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二中实验学校 汪宗兴
☉安徽省马鞍山市薛镇初级中学 李道华
借助典型试题,加强回顾反思
☉安徽省马鞍山市二中实验学校汪宗兴
☉安徽省马鞍山市薛镇初级中学李道华
中考数学复习离不开解题,提高解题教学效果、提升复习效率是一项很有价值的议题.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把解题的思维过程分解为四个步骤,包括:“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与反思”.其中回顾与反思是最易被忽略的环节.解题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提炼规律,优化解题过程,有益于养成精益求精的学习习惯,发展思维能力,有效提高解题技能.下面笔者以在马鞍山市初中数学教师QQ群中讨论的一道典型题为例,谈谈实践的体会.
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取AD、CD边的中点E、F,连接CE、BF交于点G,连接AG,试判断AG与AB是否相等,并说明道理.
图1
图2
该题以我们熟知的正方形为背景,条件简洁,问题明确,解法多样,是活化学生思维的极好素材,选作中考复习题用,是一道上佳的题目.
思路1: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证明.
证明1:如图2,延长BA、CE交于点H.
由E是正方形ABCD的边AD的中点,得AE=DE.又∠EAH=∠D=90°,∠AEH=∠DEC,则△AEH≌△DEC(ASA).
则AH=DC=AB.
思路1是学生1提供的,他首先考虑全等法,很快被否定;又利用等角对等边证明,但证角相等没有成功;再根据条件得CE⊥BF,得直角三角形HGB,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得证.根据解题经验,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还有很多,学生2巧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见思路2;证明△ABG是等腰三角形,考虑到大多数学生未学“四点共圆”知识,笔者本着为优等生进一步发展服务,给予了点拨提示,见思路3.
图3
图4
图5
思路2: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证明.
证明2:如图3,作BC的中点H,连接HA,交BF于M.
则AE∥CH,AE=CH.
则四边形AECH是平行四边形.
则CE∥AH.
由证明1得BF⊥CE,则AH⊥BF.又BH=HC,则BM= MG,即AM是BG的垂直平分线.
则AG=AB.
思路3:构造辅助圆,利用等角对等边证明.
证明3:由∠BAD+∠BGE=180°,得A、B、G、E四点共圆,如图4所示,连接BE,则BE是该圆的直径.
则∠AGB=∠AEB.
由E是正方形ABCD的边AD的中点,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根据轴对称性可得∠DEC=∠AEB.
由证明1可得:∠CFB=∠DEC.
则∠AGB=∠CFB.又∠CFB=∠ABG,则∠AGB=∠ABG.
则AG=AB.
学生3利用勾股定理,将“几何证明”转化为“几何计算”,通俗易懂,见思路4.
思路4:利用勾股定理,求AG的长度,利用计算法证明(限于篇幅,过程从简).
证明4:如图5所示,作GH⊥AD于H,不妨设AB=2a,则由勾股定理,得
图6
图7
图8
学生4受图3的启发,构造如图6所示的图形,直接证AG=EH,于是想到证明四边形AEGH是等腰梯形,见思路5;许多同学开始另辟蹊径,“创造”新的证法,利用相似证明,见思路6.
思路5:利用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证明.
证明5:如图6所示,取BC的中点H,连接HA、HE、HG.
易知EH=AB.由证明2得四边形AECH是平行四边形,观察图6,AG、EH都是梯形AEGH的对角线,只要证明梯形AEGH是等腰梯形即可,即证GH=AE.
由证明1得BF⊥CE.
思路6:利用三角形相似证明.
分析:由证明3得A、E、G、B四点共圆,则∠BAG=∠BEC.易知△ABG∽△EBC,反过来,能否通过证明△ABG∽△EBC,△EBC是等腰三角形,得到AG=AB呢?
证明6:如图7所示,连接BE.
由正方形ABCD的轴对称性,得∠ABE=∠CBF,EB= EC.
由∠ABE=∠CBF,得Rt△ABE∽Rt△GBC.
又∠ABE+∠EBG=∠CBF+∠EBG,即∠ABG=∠EBC,则△ABG∽△EBC.
事实上,采用证明6的方法,如图8,利用△ABG∽△FBA亦可证明结论,这两个三角形有一个公共角,只要证,而AB=CB,即证,利用基本图形“双垂图”易得.
图9
图10
图11
笔者将此题放入马鞍山市初中数学教师QQ群,很快群内有老师也利用相似证出,见思路7;本题可否用三角形全等直接证明呢?笔者也作了尝试,获得了成功,如图10,见思路8.
思路7:利用四点共圆、三角形相似证明.
分析:证明△BFE∽△ADG,利用△BFE是等腰三角形证AG=AD.
证明7:如图9所示,连接BE、EF、DG.
由证明1得BF⊥CE,则∠EDF+∠EGF=180°,即D、E、G、F四点共圆.
则∠FEG=∠FDG,∠EFG=∠EDG.
则△CFE∽△CGD.
由正方形及其对称性,得AD=CD,CE=BE=BF.
又∠EFG=∠EDG,则△BFE∽△ADG.
则△ADG是等腰三角形,即AG=AD=AB.
思路8: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结论.
分析:以AG、AB为边构造全等三角形.
证明8:如图10所示,构造矩形GBHK,且使H、A、K共线,E是GK、AD的交点.
由∠H=∠CGB,AB=CB,∠ABH=∠CBG,得△ABH≌△CBG(ASA).
则AH=CG,HB=GB,即矩形GBHK是正方形,下面只要证A是KH的中点即可.
事实上,如图11,作DK⊥CE于K,作AH⊥CE于H,连接DH、DG,易证△CBG≌△DCK,△EHA≌△FGC≌△EKD(AAS),得AH=DK=CG,则△HAD≌△GCD,得△HD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DHG=∠DGH=45°,所以△DHK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HK=DK,所以HG=HK+ KG=DK+KG=CG+KG=KC=GB,从而△AHG≌△CGB,故AG=CB.这种构造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要严谨地表述过程,还是比较烦琐的.过程虽“漫长”,但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如证明过程中可知△HD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DGE=45°,这说明DG平分∠EGF.
几何问题代数化,利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数形结合,是解数学题的常用“法宝”,本题中的正方形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解析法新颖独特,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见思路9.
思路9:利用解析法将证明线段相等转化为求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
分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解析法,将几何证明问题转化为函数计算问题,求出G的坐标,而G是直线BF、CE相交产生的.
证明9:如图12所示,分别以AB、AD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妨设AB=2,则A(0,0)、B(2,0)、C(2,2)、D(0,2)、E(0,1)、F(1,2).
图12
1.教师方面
在解题教学中,题目是载体,解题是过程,方法和规律的揭示、策略和思想的形成是目的,因此,解题教学切忌就题论题,片面追求容量,忽视教学功能的发掘、开发.初三数学总复习时,学生已经有了较多的知识储备,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启示学生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法,从新的视角开辟解题通道,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思维活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把解题教学片面地理解为习题讲解,在教学实践中缺少了解题思路的引导发现,缺乏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2.学生方面
(1)解题层面的回顾反思.
反思计算是否准确,推理是否合理,思维是否周密,解法是否还有更多和更简单的等.
(2)学会解题层面的回顾与反思.
解题中用到了哪些知识?解题中用到了哪些方法?这些知识和方法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自己是怎么想到它们的?困难在哪里?关键是什么?遇到什么障碍?后来是怎么解决的?是否还有别的解决方法、更一般的方法或更特殊的方法、沟通其他学科的方法、更简单的方法?同样的方法能用来处理更一般性的命题吗?命题能够推广吗?条件能减弱吗?结论能加强吗?这些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调动这些知识和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解题策略?
3.对该典型试题的反思
从解题层面看,证明1~证明9说明本题证明方法多样,对学生的思维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仅利用熟知的初等知识,有的需要利用学生陌生的知识解决.
从学会解题层面看,证明1~证明9应用的数学知识有三角形全等、等腰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垂直平分线、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两点之间的距离、一次函数、求直线交点的坐标、图形变换、四点共圆等.本题的实质是证明线段相等,采取的方法有全等法、等角对等边、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三角形相似、计算法、解析法等;证明9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不添加其他辅助线,利用代数方法求解,通俗易懂,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涉及的基本图形有相似形中典型的“双垂图”等.初中数学许多核心知识、数学方法等,该题均有涉及,足见它强大的教学载体功能,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很有好处.如何想到上述诸多思路?如图13所示,构造网格正方形,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过A、D、C作BF的平行线,再过B、A、D作CE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易证图中每个网格都是正方形,观察图形,AG和正方形ABCD的边长均为1×2型网格矩形的对角线长,上面的证明方法显然都是与图13相通的,受图13的启发,也可以AG、AD为斜边构造全等直角三角形证明.有的证明方法可能困难重重,如利用图11,证明△AHG≌△CGB,观察图13,就知道这种思路能够成功.对学生来说,想到一种思路时,他可能并不知道这种方法的烦琐程度,教师唯有鼓励他们坚持“走下去”,直至成功解决.待回顾反思、想出其他方法时,再进行方法的优化.图12坚持几何问题代数方法解的思路,加强了代数、几何知识间的联系,证明1~证明8将几何中各类核心知识融于一题,增强了知识间的联系,这样的做法,对改变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方式很有益处!
图13
波利亚指出,即便是相当优秀的学生,在得到了题目的解答,并将整个论证简洁地写下来以后,也会合上书,去找别的事做.一个好的教师必须理解这些,并使他的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一个题目是彻底完成了的,总还会有些事情可以做.通过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来改编、引申和推广问题,有利于发现数学问题与问题之间、方法与方法之间、概念与概念之间、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包含关系、相似关系、相联关系等,并进一步发现数学内部之间各种各样的有机网络结构.解题之后进行推广引申,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洞察本质,提高认识,居高临下,跳出题海!
1.[美]G.波利亚.怎样解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2.徐彦辉.数学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与数学问题的提出[J].数学教育学报,2015(1).
3.印冬建.一题多解的教学指向:激趣,理知,得法[J].中学数学(下),2013(6).
4.唐绍友.初三数学教学中渗透初、高中衔接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下),2015(3).
5.钱云祥,蔡蓉.让解题思路来得更自然些——基于有效解题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数学(下),2014(1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