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达维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移动社交中我们在晒什么
宋达维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进入读图时代,人们的主流社交方式逐渐转变为以图片为载体的图片社交,文章通过分析国外成功图片社交网站的发展模式,试图探究图片社交的兴起原因以及发展方向,进而分析国内图片社交的发展特点。
图片社交;模式;功能
所谓的“无图无真相”,在手机功能不断完善发展的今天,随手拍的门槛越来越低,照片质量也越来越好。借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图片对于移动社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大家都沉浸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但内心却无比在乎这个真实的世界。
北京时间2014年4月10日,Facebook宣布斥资10亿美金收购图片社交应用Instagram。这个只有13位员工的公司一时间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关注。这一举动似乎也昭示着,在人类漫长的文字交流历程中,将迎来一个读图时代。
作为Facebook历史上最大的收购案,它与Instagram之间的渊源可以追溯至2011年的上半年。当时Instagram的用户还不到800万,而截止到Facebook将其收购的前夕,它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5000万,平台上的照片突破了10亿张!有数据显示,Facebook上有70%的活动与图片有关,关于图片在日后社交网络中的重要性,扎克伯格再清楚不过了。
与此同时,全球使用Android和IOS平台的设备已经超过5亿,这场虚拟社交的战争迅速的从PC端转移到了移动终端。2012年,移动社交应用已经同游戏应用并驾齐驱,成为人们每天在移动终端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应用,比去年的统计数据整整增长了60%。同时在广告收益方面,移动社交应用也超过了游戏应用,成为新一代的吸金利器。对于Facebook来说,一旦站稳了移动社交这块版图,就有机会统治未来的社交网络。
移动设备的发展将社交+本地化+移动这三个关键点进行了统一,Instagram的成功正式基于这一特点。在人类社交的发展史上图片从来没有这样重要过。人们进行社交的途径基本不外乎语言、文字、影像等行为活动,语言社交大多在强关系之间使用,而文字或影像则经常用作展现自我特质和吸引弱关系关注的主要元素。在Facebook上已累计上传近2千亿张照片,每秒在Instagram上发出的照片超过60张。相对于文字,图片拥有信息量和可靠性显然要优于文字,移动设备为人们提供创造更多图片的可能性,并能确保够接受到其他人的图片信息。由于图片丰富的信息量和易于传播的特性,产生了众多以图片分享为主的社交网站。庞大的信息量和优异的交互性是进入读图时代以来,移动社交应用最为明显的特质,我们甚至在思考,从文字社交到图片社交,按照这样到发展方式,下一个时代是否会是视频社交呢?Instagram已经加入了短视频功能,国内的美拍、秒拍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证明这种推测不是没有根据的。随着智能终端和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视频社交的确可能成为下一个热点,但未来一段时间内,图片社交仍然会是主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1)视频拍摄所需要的技术、创意、硬件设备都比图片拍摄的门槛高;(2)视频的下载和上传对网络要求更高;(3)虽然视频所包含对信息量更大,但接受相对耗时,不如图片来的一目了然。
对于中国来说,在读图时代但移动社交是如何发展但呢?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提出,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四个关键领域分别是SoLoMo、照片、Voice、手机安全。其中的SoLoMo和照片领域都是同图片社交模式紧密相连的。每天上传至腾讯的图片有一半来自于移动终端,新浪微博中包含图片的微博比例也越来越高,中国的读图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最近国内风靡的一款应用nice,不同于Instagram关系社交的经营,这款应用选择了将图片商业化。对图片的着重点上,表面上用户分享的是各色美图,但实际上他们分享的是一个个时尚品牌的标签。也就是说,相对于图片而言,标签才是重点,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图中打上标签的Lv、Dior们,作为背景或是承载物,图片直观传达的主要是品牌的信息,满足的是用户使用社交产品最直接的目的:对炫耀、社交、真实性和迅速性的需求。同样作为图片社交应用,天天无限定位在了一个功能性社交的点上。它对图片信息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尊重,完全以用户图片为内容本身,将产品引入到陌生人社交领域,通过无圈环的信息算法,把“陌生人”这个概念完整地呈现出来,又通过签到地理位置以及用户行为时间的方式,将图片内容放大到功能的领域上,为用户提供实时实地的信息,传达真实有效实地发生的情况。图片信息的重要性在这里被放大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就预示着图片社交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社交带动产品发展,功能推进商业化进程模式。
图片社交应用还会有怎样的新形态出现都是未知。但是图片在社交应用中的作用已经不容忽视。目前在国内有着分享习惯都用户比例为3%,相对于创造内容,更多都网友都倾向于获取信息,导致优秀都内容比例较低,经常千篇一律。能不能更好的探索出适合国人习惯的图片社交模式,而不只是复制国外的成功案例,面对这些问题,国内的图片社交创业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杨波.读图时代的移动社交[J].移动信息,2012(05).
G206
A
1005-5312(2015)08-02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