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临界高血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5-10-29 15:20:06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210001张弦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22期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210001)张弦

为提高临界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控制高血压行为,有效地控制高血压,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我院体检中心对在体检过程中对检出有临界高血压的患者作积极的健康指导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名符合临界高血压入选条件者均来自我院体检中心,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5.8±8.5)岁。所有患者语言表达清楚,意识清楚,沟通能力良好,且研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1.2 健康教育方法 ①生活习惯指导:指导患者作息要规律,早睡早起,三餐需节制,尤其是钠盐的摄入,叮嘱每日少于5g的钠盐摄入,并严格戒烟限酒(每日少于50g白酒)。日常工作要劳逸结合,尤其是重体力劳动后要注意休息,脑力劳动后注意精神放松。保持相对稳定的心理情绪,每天通过听些舒缓的音乐来放松心情,以达到心静。②饮食指导:倡导低钠盐的摄入,提倡食用低钠高钾盐,确保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g,多食用些瓜果蔬菜,每日食用蔬菜量不低于400g,水果40g,并注意补钙,可通过食用含钙成分较高的食物,如纯牛奶、芹菜、虾皮、木耳、紫菜等来补钙。其次是减少脂肪摄入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增强免疫力。③态度干预:通过集中讲课、宣传资料发放的方式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临界高血压,让患者了解临界高血压经过非药物治疗也可使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使其在医疗保健中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悲观为乐观。④运动干预:帮助患者制定运动计划,确定运动方式、强度、时间和频度。原则以个体化、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方式可有慢跑、快走、上下楼梯、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运动时间为每次持续20~30min,每周运动频度为3~4次。⑤社会支持:家庭成员是每一位患者重要的支持来源,所以应充分发挥家庭提供社会支持的潜力,除此之外,我们还组织了临界高血压俱乐部,通过网络交流、组织座谈等方式将所有临界高血压者组织起来,彼此沟通,相互鼓励,相互借鉴各自的经验和教训,共同分享有利于解决问题的信息。

1.3 效果判定 健康教育干预1个月评价全组患者的生活习惯改变和血压控制情况,血压测试前请受试者静息10min,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附表 60名临界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60名临界高血压患者经健康教育干预1个月后生活习惯和血压均得到显著改善,明显好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附表。

3 讨论

虽然临界高血压患者只是血压稍偏高,且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无器质性损害,但是因为临界高血压极易被患者忽视,大部分人会发展为高血压,并易发生脑出血、脑血栓、冠心病等病症,所以很危险。临床相关研究报道[1],众多患有临界高血压的中老年人群正处在心血管疾病高发阶段,一般会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概率超过正常人的2~3倍。我们在体检过程中发现大多数临界高血压患者不认为自己有病,也不愿接受降压治疗,因此,通过实施健康指导提高患者对临界高血压的认识很有必要。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预防是花费最少,最实际,且无需用药的健康方法。我们认为对于临界高血压的患者首先应该保持情绪稳定,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其次是改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通过健康指导干预使患者增强保健意识,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