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几点思考

2015-11-03 07:06张平
新课程·小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图书室书籍课外阅读

张平

“腹有诗书气自华”道出了阅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个结果需要靠日积月累,靠聚沙成塔,才能从量变到质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这是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的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

通过我的观察和调查,现在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让人非常担忧,我把这些现状称为“三个缺少”。

一是缺少书籍。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小学生除了语文课本之外,身边符合其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很少;很多农村学校的图书室因为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匮乏,同时很少有专职图书管理人员,大大影响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另外,农村小学生家庭因为经济原因和家长不懂得购买什么书籍也导致孩子无书可读的局面。外加随着电视、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文本阅读相比有趣得多,所以很多孩子很少进行纸质图书的课外阅读。

二是缺少指导。因为缺少阅读方法指导,很多孩子不会阅读,进而导致读书无趣、不想读,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三是缺少评价或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没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也没有给学生阅读后的展示平台,学生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成功感,从而进一步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

针对上述现象,我校在开展学生课外阅读时注重了“三个落实和提高”,以确保农村学生课外阅读得到扎实开展。

一、落实书籍,丰富内容,提高阅读兴趣

1.加大投入,争取上级支持,同时学校也要使用好设备采购经费,为学生添置更多的图书,而且在购置图书时要丰富不同类型的图书,以方便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有更多的选择。

2.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学校采用三级图书管理模式。一是学校图书室定期开放式,由学生自行到图书室借阅。二是图书漂流吧的自主阅读式,学校利用校园走廊的各角开辟图书漂流吧,由红领巾监督岗队员管理,学生将自主购买的图书带来放在漂流吧供同学们下课时阅读。三是设立班级图书角,由班级图书管理员定期到学校统一借出供学生阅读,这样在校园内学生随时都有书可读,形成了校园内处处有书读的良好氛围,同时提高了孩子们读书的兴趣。

二、落实指导,丰富形式,提高阅读能力

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每周设有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要求任课教师要有计划、有措施地开展好课外阅读的指导,注重阅读量的检查。比如通过同读一本书、亲子阅读等形式来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三、落实考评,丰富平台,提高阅读成功感

1.学校为了让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得到整体提高,制定了课外阅读考评方案以及段位测评细则。学生通过参加测评,学校根据考评结果给予奖励,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丰富学生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不断展示自己在课外阅读方面取得的成绩,进一步体验到成功。比如,每周的走班化阅读教学,每年的读书节展示,每期的读书大王评比,每期的经典诵读比赛,课外阅读舞台剧演出等让学生崭露头角,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可。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通过我们长期的坚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高涨,阅读习惯已经养成,阅读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我们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学校要积极拓展渠道,為学生的课外阅读铺路子,搭台子,树牌子,不断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陶冶情操。

猜你喜欢
图书室书籍课外阅读
鲁迅与“书籍代购”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图书角和图书室的设计欣赏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