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下文学批评的媚俗化倾向

2015-10-29 16:41孙新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媚俗批评家文学批评

孙新新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00)

论当下文学批评的媚俗化倾向

孙新新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00)

当下文学批评媚俗化倾向的不良之风日益严重,“捧杀”、“棒杀”现象层出不穷。可以说当下文学批评已经成为社会权力的附庸、丧失了其独立地位,这已经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基于此,我们从充满利益诱惑的市场经济环境、文学批评队伍素质下降以及文学批评标准缺失的角度来探讨文学批评媚俗化倾向出现的原因,并相应的从规范文学批评市场、提高文学批评队伍素质以及强化文学批评的标准意识三个角度来探讨抵制文学批评媚俗化倾向的策略措施。

文学批评;媚俗化;市场炒作;批评队伍;批评标准

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现象的分析、评价和判断。首先,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进行评价,就意味着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与文学创造密切相关;其次,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进行评价,又意味着文学批评是在接受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是接受活动的一种形式或一部分,因而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有着内在的深刻关系;最后,文学批评兼及文学活动的各种现象,其中也包括对文学批评自身的评价和判断。文学批评产生已久,可以说,自从有了文学作品以及它的传播、消费和接受,文学批评也就应运而生。

文学批评有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它可以促进作家自省,提高其创作水平;可以总结创作规律,指导文学创作;可以引导读者,提高其审美水平。然而,就当下中国的实际而言,文学批评似乎一直与社会权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沦为权力的附庸。文学批评已经悄然离开自己的圣洁领地,向“俗”字靠拢。

一、当下文学批评媚俗化倾向的表现及其危害

自改革开放中国步入新时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社会文化更加多元和开放,“社会—政治化”的一元批评模式被打破,多元共生的批评格局被确立起来。文学批评逐步向商业靠拢,受困于经济之俗中而不能自拔。

在90年代的社会环境下,影视、音乐等传播媒介迫不及待的欲与文学分一杯羹汁,文学已不可避免的失掉其头上的光环。在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中,文学被抛入了边缘化的境地。但是,边缘化的处境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的凋零和枯萎。相反,文学批评领域是活跃而热闹的。然而,正如同经济危机一般,这个浮躁的时代带来的只是虚假的繁荣,谢冕教授曾说这是个“丰富而贫乏的年代”,学者邓正来亦言当下的文学批评“成果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差”,表面的繁荣终要归于泡沫。优秀的、经典的批评作品越来越少,而跟风之作却日众。文学批评面临着思想上的饥饿,并且已经走向媚俗化的道路。

所谓文学批评的媚俗化,是指文学批评者为了获得实际的利益满足而不顾作品的事实去迎合受众,肆意评论。文学批评的媚俗化主要表现在“四媚”现象,即指“媚权势”、“媚钱财”、“媚名人”和“媚友情”。“媚权势”是指文学批评者向权势低头,他们不顾文学作品的质量,只为讨好权势而肆意评论,“摇尾乞怜、好不乖巧”!“媚钱财”实质上是“拿人钱财、替人销书”,文学批评者对作品没有认真研读,他们只是胡乱吹捧,实际上就是为作品做广告。“媚名人”是指文学批评者讨好文化名人而进行的评论现象。“媚友情”是指文学批评者为了其师友、朋友或者亲友的作品吸引受众的眼球而进行的文学批评现象,批评家为了所谓的“友情”和“亲情”而无视作品的质量,脱离文本的实际价值。“四媚”主要是通过“捧杀”和“棒杀”的手段来实现的。有的作品庸俗而普通,但批评家却是硬把它捧上了天,只管给作品喷“香水”,动不动就是“杰作”、“精品”,这就是所谓的“香水评论”;相反的,有的作品内蕴深厚,批评家却是肆意贬低,似乎是为了显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来凸显自己的“卓尔不群”。

文学批评界的乱捧和乱骂现象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首先,这会使批评家的社会责任感弱化:文学批评队伍眼前只有物质利益,他们不再以对受众的精神世界的净化为己任,责任感在他们面前变得苍白而没有意义。其次,这会使读者的文化品位降低:文学批评的媚俗化会毒害读者的精神世界,文学批评非但不能提高读者的文化素养,相反的,它会走向它的反面。最后,媚俗化的文学批评会使得作家创作水平的降低:不负责任的文学批评作品使得作家在创作上不得不去迎合批评家和受众,这不可避免的使得作品的质量下降。

面对文学批评媚俗化倾向日益加剧的情况,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是什么造成了文学批评界当前的境况。

二、当下文学批评媚俗化倾向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充满利益诱惑的市场经济环境

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确立对文学批评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大众传媒由过去单纯的信息传播者转变为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文学批评作为商品,其市场化趋向日益明显,因而不得不适应并采用一系列的市场运作方式。为了攫取丰厚的商业利益,商家联合文学批评家故意制造一系列的“卖点”来吸引受众的眼球,他们毫无底线的肆意对文学作品进行夸张放大或者无限贬低,他们往往“能专抓住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来大肆铺叙……大众传媒是一架便捷的造神和造梦机器,它不仅可以在细小的题材上大做文章或做大文章,还能在短短的言说的过程中,迅速编制和演绎神话。”可以说,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任何批评家都难以挣脱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操控。

炒作现象不仅在娱乐圈盛行,在文学批评的领域中,其花样同样是层出不穷。一方面,出版商为了最大限度地赚取经济利益,往往在某一作品出版前或出版后利用各种媒体、使用各种手段、采取各种方式大肆炒作,形成铺天盖地之势。例如:某一作品出版后,出版商会不惜重金聘请一些所谓的“批评大家”撰写专门的批评文章,这些文章在出版商的策划下,适时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上,或者被制作成图书的一部分(例如图书的封面)来最大限度地刺激读者的购买热情。有的甚至在文学作品还未出版前,商家就利用所谓的“大家”的文学批评来为书籍造势,这种类似的语言有“中国最杰出的某某小说”、“中国最美的某某散文”。另一方面,批评者已于出版商达成高度的默契,总之“你需要什么,我就写什么”,双方可以说已经“心领神会”。然而受众往往是盲目无知的,他们经不起商家和文学批评家的语言攻势,因而经常会受其误导而失去判断能力。雷达在《批评不必争当市场的宠儿》中说“文学批评走向大众化、市场化,说得直白些,就是赚钱。”市场具有趋利性,只要能够盈利,文学价值的高低便不在其考察的范围之内。于是,文学批评不再是精细化的精神创造,它已经走向粗制滥造。文学批评一旦被市场“绑架”,那么它只能成为金钱的附庸。

在商品化经济的时代里,文学批评固然具有一般商品的特点,它必须要走入市场才能去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诚然如此,文学批评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目的,因而它又不得不“去商品化”,与商品之俗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说,充满利益诱惑的市场经济环境是造成文学批评媚俗化倾向的一个大背景。在“生产—消费”的经济结构里要远离“俗”。文学批评一定要摆好自己的位置。

(二)文学批评队伍素质的下降

1.文学批评队伍道德水平的降低

面对着市场经济和商业文化的巨大冲击,文学批评家们可谓是普遍经历了一场痛苦的精神冲击,他们对价值理想必须进行重新定位和选择。近些年层出不穷的“捧杀”或者“棒杀”现象让我们对当下文学批评队伍的道德品德和责任感怀有隐忧。当文学批评变成了“语言暴力”,那么当今的文学批评队伍便需要我们去备加关注,他们的跟风媚俗现象便需要我们去思考。

前些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系列散文一时成为文学界所瞩目的热点对象,它恰如一石而激起了千层浪。赞许者不少,贬低者亦有。笔者并不是不支持文学批评界发出不同声音,然而当文学批评沦为人格攻击的工具,那么笔者便不能再苟同了。很多人认为余秋雨在文革期间是姚文元领导的上海写作组“石一歌”的重要成员,因而指责余秋雨为文化罪人,要求余氏对过去进行忏悔。尽管“知人论世”是社会历史批评的重要范畴,然而如此的旧事重提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批评讨论的范围,反而成为媒体炒作的热点,这样势必会影响读者的判断力。

毫无底线的吹捧庸俗的文学作品,肆意贬低作家的劳动成果,含沙射影的攻击作家的人格,在网络或报刊上为一些商业作品起哄……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批评者道德的沦丧,独立人格的丧失。文学批评领域是圣洁的,那么也就注定它同时也是寂寞的。如果批评家利欲熏心,头脑中满满的是如何哗众取宠的算计,那么文学批评便不再纯洁;如果批评家侠义气、帮派气太重,受“亲情”、“友情”影响太甚,那么文学批评则缺乏真知灼见。基于此,笔者认为,文学批评队伍道德水平的降低是文学批评媚俗化倾向的又一原因。“一些商业竞争的常见套路,如包装,夸张,逢迎,赶潮流和随机应变被全盘接受和采纳”,“有的批评家仅以一纸合同就出卖自己的批评主权,换取了丰厚的回报;有的批评家为捧红一角,叫响一出戏,炒热一本书,摇唇鼓舌,不遗余力”。文学批评家为谋取私利而摇身一变,成为沿街吆喝叫卖的“商贩”,他们放弃自己的原则规范和价值立场,不再以“仁义礼智”为原则,不再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为信条,而是选择主动的去迎合市场,谄媚受众,周旋于文学界和商业界,急功近利的媚俗跟风去“炒评”、“酷评”。他们随心所欲,已经与社会现实达成妥协,出卖灵魂,在谎言中苟且偷生。文学批评面临着信仰危机。如果批评队伍继续放纵自己,一味的媚俗跟风,那么文学批评这块园地将继续沦落,文学批评媚俗化倾向将会更加严重。文学批评家迫切的需要找回自己的信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2.文学批评队伍艺术素养的降低

在主观原因上,仅仅把文学批评的媚俗化倾向归因于文学批评队伍道德的沦丧和独立人格的丧失,那么就失之激愤,而没有把文学批评看作成专业的审美角度加以考虑。文学批评队伍迷失于商业社会中而趋炎附势,媚俗跟风。他们无力苍白的批评文章显示了批评主体艺术素养的降低:他们知识匮乏,艺术感受力迟缓,并且经常固步自封、心怀偏见。谢有顺先生说“如果在批评家身上能重新获得一种美的阐释力和灵魂的感召力,如果在他们的内心能站立起一种有力量的文学价值,并能向公众展示他们雄浑而有光彩的精神存在,时代的潮流算得了什么?人情和利益又算得了什么?”

诚然,我们需要从批评者内在的批评机制上寻找文学批评媚俗化趋势的其他主观原因。

首先是知识的匮乏。文学批评者必须要学贯古今,拥有丰富的知识建构,这样方能从容的品评他人的文学作品。而渊博的知识正是当下的文学批评家所欠缺的,当下的文学批评家往往知识水平有限,他们抓住一点皮毛、窥探到凤毛鳞爪便一哄而上。大作家鲁迅曾言“看见作品上讲自己,便称之为表现主义;多讲别人,是写实主义;见女郎小腿肚作诗,是浪漫主义;见女郎小腿肚不准作诗,是古典主义……”,这话恰如其分的讽刺了当下文学批评家的困窘之态。当下文学批评队伍知识上的捉襟见肘使得他们追随着热点“一哄而上”、“一哄而下”,鲜有立场,媚俗跟风。

其次是艺术感受力迟缓。文学批评家需要对美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出色的阐释力。别林斯基曾说“敏锐的诗意感觉,对美文学印象的强大感受力—这才应该是从事批评的首要条件”。对文学的美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那么优秀的抑或是庸俗的文学作品在文学批评家面前则是同样的苍白无力。文学批评家无法去读懂文学作品,倾听另一个灵魂的声音,这样的尴尬与无所适从,只能导致文学批评者去人云亦云、跟风炒作。

最后是批评偏见的盛行。“根据一些不完善或不完全的信息所形成的对一个团体或个人的敌对或消极的态度”是偏见的表现。“这种敌对态度通常是没有充分的理由,也缺乏足够的证据,问题不在于对方,而在于持偏见者本人的信念是荒谬的,而他又固执己见……偏见是非理性的定型的信念,这些信念反映了持偏见者本人的态度,而不反映偏见对象的情况。”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偏见、门户之见的情况非常严重,党同伐异,相互攻击,信口开河。这样的偏见往往容易造成对批评对象的错误认识和误解,进而使批评家作出片面的乃至错误的批评。更为严重的是,一个人的错评、误评会带动并影响一个团体的评价,不同团体之间的相互攻击便与学术上的争论渐行渐远,与各自的既得利益却是日趋接近,文学批评不可避免的走向媚俗与跟风了。在这一过程中,缺乏交流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因素。大家关起门来各做各的学问、各行其是,“捧杀”“棒杀”现象便层出不穷了。

(三)文学批评标准的缺失

除了充满利益诱惑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文学批评队伍主观上存在的问题之外,当下文学批评缺少切实可行的文学批评标准也是文学批评走向媚俗化所不可推卸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时期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大量传入中国,各种各样的文学批评思潮日新月异,令人应接不暇。不同的文化和思潮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可以说,当下的文学批评家处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里,他们耳濡目染的会受到五花八门的文学批评观的冲击。同时,正如在文学创作领域中有陈染、林白等具有鲜明女性主义“私语话”倾向特征的作家一样,在文学批评领域中,同样具有“私语话”倾向。某些文学批评话语过于私语话而深深打下了批评家鲜明个性的烙印,不同的批评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价值冲突与对峙。正如陈晓明先生曾言:“今天我们面对的文学现实,有不同的代际的创作,有不同性别身份的创作,有不同地域文化的创作,有不同风格和艺术追求的创作(如面向文学传统的创作和面向市场的创作),有不同层次的创作(如纯文学或大众文学,严肃文学或通俗文学),我们很难建立一种明确的标准加以统摄。”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有一个哈姆雷特”,文学批评的标准是抽象而模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就要陷入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境地。文学批评不能成为批评者随意表达、宣泄个人情感的工具。一旦文学批评成为绝对个人化的东西,那么便无从管制。文学批评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里缺乏切实可行的标准容易导致个人主义泛滥,进而产生严重的问题。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文学批评领域中,正是缺乏必要的“规矩”,才加剧了当下文学批评的媚俗化趋势。

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受到商业的诱惑,把严肃的批判精神拱手交给了商业,它不再独立的发声,更谈不上塑造公众的精神世界。文学批评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然而却一再的成为权力的附庸。媚商业之俗,会使文学批评失去其独有的魅力,成为获得某种既得权益的工具。

充满利益诱惑的市场经济环境、文学批评队伍素质的下降、文学批评标准的缺失……如此诸多的因素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面对当下文学批评的媚俗化趋势,我们究竟是坐视不理还是义无返顾的投入战斗?我们应该去做些什么?

三、抵制文学批评媚俗化倾向的对策与措施

(一)规范文学批评的市场

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使得文学批评队伍不得不把眼光投入到市场中去,然而市场往往是自发盲目的,市场中受众的欢迎程度与批评的质量并不是永远的成正相关关系。“叫好不叫座”、“曲高和寡”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为了规范文学批评的市场,减少文学批评过多的卷入市场经营的物质利益链条中去,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立案立法,还文学批评一块洁净之地。优秀的文学批评并不能以出版发行量作为衡量标准,文艺部门应该设立文学批评界多种奖项,正如同文学创作界中有“鲁迅文学艺术奖”、“茅盾文学艺术奖”等。多种奖项可以引导受众向优秀的文学批评靠拢,避免其迷失在复杂的市场中而失去辨别优秀文学评论文章的能力。

其次,文化经营机构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很多企业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并不注重长期品牌形象塑造,完全寄希望于短期的市场策划、广告炒作;而与此相反的是一些欧美国家,他们往往拥有着长远的眼光。以《纽约时报》“书评周刊”为例,从1896年开始发行,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之所以能够历史长久、至此不衰,是因为它始终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发表评论,决不媚俗跟风炒作。

最后,文化批评自身应该树立强烈的独立意识,而不是积极的去为经济服务,更不能使文学批评成为经济的婢女。文化批评的功利主义诉求一旦被赋予了合理性地位,那么它必然会走向扭曲和变形。

(二)提高文学批评队伍的素质

1.文学批评队伍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在远离文学批评媚俗化趋向的过程中,文学批评家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在文学批评这片风光绮丽的森林中,文学批评家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撕破恶俗的伪装,发掘真正的宝藏。文学批评家们在走过市场经济冲击下的阵痛之后,必须要作出选择,是要随波逐流甘做利益的俘虏还是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不与利益同流合污?笔者认为文学批评家要勇于承担自身的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不巴结权力,不为金钱利益所惑,不为“裙带关系”所困惑,尊重批评本身的规律,坚持和发扬真理,正如鲁迅所言“批评必须坏说坏,好处说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媚俗跟风,搞“捧杀”或是“棒杀”,并且要甘于寂寞,不要浮躁,任外面的世界怎么变,自己只关注于自己所做的学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家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优秀的文学批评家要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对市场中那些优秀的作品要有敏锐的感受力,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媚俗,不趋时,不唯上,不能只关注那些优秀的知名度高的作家来企盼“名人效应”,借名人来出名,而是应当抓住所有的能启发读者的“闪光点”,尊重受众的知情权,要重新人、重发现。总之,“批评家应努力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应尽可能地使主体性、个性、胸怀、胆识、气魄、人品、作风方面统一起来,这是一个真正文学批评家走向成熟的标志,是自我实现者所能达到的人生境界,即马斯洛克所说的可获得‘顶峰体验’的境界。”正如狄德罗所言:“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2.文学批评队伍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首先,文学批评者要储备丰厚的知识。文学批评是一项创造性的艺术实践,然而越是具有创作性的活动就越需要牢固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失去了基础知识的支撑,那么文学批评将会是“空中阁楼”。因此文学批评家必须具有丰厚的理论知识,要深谙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任何文学现象都是文学发展的历史链条中的一个环节,都具有历史的渊源。在掌握文学史总的规律基础上,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去考察文学现象,就能够准确地理解、把握其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意义、价值。”同时,要熟知文学创造以及文学批评的基础规律,而且对各色文学批评思潮要有所了解。除了文学知识之外,对其他学科的基础都要有所了解。“文学批评是一幢打开多扇窗户的房子,可以为同一种文学现象,同一篇作品,有不同的方法、角度、层面的批评,社会的,历史的,美学的,文化的,心里的,等等。这就需要批评家具备美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心理学,宗教神话等多方面的知识。”当然,学术是不断发展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因此,要用开放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理论知识,以使其不断的完善。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在文学批评中不能刻意去炫耀摆弄知识,不能掉书袋,要把理论知识作为创造性感悟的契点。

其次,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文学批评家具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是十分重要的。具备敏锐的艺术感受力才会发掘出优秀作品所独有的艺术价值,才不会写出平庸的人云亦云的文字。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不是天生的,而是文学批评家苦心经营的。为了提高艺术感受力,首先要深入的去解读作品,批评主体只有深入到批评客体中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相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浮萍掠影般的扫描只能得到肤浅的解读。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对作品中的细节描写、语言、氛围要格外重视,加强自己的主观投入,调动自己的情感以期与文本的创作者展开一番精神的对话。其次,文学批评家要与文学作品保持平等的身份地位。倘若俯视它,那么会造成对文学作品的藐视而对文学作品的美“视而不见”;反之,若是仰视它,那么则会使批评主体丧失其主体的地位,未能真正赏析其中的“真美”。再者,文学批评家要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审美体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文学批评家要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即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然而,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古语有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长期的反复的实践终能造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最后,为了避免文学批评的媚俗化趋势,文学批评队伍中的偏见和门户之见也是万万不可有的。批评家要有宽广的胸怀,对于那些与自己看法相左的见解,不能求全责备,而应保持宽容的态度。文学批评是有一定的尺度的,不能搞党同伐异,不能抱有偏见。而长期的价值幽闭是造成偏见的重要因素,“当一种批评与评论完全建立在批评家个人爱好的基础上时,这种批评的作用就有可能在于为自己的喜好提供充分的理由或证据,同时否定与己不同的其他人的喜好。”可见,文学批评者加强交流是十分必要的。交流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主张,有自主的观念和偏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文学批评家既要勇于坚持“自我”,又要不断地突破和超越“自我”,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客克服偏见,又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

(三)强化文学批评的标准意识

为了避免文学批评价值标准的缺少所造成的对文学批评媚俗化的影响,强化文学批评的标准意识已经被提上了议程。面对“无标准批评”与“单一标准批评”的争论,笔者认为文学批评必须要有标准,但这种标准却不是单一的,而是应该涵盖着丰富的内容。并且这种多层次的价值标准以其存在的合理性而共存于一个系统中,这样开放的系统的标准可以避免一元的封闭的缺陷。所以说,强化文学批评的标准意识首先需要确保这种标准是大家所能认可和接受的。

这样的文学批评标准首先不能排斥批评见解的多元化,文学批评队伍要尊重差异,当然,前提是批评见解的合情合理。这样一种多元并包的价值标准体系,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寻求传统与当代的契合点。对待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必须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传统文学批评理论中汲取那些优秀的营养,这样当代的文学批评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总之,“根深才能叶茂,渊远才能流长”,立足传统,当代文学批评才会有发展的沃土。但是,立足传统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也是发展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价值标准的重要资源。然而,“西方的式样翻新的理论思潮往往是通过互相颠覆和揭短来开拓自己的新思路,并证明自己的合理性,它们之间就充满着互相矛盾或各执一端的价值系统,而且西方思潮得以产生的文化情景和中国接受者的现实文化语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的差异和错位。”因此,对于西方的批评理论,中国的文学批评家不能走马观灯的观看以及生搬硬套的套用,而是应该合理的吸收其适合中国本土的内容,不走“全盘西化”路。文学批评家应当仁不让的承担起应有的职责,使这种合理的、开放的、多元的文学批评价值标准成为文学批评的法规,让文学批评“有法可依”,遏制媚俗跟风的不正之风。

那么我们到底要强化什么样的文学标准意识呢?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将“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作为评价文学作品的“最高的标准”。我们现在主张的文学批评标准包含着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两个方面:思想的标准和艺术的标准。思想的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包括作品是否具有高度的真实性、进步的倾向性和健康的情感性;艺术的标准是判断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包括文体的评价、形象的评价、意蕴的评价以及与文体、形象、意蕴密切相关的创造性状况的评价。坚持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相统一,是正确进行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思想的标准和艺术的标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合理的文学批评标准,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继续坚持和维护。只有强化这样的标准意识,当下的文学批评才会有如明灯一般照耀,远离文学批评的媚俗化,在康庄大道上前行。

四、结语

当下文学批评媚俗化的不良风气日益严重,“四媚”现象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害。面对这一现象,我们认为承担远比逃避更加重要。而充满利益诱惑的市场经济环境、文学批评队伍素质的下降以及文学批评标准的缺失是造成文学批评媚俗化倾向的重要原因。因此,相应的,我们从规范文学批评的市场、提高文学批评队伍的素质以及强化文学批评的标准意识等方面来努力遏制当下文学批评媚俗化的不良之风。我们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我们终会还文学批评一片圣洁领地。

[1]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刘挺生,张闳.当前文学批评的商业化倾向与双重贫困[J].文艺理论研究,1993(06).

[3]谢有顺.如何批评,怎样说话—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出路[J].文艺研究,2009(08).

[4]黄书泉.文学批评新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5]凌晨光.当代文学批评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6]陈晓明.当代文学批评:问题与挑战[J].当代作家评论,2011(02).

[7]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8]杨义.价值重建与文学批评[J].文学评论,2001(04).

I206.7

A

1005-5312(2015)08-0002-04

猜你喜欢
媚俗批评家文学批评
主流媒体要旗帜鲜明地拒绝逐利媚俗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抑或媚俗
新锐批评家
今日批评家
杨乃文 不媚俗的声音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