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英语教学的“故事味”

2015-11-03 13:05:33陈亚芳
新课程·小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实际应用角色扮演

陈亚芳

摘 要:新译林英语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故事版块的故事性。如何摆脱这一现状,让故事教学凸显“故事味”,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些思考。

關键词:关注内容;角色扮演;实际应用

故事,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述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它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其最大的特点是它的语言富于生动性。新译林英语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如何让故事教学凸显“故事味”,笔者有以下一些思考。

一、关注内容,轻句型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二级目标提出: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好习惯。这里“读懂”的含义是:看懂(书面语言信息的传递、吸收和分析处理)。因此,笔者认为,阅读故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关键信息,去获得关键信息。

如,新译林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5 A party(Story time),呈现了be going to结构的疑问句,通过watch and match后,学生知道了孩子们为聚会准备了一些物品。接着教师就围绕这一内容让学生练说句型:A:What is...going to bring to the party?B:...is going to bring some...to the party.之后再进行引申进行反复练习: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next week...?Im going to....

分析:

孩子们准备物品,这只是聚会的一个部分。通过句型的操练,学生只是学会掌握了这个句型,而没有对故事的内容有个真正的了解。我们知道,故事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事件的发生、发展有它的顺序性,我们要知道聚会的时间、地点。聚会前,孩子们做了什么准备?聚会时发生了什么?聚会上孩子们做了什么?等等一系列事情,都是这个故事呈现给学生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next week...?Im going to...的掌握。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关注故事的整体性,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

那么我们可以安排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Su Hai,Wang Bing,Yang Ling等人为聚会准备的物品,填入表格:

然后安排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Liu Tao为聚会准备的物品,填空:The clown is           . Liu Tao brings           to the party.The children are going to           first.这样学生就对整个文本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也便于学生复述课文。

二、角色扮演,真评价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新译林英语卡通人物Bobby和Sam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特别是Bobby一次又一次的“出丑”逗得孩子们哄堂大笑,学生很喜欢模仿。此外还新增了一些寓言故事,如,六年级下册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故事以拟人的手法呈现了两个强弱分明的动物形象,寓意深刻,这些都非常适合进行角色扮演。

进行角色扮演时,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以下两种方式:

1.评选最佳配音小演员。运用教学光盘进行角色扮演时,出现的是无声的画面。教师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配音。模仿故事人物的语音语调进行评选。

2.评选星级演员。学生在熟练掌握内容后,可以进行表演。此时没有任何的画面。语言正确流利者获得“一星演员”的称号,语言正确流利,并且伴有动作者获得“二星演员”的称号,语言正确流利,动作到位,并且情感丰富者获得“三星演员”的称号。

我们知道,能动性是构成主体性的根本特征。角色游戏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不断尝试探索,获得更多的成功,学习更多的知识。

三、实际应用,重体验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创设具体语境并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提升“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而服务。

新译林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 Road safety围绕“行路安全”这一话题,呈现了一个如何过马路的行为指南,内容包括如何利用斑马线过马路、没有斑马线的时候如何过马路以及在马路上禁止做的事情。在巩固环节,我们可以把教室课桌间的间道看成是道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过马路。

T:Lets cross the road together.

Ss:Great!

T:When we cross the road,what should we do first?

S1:We must look for a zebra crossing fist.

T:Yes.Wheres the zebra crossing?Oh,its over there.Lets go.

Ss:OK.

T:Look at the traffic lights.The red man.Can we go now?

S2:No,we cant.We must wait for the green man.

T:Yes.

S3:OH,the green man.We can cross the road now.

T:Great!Lets cross the road!

再创设情境:没有斑马线的时候如何过马路。让学生一起实际走一走,体验规则。

又如,新译林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3 Asking the way这一话题,要解决“How can I get to...?”这一知识难点,传统的课堂布局很难突破该难点。教师在教授该内容时,就可以利用调整课堂布局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将若干课桌拼在一起,给其中一名同学一块写有“THE BANK OF CHINA”的牌子,将该区域人为化为“银行”,另外,再定义好“HOSPITAL”区域、“WC”区域、“POST OFFICE”区域、“KFC”区域,等等,并且精心设计好各个区域之间的路线,便于学生运用“get on...and get off...”“go along...”“turn left.”“then turn right.”等句子。如此区域化的课堂,好比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学生就是其中一个个公民,正常地在其中用英语活动,确实能为孩子创设比较真实的语言空间,更利于语言的运用和发展。

四、故事拓展,促想象

新译林英语Cartoon time的故事幽默风趣,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许多故事学生阅读后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那么我们可以顺推,跟随学生的意愿,进行故事的拓展。

以新译林六年级下册为例,Unit 4 Road safety(Cartoon time)Bobby和Tina一起坐公交车去姨妈家,途中汽车停下来两次:一次是因为红灯,另一次是因为许多大象在排队过马路。这个故事带有点喜剧性,同时也是教育学生行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要礼让行人。还要做到什么呢?我们可以接故事:The bus stopped again.Why?

S1:Billy is standing at the bus stop.He wants to get on the bus.(经过公交站台时,有人上车要停下。)

S2:There are so many cars here.We cant move now.(遇到堵车情况时,要耐心等待。)

让学生创编故事结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使学生对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英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进行故事教学的时候,要保持语言的地道性,必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同时认识到,故事教学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除了进行课堂教学之外,可考虑如何挖掘更多资源,充分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多说、多听、多阅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袁昌寰.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错误纠正策略及技能[J].课程·教材·教法,2000(09).

猜你喜欢
实际应用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游戏
幼儿园(2021年7期)2021-08-09 12:48:22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2
略谈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低温甲醇洗技术及其在煤化工中的应用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06:13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7:37
高速公路计重检测设备的实际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