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新娜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应用分析
邵新娜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2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儿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80.36%,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平均住院时间(10.07±1.58)d,少于对照组的(12.34±1.95)d,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并促使其及早出院,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综合护理干预;小儿;麻疹;肺炎
肺炎是麻疹患儿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受损引发的呼吸道疾病,在麻疹患儿死亡原因中占主要比例,因此开展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降低麻疹患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将行综合护理干预的56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与56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儿进行比较,以期为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2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9∶27,年龄0.2~3岁,平均(1.02 ±0.45)岁;病程3~20 d,平均(11.50±4.98)d;对照组男女比例26∶30,年龄0.2~3岁,平均(1.13±0.64)岁;病程4~21 d,平均(12.07±5.16)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①护理人员主动加强与患儿沟通,指导家属共同鼓励患儿以稳定其情绪并提高治疗依从性。②通过讲座、发放健康手册等形式向患儿家属宣传疾病基本知识,告知家属护理注意事项,引导家属参与护理工作。③指导患儿多喝水,及时擦干汗水,观察并记录患儿体温变化,每4 h测量1次体温,若≥40 ℃或者持续高热则用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降温,必要时加用小剂量降温药物,使患儿体温维持在38~38.5 ℃[2]。④用生理盐水清洁患儿口腔,2次/天;注意患儿皮疹颜色、数量等变化。⑤由外向内、从下而上轻柔叩击患儿背部和胸部以帮助患儿排痰,定时帮其翻身或者更换体位。对照组:予以控制体温、抗病毒等常规护理。
1.3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临床效果判定:护理7 d后皮疹全部消退、体温恢复正常、无咳嗽为显效,护理7 d后皮疹大部分消退、体温基本正常、咳嗽明显好转为有效,护理7 d后皮疹部分消退、体温和咳嗽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记录发热、咳嗽、流涕、皮疹症状消失时间,统计患儿平均住院时间[3]。
1.4统计学处理:将文中统计及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17.5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n)、率(%)表示,组间差异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28例(50.00%)显效、26例(46.43%)有效、2例(3.57%)无效,对照组18例(32.14%)显效、27例(48.21%)有效、11例(19.64%)无效;观察组总有效54例(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例(80.36%),两组相比较χ2=7.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发热、咳嗽、流涕和皮疹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n=56,d]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n=56,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发热 咳嗽 流涕 皮疹观察组 4.10±1.95* 4.21±1.72* 3.56±1.64* 7.43±1.60*对照组 6.14±1.86 5.95±1.89 4.98±2.45 10.87±1.95 t值 4.61 2.93 2.82 6.59
2.3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是(10.07± 1.58)d,少于对照组的(12.34±1.95)d,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比较t=4.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麻疹具有较强传染性,是儿童急性呼吸道常见疾病,可并发肺炎、中耳炎等严重病症,但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而加强对患儿的护理是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方式[4]。此次研究主要从临床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效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报道2例患儿症状无明显改善,即临床总有效率达96.43%,比对照组的80.36%更高。由此可知,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于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干预。这与孙俊杰获得的文献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因此得以进一步验证运用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缓解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病情并增强临床效果[5]。分析原因在于,本研究中护理人员从心理、健康教育、体温、口腔、皮疹、排痰等多个方面给予观察组患儿综合系统性护理:针对患儿年龄较小的客观实际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引导家属与患儿加强沟通,有助于平缓患儿恐惧、紧张情绪并提高护理依从性;教授家属基本护理方法,告知注意事项,有利于将护理工作融于日常生活;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尽量采用温水擦拭等物理降温方法,有益于避免患儿发生高热惊厥和透疹;保持患儿口腔清洁,能够防止出现口腔炎症;注意皮疹是否出齐、有无进行性增多等,能够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并根据实际调整护理方案[6]。
同时本结果显示,麻疹合并肺炎患儿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和皮疹等多种症状,且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表明麻疹合并肺炎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效果确切,可阻断疾病进一步发展,促使患儿体温、呼吸等恢复至正常水平。究其原因,多与护理人员注重在各个具体环节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综合干预,有利于系统性提升护理整体效果相关[7]。另外本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0.07±1.58)d比对照组的(12.34±1.95)d更少,提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即可促使患儿及早恢复健康并出院[8]。由于受时间、环境和样本容量等因素限制,本研究尚未分析患儿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具体防控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后加以探讨。
综上所述,麻疹合并肺炎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能及早消退症状并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具备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1] 邱心,林艺凤.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4,17(30):131-132.
[2] 侯艳丽,李红燕.48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4(34):3712-3713.
[3] 吕丽格,李兰凤.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护理干预[J].河北医药, 2013,24(15):3819-3820.
[4] 刘艳.护理干预对60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8):59-61.
[5] 孙俊杰.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17(9):219-220.
[6] 沈萃,乔艳,赵冬梅,等.68例小儿麻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医药前沿,2013,17(21):295-296.
[7] 余海云.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27(16):247.
[8] 杨思景.小儿麻疹42例护理体会[J].淮海医药,2012,30(2):177-178.
R473.72
B
1671-8194(2015)35-02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