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钉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浅析《论语》中“仁”的难与易
李金钉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在《论语》中“仁”似乎有着难与易的矛盾,仁之难主要就是“泛爱众”的交际原则、实行仁的统治以及积极好学、安贫乐道的人生境界。仁之易主要是孔子鼓励人们去修仁、实践仁,而实际上仁还是有着很高的标准的,并不容易实现,所以孔子面对现实情况只能鼓励人们去修仁。仁至高,但并非至远,所以孔子并未放弃对仁的追求,仁也成为激励志士仁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
论语:仁;爱人;难易;理想
众所周知,《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就是“仁”的思想,《论语》一书应该是一部“仁书”,对于“仁”到底指的是什么,从古至今已经有很多的研究,针对“仁”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也因通假和对“仁”的理解不同而有多种看法,这里不再赘述,但综合起来看,“仁”始终离不开两点,一是“己”,一是“己与他人的关系”。《论语》中孔子始终没有对“仁”下一个固定明确的定义,但是从文本看,孔子那里的“仁”似乎是有矛盾处,那就是“仁”既是难的,又是易的,历来研究“仁”的相关学者或多或少的提到了这个问题,本文拟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来系统的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一)“仁”之难
对于“仁是难的”这一点《论语》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可是为什么在孔子那里“仁”是难的呢?“仁”又难在何处呢?
1.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原则,“爱人之仁”是难的
孔子非常注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仁”就是这种交往的原则,如: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这里在讲仁者要对别人宽恕。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这里也是在讲对人要恭、敬、忠,同时强调“仁”的广泛,对于夷狄也要讲“仁”。
子张问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这里在讲为“仁”的五种方法,这也是从人际交往的层面来讲的。
以上是孔子直接提到“仁”时涉及到与人交往的一些行为要求,另外全书还有其他章节直接或间接表露孔子的要求,这里不再列举。孔子对于人与人交往时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忠、恕,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但是,就是这一点,在当时的环境下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非常难以实现的,这不仅要求作为个体的人不仅要亲自己的亲人,还要自发地去“爱人”,但是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要求,实践起来还是非常难的。
首先,作为大多数的个人,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正如荀子所言的“性本恶”那样,只有在满足自己的基础上才去考虑别人。而且在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大多数的下层人受教育的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所以孔子才会办私学、“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多数人的素质是达不到孔子的要求的。
其次,春秋后期虽然有了战国时代的某些状态,但仍是宗法血缘社会。当时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高低贵贱之分仍然是多数人在交往时不可忽略的一个影响因素。所以,这种“爱人”就具有很强的等差性,多数人想要克服血缘和阶层的因素去宽恕、恭敬别人就有些难度了,那么“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更难了。孔子的“爱人”强调的是一种仁的内在性、为仁由己,这就是一种德的自觉性,需要人严格的要求自己,用更为崇高的德来约束自己方能实现,这种“泛爱众”这就是一种“人性的自觉”,所以仁“是一种同时融入了知与情、理与义、礼与道、体与用的最高德性,在本质上还应该是具有一定超越性、绝对性、必然性与命令性的人性情感”,而这种超越性大多数人是难以达到的。
2.作为一种政治要求,“王者之仁”是难的
世人评价孔子的政治观,常斥其为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代表,阻碍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因此,他常常因“复古思想”而屡受批评。孔子的政治思想固然有其保守的一面,然而,他欲追求的“仁政”确是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的。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批评管仲不知礼,但是却称其为仁人,如: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这里大赞管仲之“仁”,管仲的“仁”没有暴力,没有使天下动荡,这是一种大“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管仲以他的“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益处,对保存华夏的礼乐文化有功劳,因此孔子也是对其大加赞赏,这里还是在政治层面上体现了孔子对仁政的渴望。
孔子对上古帝王尧舜禹大加赞赏,而且说:“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但同时孔子称《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称谓《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既看到了周的美,又看到了周的未尽善之处,更喜欢没有暴力的类似尧舜禅让的政治,所以他的政治理想是一种大美大善,在孔子心目中的政治就应该是一种“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理想状况,这是孔子仁政追求的极致。可是孔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呢?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后期,中国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到处都是兼并战争,周天子的中心权力不复存在,各诸侯国相继兴起,“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情况已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取代,就是各诸侯王的权力也被士大夫阶层所削弱,所以《八佾》中才会有: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季氏旅於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孔子针对这种状况感到痛心疾首,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没有孔子的仁道,他希望有仁者、有贤君来统治国家,所以孔子去游说各国来采取自己的仁政思想,但是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想法,社会现实确是非常残酷的,在那个“礼坏乐崩”的时代,各诸侯想的是如何扩大领土、增加财富、增强军力等,那么就不得不去侵略别国、推行强权外交,发生各种吞并战争,而孔子的没有暴力的、不伤百姓的仁政想法就像后人所说的“迂阔”那样派不上用场,难以被统治者所接受。
3.作为一种人生境界,“人生之仁”是难的
在这一点上,孔子主要是要求个人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而且要好学。只有个体的素质提高了才会更好地去“爱人”,去从政,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美好愿望,如: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仁者需直言正色也,不能巧言令色。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阳货》)这道出了仁者需要不断学习。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里仁》)君子须实践仁,不能丢弃仁,不然就不能称为君子了。
这种态度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可贵的人格素养,柳诒徵高度赞扬孔了人生最大之义务在于“努力增进其人格,而不在外来之富贵利禄。人莫我知,而我胸中浩然,自有坦坦荡荡之乐。无所欣羡,自亦无所怨尤,而坚强不屈之精神,乃足历万古而不可磨灭。儒教真义,惟此而已。”同时在孔子所有的弟子中,孔子最欣赏的莫过于颜回了,徐复观认为:“孔子说颜渊三月不违仁;而我们也把‘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话当作是孔子的自述,那末,孔子颜渊的生活,应该就是仁的现实印证。”又说:“颜渊的好学,即颜渊的不违仁。”所以“好学”也是仁者的重要标准。另外孔子在《雍也》篇中称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由此可见颜回不仅好学,而且安贫乐道,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而颜回也仅仅是三月不违仁,所以,要想实现较高的道德修养、积极好学而且安贫乐道,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非常难的。
首先人都是有惰性的,要一直以一个严格的要求来规范自己很多人是坚持不了的。而且作为大多数的人,首先是要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后才谈得上仁义道德,即“衣食足而知荣辱”。在春秋时期虽然商品经济也开始发展了,但生产力并不发达,多数人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先吃饱饭而不是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另外上文也提到当时的教育并不发达,很多人无书可读,又怎能不断提高素质并且好学呢?
(二)“仁”为什么又是易的呢
孔子认为仁是难的,但同时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和“何如斯可以从政矣?”······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尧曰》)”之类的话,告诉人们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获得“仁”。这是为什么呢?
这与孔子的毕生愿望有关。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毕生愿望宣扬他的“仁”,恢复周礼,然而这个礼乃是注入了“仁道”的礼,是孔子的一种理想主义精神,要求知识分子以道自任,超越自己个体的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这是一种关怀天下的价值理性。孔子并未降低“仁”的要求和层次,他之所以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苟志于仁,无恶也”主要是想告诉人们仁就在身边,要去身体力行,“仁者先难而后获”,仁的获得是一种积淀,所以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仁的获得要看个体本身是否努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论语》中的仁不管作为一种修身好学的人生境界、推己及人的人际交往准则,还是一种政治之仁,要想实现都是非常难的,这需要主体的自觉性和自发性,但孔子并未放弃仁,他一直鼓励人们去实践仁,并为此指明了道路,那就是不断地学习,孔子讲“依于仁,游于艺”,又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以游于六艺是实现仁的途径,特别是要学习《诗》、礼、乐并且持之以恒,最重要的就是身体力行,要去实践而不是无动于衷。虽然孔子的“仁”在中国历史上几乎从未实现过,但是仁人志士对其的追求却从未放弃过,儒家的仁道成为中华民族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
[1]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2]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李泽厚.华夏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余治平.《论语》中的仁之为道[J].江南大学学报,2011(04).
[5]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7]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M].成都:巴蜀书社,2006.
B222.2
A
1005-5312(2015)08-0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