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中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学策略

2015-11-02 00:25刘寿华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刘寿华

摘 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既体现语文教学的学科本位,又能巧妙地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呢?实践中笔者不断探索相应有效的一些教学策略,确定以下基本教学目标:在语文学习中基于语言学习,增进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养成学生尊重异国文化的意识,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国际理解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41-2

一、学习课文,增进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国际理解教育相关课文内容,或多或少地含有异国文化内容,比较典型的有姓氏文化差异、生活习俗差异和宗教信仰的差异等。学生需要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教师的讲解或资料的查询,逐步了解异国文化,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1.透过姓氏文化差异,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①熟读,交朋友。

许多国家人名和我国人名有比较大的差别:或者陌生、拗口、不好读,或者人名比较长、难读,甚至中间有停顿。这样势必导致学生一时很难读正确、读流利。我设计“熟读姓名,和异国友人打招呼、交朋友”等办法,一边认识生字、熟读人名,一边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如《半截蜡烛》(第6课)中的伯诺德夫人、小女儿杰奎琳,《夜晚的实验》(第12课)中的意大利科学家拉扎罗·斯帕拉捷等。

②理解,明文化。

教学外国姓名时还可以适当进行异国姓氏文化的介绍。适当穿插介绍一些外国人姓名与中国姓名不同的特征。比如,《莫泊桑拜师(第21课)》中的莫泊桑全名“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在法国,一般都是名在前、姓在后,由二节或三节组成,前一、二节为“个人名”,最后一节为“姓”。按民族习俗,一般在婴儿接受洗礼的时候,由牧师或父母亲朋为其取名,称为“教名”,以后本人可以再取用第二个名字,排在教名之后。这就是说,在莫泊桑的全名“居伊·德·莫泊桑”中,“莫泊桑”是“姓”,“居伊”是莫泊桑的“教名”,“德”是他自己取的名字(“de”也表示他的贵族身份)。

通过姓氏文化的对比,学生很快就能认识到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学生就不会在认识中外差异时,简单地概括为长相不同了。

2.学习外来词汇,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等日益频繁,许多外来语汇也不断涌入,这些外来语汇有些是新科学、新产品,有些是新文化、新思想,有些是新事物、新变化、新概念……正因为其新,所以这些外来语汇主要是通过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意译加汉语语素、直接使用原文等方式汇入汉语语汇的,自然也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中,日本人民称聂将军为“活菩萨”,“菩萨”,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音译是“菩提萨埵”,或“菩提索多”,简称“菩萨”。“菩萨”的意思是世上觉悟的并且是最有情、最多情的人。当一个人的心地和行为非常的慈悲,所作所为对社会有极大的贡献,而他完全是忘我的无私奉献,甚至连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样的人,我们就称他为“菩萨”。所以学习这些外来语汇时可以引导学生一边学习外来语汇,一边溯本求源地介绍外来语汇的来源,进而深入了解异国文化。

3.进行人文熏陶,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是其重要的教育内容。学生在掌握语言工具性的同时,自然就会受到蕴含其间的人文性的熏陶。而人文熏陶感强的学生,往往学习语言的情味、兴趣等十分浓厚,反过来又有助于他们对工具性的准确把握。因此,对于文中的人文内涵,切不可因现阶段对工具性的重视、强化而对人文性弱化、忽视,两者之间应该是各有特征,互为补充,合为一体的。打个比方来说,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各国货币的正反两面一样:一面代表了面值,一面代表了国家文化和版权等,两者俱不可偏废。

各国的货币可以通过外汇比率互相流通。同理,国际理解教育教材的人文内涵也是可以互相学习的。引导学生进行国际人文熏陶,有助于增进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当然,教学时应结合课文主要内容巧妙进行,尽量不要流露教化的痕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小学语文教材中国际理解教育的人文熏陶主要有以下几类:

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如《山谷中的谜底》等,这类课文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表达心中的震撼和感受。

反对战争,向往和平。如《半截蜡烛》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等,引导学生反战爱国。

相信科学,追求真理。如《夜晚的实验》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相信科学,追求真理、坚韧执着的品质。

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如《最大的麦穗》(第16课)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好学深思、积极探索的精神。

友情、亲情,至美至真。如《莫泊桑拜师》等,培养学生珍惜友情,敬爱长辈,善待他人,仁爱友善的精神。

二、通过中外人物比较,感受思维方式的异同

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哲学家总是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窥现真理的本象。在这一点上,东西方哲学家似乎都有共同点,本册教材中《最大的麦穗》与《孔子游春》(第23课)就体现了这种神秘的内在联系,古代东西方两位哲学巨人,都把抽象的真理,融入到现实的生活事物中,寓意深刻又生动形象,循循善诱而不空洞说教,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教育。我们禁不住会由衷慨叹:苏格拉底是一位好教师!苏格拉底的这节人生哲理课是一节好课!好课的教学风格清新自然,不着痕迹,“低碳”高效,“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简约平淡却余音袅袅,给人以深刻的心灵顿悟。到这里我不能不谈起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所谓苏格拉底教学法,就是教师只负责提出问题,然后在讨论与批斗之下,不断地修正观念,所有的答案都必须由学生自己提出来。教师用一连串相关的问题,去激发学生思考,铺成一条探求之路(the way of truth)。教师所扮演的是知识“接生婆”(midwife)的角色,而绝不是“填鸭者”。

2.“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莫泊桑拜师》中,当莫泊桑初次登门求教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指出:“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既表现他对莫泊桑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能一眼看出,又表现了他毫无保留,直言不讳,本着真心指点的精神讲话,不愧是莫泊桑精神上的导师!针对莫泊桑第二次求教“没有什么好写的”错误看法,福楼拜首先以三个“不”字毫不留情地予以否定,接着连用了九个问句,既包含了作为老师的严厉,对莫泊桑的轻微责备,而更多的是耐心指导、循循善诱。从“继续说”、“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可以想象出福楼拜在指导时滔滔不绝、娓娓道来的神情,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水平、会指导的老师。不是吗?“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莫泊桑把老师第二次指导以后完成的作品给老师看时,福楼拜很认真地看了几篇,可见福楼拜是很严谨地对待的。然后福楼拜及时地肯定了学生的进步,但他也语重心长地告诫道:“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然后提出了新的要求——观察时要抓住特点,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独特。为了使自己的主张更容易理解,福楼拜还举了描写篝火和绿树的例子,更形象地说明了自己的看法,使莫泊桑能清楚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层层深化,有观点,有例子,非常有说服力,从中,我们再次看到福楼拜悉心指导学生的风范。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孔子“一听说”“就”行动。所以这次泗水之行是孔子精心设计的一次教育活动。当孔子在全神贯注地凝视泗水时,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并且“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此时弟子们已经达到一种“困惑不解”“急于想知道”的“愤、悱”状态,孔子便引发了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谈论。弟子们听后“无不惊讶”,都没想到“老师从这司空见惯的河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可见,弟子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多么的深刻!正因为弟子们深刻地受到了“真君子”的思想教育,所以孔子又因势利导引导子路和颜回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引导弟子在言行上做一名“真君子”。其教育可谓水到渠成。在这次教育活动中,孔子没有去“告诉”弟子,而是引导弟子主动去“发现”,从而达到“自我教育”。

猜你喜欢
国际理解教育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国际理解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措施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以国际化助推中国梦、教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