不言之言,而指出此观点对中国古代美学的深刻的影响,即富于暗示性,追求内在的艺术的审美效果[16]。庄子的“得意忘言”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学追求“象外之意”“韵外之旨”的文学观产生深远的影响,使文学艺术由表言层面的境界进入深层表意层面,从而实现美学上限制性的突破,以达到意境的蕴藉悠远和遥深。

李泽厚先生说:“庄子的哲学是美学[17]。”庄子的美学思想,对于中国文学艺术的意境中的情景融合,实与虚相生及含蓄悠远等特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这种影响,使中国文学艺术注重气韵、虚拟,追求一种空灵之美和玄远的幽思。

综上所述,我们探析了庄子意境生成论的系统结构,并探讨了揭示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对意境美学继承和发展,它作为中国艺术哲学的高峰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11.

[2]易小斌.道家与文艺审美思想生成研究[M].湖南:岳麓书社,2009:132.

[3](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12.

[4](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379.

[5](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82.

[6]古风.意境探微[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277.

[7](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61.

[8]易小斌.道家与文艺审美思想生成研究[M].湖南:岳麓书社,2009∶77.

[9]古风.意境探微[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37.

[10]易小斌.道家与文艺审美思想生成研究[M].湖南:岳麓书社,2009:148.

[11](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81.

[12]易小斌.道家与文艺审美思想生成研究[M].湖南:岳麓书社,2009:77.

[13](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156.

[14](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265.

[15](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493.

[16]张秋影.庄子美学思想对“意境”理论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2):80.

[1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8.

(作者介绍:梁联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与文化)

猜你喜欢
庄子意境
情融意境韵含美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中國畫的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