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芳
【摘要】现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随着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片面思想的出现,一些地区的幼儿教育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片面追求幼儿知识量的多寡,使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要扭转这一现象必须从教师、家长等多方面入手,在幼儿培养理念、群体和个体特征、监管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使幼儿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 形成原因 科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26-01
为贯彻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精神和意见,指导各级幼儿教育部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国家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但在现实中,受应试教育理念和家长盼望子女成才的心理影响,幼儿教育越来越倾向“小学化”教学,这违背了幼儿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因此,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严格落实幼儿教育的各项政策已刻不容缓。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表现
1.片面追求幼儿的智力发展,忽视其综合素质
在很多幼儿园教育中,不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不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把幼儿的智力发展作为办园水平的重要考核指标,把智力培养作为平时教育的主要任务,因而忽视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其他领域。甚至在有些幼儿园,大班幼儿掌握的知识结构已经达到了小学一年级的水平,揠苗助长的做法无疑剥夺了幼儿童年应有的快乐。
2.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幼儿兴趣的培养
很多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主要以具体知识的讲授为主,这容易看出教师的教学成绩,但过多的知识学习却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对事物保持浓厚的、持续的兴趣,是幼儿应具备的重要品质,是为幼儿今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方式。兴趣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很多幼儿教师并不能根据幼儿的具体特点认真分析,导致幼儿对所有事物都兴趣平淡。
3.评价方式注重量的多少,不注重能力发展
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幼儿园和幼儿进行评价时,往往把幼儿认识多少字、能背诵多少首古诗、会数多少数作为重要指标。这种评价方式表面看似合理,但殊不知3-6岁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更要保持其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之心,保持其对事物的浓厚兴趣,这比单纯会背诵几首古诗、会几道算术题更有意义。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主要原因
1.家长的片面教育理念使然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都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从幼儿开始都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但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并不科学。他们片面地认为,孩子以后要考个好大学,必须从幼儿抓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很多家长就开始对幼儿挑选那些能够学到知识的幼儿教育机构,报各种兴趣班,在众多家长错误“成才观”的驱使下,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也实属必然。
2.教师的教学理念不科学
幼儿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将幼儿教育课堂化,采用与小学一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讲,幼儿听,以课堂讲授来代替游戏、活动等方式,少了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去寻找答案的程序,直接进行知识的“灌输”。由于很多知识幼儿并不理解其真正含义,这样死记硬背就成为幼儿学习知识的唯一途径,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也就不可避免。
3.一部分幼儿园的恶性竞争
一些幼儿园为迎合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心理,也加大对幼儿进行知识的“灌输”,以让幼儿尽早为小学教育打好基础。尤其是在民办幼儿园,为了争取生源,更是加大宣传自己的教育水平。很多民办幼儿园在大班就开始讲授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让本该快乐无邪健康成长的幼儿,过早背负上考试的压力。幼儿园用幼儿的考试成绩来强化自己的实力,形成恶性竞争,加快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三、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对策
1.加强正确的人才观教育
我国现在实施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开发,注重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自主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反对知识的一味灌输。正确人才观的树立,一是政府要制定正确的人才培养计划,因为政府的政策是教学单位的施教方向,有了政府的舆论引导,各办学单位能够坚持科学政策。二是要让家长多学习一些教育知识,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盲目攀比子女的学习成绩。家长要注重幼儿的健康成长、后续发展。三是幼儿园要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注重幼儿的个性,培养幼儿的兴趣。这样整个社会都能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幼儿的教育也就能按照科学规律去培养。
2.不过度强化学生的求知欲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对世界是充满好奇心的,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对知识有渴求之心,很多幼儿教师和家长都顺应了幼儿的这种心理,对幼儿进行知识的教授。满足幼儿的知识需求本无可厚非,但很多时候教师和家长对其过度灌输,这样就违背了幼儿的发展规律。这要求教师在教育时,一是家长和幼儿园要通力合作,加强沟通协调,给幼儿的成长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其在物质充裕、精神愉悦中度过快乐的童年。二是要做好幼、小的衔接工作,交给幼儿基本的生活常识,要让幼儿学会交通等安全知识,让幼儿能够有足够的心理素质去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和学习。
3.加大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
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的发展既要发挥政策制定、方向引领作用,同时也要做好对下属教学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要对幼儿教育机构的办学做好监管,可以从三方面做这项工作:一是加大对公办幼儿园的政策指导,确保师资力量能够满足幼儿在快乐中成长的需求。二是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民办幼儿园发展计划,引导监督其严格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教学。三是对违反幼儿教育规律的幼儿办学机构,要严肃查处,严禁各幼儿园强迫幼儿参加各种类型的兴趣班。
4.充分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
幼儿的健康成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必须尊重其成长规律,严禁将幼儿教育“小学化”。首先,游戏对幼儿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教师要多在不同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能让幼儿对世界充满探索的兴趣,才能会有认识一切事物的意识。再次,要为幼儿创造和谐的家、园育人环境,通过幼儿园和家长的有效沟通,促进其全面协调发展。最后,在尊重幼儿整体特征的基础上,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特征,让幼儿在现有性格特征基础上更进一层,对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总之,面对层出不穷的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小学化”倾向,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不但要转变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对人才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而且要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按照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育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如此多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小学化”的倾向。
参考文献:
[1]赵小灿.浅谈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隐性危害[J].菏泽学院学报,2014(06).
[2]严仲连,盖笑松.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3]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 学前教育研究,2011(3).
[4]徐晓燕.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4(01)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