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燕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语文教学;识字情境;游戏
在基础语文教学中,识字认字是基础中的基础。任何课程的学习与理解,与识字认字都息息相关,然而如果一整节课全部时间都用来生字学习,老师与学生无疑都会感觉枯燥无味,学习效率就会降低。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时间有限,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经过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并且经过实际的验证,笔者总结了一些方法、技巧,本文将就此展开简单的探讨。
一、利用并创设各种有趣的识字情境
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将识字学习融于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比如,认识每个同学的姓名,在同学们的介绍中,认识并介绍学生的姓与名,由此衍生出相对应经常用到的词语,以及相近或相反的词语,拓展学生的认字能力。再比如,学习“猪”字时可以结合情境图,让学生描述一下与猪相关的生活习性与特点,模仿猪的叫声、猪走路的样子,分解“猪”字的组成含义,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爱探索、爱发现,虽然进入小学,孩子们还没有完全适应枯燥适的学习过程,并且在课堂上完全有效的注意力时间也有限,而在识字的练习过程中,无法避免机械化反复重复的过程,这就需要增添一些有趣的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与学习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使注意力持久高效,合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以下游戏方法可以借鉴:
1.找朋友。老师将词语做成生字卡片,发放到学生的手中,拿着“大”字的学生说:“我是‘大字,谁和我是朋友?”拿着“学”字的学生站起来说:“我是‘学字,我们可以组成‘大学,我们是朋友。”拿着“门”字的学生也站起来说:“我是‘门字,我们可以组成‘大门,我们是朋友。”拿着“家”字的学生站起来说:“我是‘家字,我们可以组成‘大家,我们是朋友。”然后全班一起读这些由“大”组成的词语,以此类推,可以组成很多词语,还有正反过来读都是词语的,这样既生动又有趣。
2.摘果子。在黑板上画出的枝繁叶茂的苹果树上,老师贴上跟“木”字旁相关的字果子,然后读出那个字,请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果子摘下来并组成词语写下来,字果子全部认领后老师再讲解这些字的相同之处,让学生发现“木”字旁字的特点,教会学生归纳总结。
3.编儿歌、猜字谜。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收集一些字谜儿歌,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汉字、儿歌、字谜结合起来教学,既生动有趣、朗朗上口,还有思考性。比如,学习“苗、锚、瞄、喵、描、猫”字时,可以用儿歌:苗家是个大家庭,兄弟姐妹都很多,有口目手又有金,有口小猫喵喵叫,有目就能瞄得准,有手就能描红字,有金就是大铁锚,加上一个反犬旁,就是小猫捉老鼠。当然还可以多鼓励学生自己创造字谜儿歌,增加学生的参与性。
三、引导学生在比赛中识字
针对学生争强好胜、自尊心强,干事情都想勇爭第一的特点,可以在学习中增加比赛的环节,比赛的获胜者也有相应的奖励,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比如爬树比赛,谁爬得高谁就能拿到树梢的红旗为整组加分,看哪组学生能又快又好又准地读写汉字。
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见缝插针地识字
生活就是最好的学习课棠,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随处可见,触手可及,我们鼓励学生养成好的认字习惯,遇到不会的字也会产生学习生字的愿望。
1.利用各种媒体、各项活动,让学习汉字生活化、日常化。校园里的宣传标语、告示牌、文化角、名人名言警句、黑板报等都是可以学习的,带领学生在参观校园的同时认字,让学生从身边中学习,这样很快能积累认字的数量。
2.利用社会大课堂,通过参观、游览等形式,拓展学生识字的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识了字,比如,社会公共场所中的广告、宣传标语、指示版、车牌等,字无处不在,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教学重难点,而且识字量大,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阅读量也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多途径、全方面地识字,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热爱语言文字并体会汉字的美妙。
参考文献:
王乐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