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鳞状细胞癌误诊为寻常疣1例

2015-10-31 01:43曾奇峰谭朝波唐大峻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典型性鳞状表皮

刘 萍 曾奇峰谭朝波 唐大峻

面部鳞状细胞癌误诊为寻常疣1例

刘 萍 曾奇峰*谭朝波 唐大峻

临床资料 患者,女,69岁。因右面部斑块5年,伴糜烂、溃疡、痒痛感3个月就诊。2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右面部出现一米粒大丘疹,淡黄色,无自觉症状,患者未重视,皮损缓慢增大至红枣大。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皮损表面出现糜烂、溃疡,伴痒痛感,有恶臭味,患者曾在外院就诊,诊断为“寻常疣”,给予口服中药及外用药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溃疡面进一步扩大,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科就诊。发病以来,患者无其他明显不适,精神可,饮食可,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患者既往体健,无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无放射线接触史。

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腹(-)。皮肤科情况:右面部见2 cm×2.5 cm的类圆形斑块,斑块表面见溃疡,溃疡基底高低不平,溃疡基底部见坏死组织及外用药物,溃疡周边见高起的边缘,呈红色,光滑。斑块周缘皮肤潮红,边界不清。皮损皮温高,质硬,浸润感明显,触压痛明显(图1)。

图1 右面部见2 cm×2.5 cm的类圆形斑块,斑块表面见溃疡,溃疡基底高低不平,见坏死组织及外用药物,溃疡周边见高起的边缘,呈红色,光滑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液常规、大便常规均正常;肝肾功正常;血糖:5.6 mmol/L;肿瘤标志物:正常。组织病理示:真皮下见明显角化的浸润性鳞状细胞小叶,细胞多形性,核/浆比增高,并见较多凋亡细胞及典型性和非典型性核分裂相。瘤巢间见较多慢性炎细胞浸润。局部见黏液水肿。病理诊断:符合鳞状细胞癌(图2)。诊断:鳞状细胞癌。

图2 真皮下见明显角化的浸润性鳞状细胞小叶,细胞多形性,核/浆比增高,并见较多凋亡细胞及典型性和非典型性核分裂相。瘤巢间见较多慢性炎细胞浸润(HE,×100)

治疗:嘱患者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给予延长切口皮损完全切除术。术后我院门诊随访1年半,无复发。

讨论 鳞状细胞癌通常简称鳞癌,又名表皮样癌,系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1发生于老年人,以头面部、下唇黏膜、颈和手背等处较常见。2早期损害为红色硬结,以后逐渐发展成斑块或疣状损害,有浸润感,表面常有溃疡、结痂。若发生转移则相应淋巴结肿大。组织病理示:真皮内浸润性生长的鳞状细胞团块,部分可与表皮相连,伴有不同比例的非典型性细胞及角化不良细胞。该病通常应与角化棘皮瘤鉴别。后者生长迅速,并可自愈。2病理上类似于鳞癌。充分发展的损害示大而不规则的表皮坑状凹陷,其中充满角质,两侧表皮呈唇状伸展于坑的两侧。有不规则的表皮向上伸入坑内。瘤体内可见细胞的异型性。

该患者曾被误诊为寻常疣而延误患者的病情。王文鑫报道鳞状细胞癌41例临床与病理分析,341例中误诊共11例,误诊率达26.83%,以结节隆起型最易误诊,误诊率达29.41%,最常误诊为寻常疣或肉芽肿。皮肤鳞状细胞癌如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对于暴露部位出现的结节、溃疡等皮损表现,应早期行皮损病理检查,尽早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患者的病情而错失最佳治疗时间。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123.

2朱学骏,孙建方,涂平,等.中国皮肤病性病图鉴.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0,433.

3王文鑫.鳞状细胞癌41例临床与病理分析.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2):237.

(收稿:2013-04-26)

重庆市石柱县人民医院,409100

猜你喜欢
典型性鳞状表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地基处理典型性施工效果分析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细胞角蛋白14和P16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来源国信息和产品类别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水果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