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文娟
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有的学生正确率高,速度快;有的学生用时比较长而且得数还是错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呢?除了个别学生智力因素,无法理解算理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多数学生口算能力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理论的提出,把口算的教学内容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口算的实质是心算,应做到结果正确且有一定的速度。那么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口算
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生活经验不足,数感较差,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如,在教学“十几减几的口算”时,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学具,比如小竹棒、三角形卡片、圆形卡片。先让学生挑自己喜欢的学具,自己动手摆一摆。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通过自己理解、总结得出最佳口算方法。
二、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注意力比较分散。平时在做题前,让学生先要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决不看错题目。做题时要确定运算步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要认真地进行计算。做完后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性,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
三、运用多种方法,逐步形成技能
一年级学生用凑十法口算7+5,刚学时要说出口算过程,因为7和3合成10,把5分成2和3,7加3得10,10再加2得12,找出规律:“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最后省略思维过程,直接得出7+5=12。即用规律去进行计算,学生在掌握了一些计算规律之后,还能自行找出更多的计算规律,并能大幅度提高计算速度,从而达到熟练程度。
四、在进行口算练习时,要注意分层次
每个学生的计算能力不相同,因此,口算练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坡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口算是计算的组成部分,更是计算之本。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要贯穿在整个教学中,我们要严格要求,平时多样化形式训练,并且训练要有序,让学生“熟能生巧”,最后达到最高境界——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