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继祖 姜海波
(1.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2.白山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 吉林白山 134300)
该文将针对白山市越野滑雪队队员进行的模拟低氧条件的训练手段过程中,机体承受负荷的能力、机体合成与代谢的能力以及运动员的运动表现等方面的变化进行相关的研究。目的在于研究模拟低氧条件的训练手段在越野滑雪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有利之处。
该文的研究对象为白山市越野滑雪队的5名男运动员,身体状况良好。运动员的具体自然情况见表1。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测试法
利用Garmin 910XT型运动心率表测量实时心率,利用Lactate Pro LT-1710型乳酸仪测量血乳酸,利用PocH-100i全自动三分类血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的变化情况。
1.2.3 实验法
该研究的实验采用两种模拟低氧条件训练手段进行,一是利用森罗公司低氧环境系统,让运动员在模拟海拔2 000 m的模拟低氧条件下进行训练;二是利用可调节通气量的低氧面罩,为运动员创造移动的模拟海拔2 000 m的低氧条件进行训练。实验周期为4周,并于每周一针对运动员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有氧阈心率、无氧阈心率及固定心率滑轮的速度进行测试,实验后将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在实验前进行血常规测试,对运动员的机体状态有初步的了解。
表2 模拟低氧条件下运动员红细胞数量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1012/L)
表3 模拟低氧环手段训练过程中5名实验对象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g/d L))
表4 模拟低氧环境舱内运动员有氧阈及无氧阈心率水平的变化情况(单位:bpm)
表5 运动员佩戴低氧面罩滑轮速度的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m/s)
1.2.4 比较分析法
1.2.5 数理统计法
为了了解模拟低氧条件下,运动员机体内红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将5名研究对象在参与实验期间,每周监测的红细胞数量统计于表2中。
通过表2中运动员红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通过那种模拟低氧条件的手段进行训练,能使运动员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有所增加,说明模拟低氧条件手段的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机体内氧气的携带能力。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是氧转运环节中的核心物质,其主要的供能是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参与体内的有氧代谢活动。将5名研究对象采用模拟低氧环境手段进行训练过程中,每周监测的血红蛋白数量统计于表3中。
通过表3可以看出,经过为期4周的训练后,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均有所上升。这说明,通过这模拟低氧条件的手段进行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进而能够对运动员的耐力水平起到一定的提高。
2.3.1 运动员的有氧阈与无氧阈心率水平变化
通过每周一的模拟低氧环境舱训练课程,让运动员利用功率自行车训练的同时,进行随堂乳酸测试,目的是为了找到运动员有氧阈与无氧阈对应的心率,并将所得数据归纳与表4中。
通过表4可以看出,通过为期4周的模拟低氧环境训练,运动员无论是有氧阈心率还是无氧阈功率都有所提升,说明模拟低氧条件训练可以对运动员的耐力水平起到提高的作用。
2.3.2 专项训练中的滑行速度变化
在为期4周的训练过程中,针对每周一的佩戴低氧面罩滑轮训练课程,利用心率表中的GPS数据,配合心率计算出同等强度下,运动员滑行速度的变化情况,并将速度变化情况统计于表5中。
通过表5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经过4周的模拟低氧条件训练,在同等运动强度的情况下,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均有明显的提高。这说明在心率不变的情况下,运动员经过模拟低氧条件训练后,所能做的功要大于训练之前。这也是运动员耐力水平有所提高的一个表现。
(1)通过为期4周的模拟低氧条件训练,可以对越野滑雪运动员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数量有一定的提高,其提高会直接改善运动员机体内的有氧代谢及氧气运输能力.
(2)模拟低氧条件训练还可以有效提高越野滑雪运动员有氧阈及无氧阈的心率水平,而这种提高不会对运动员的心血管带来较大的负荷,能够在保护运动员机体的同时,对其耐力水平加以提高。
(3)通过模拟低氧条件训练会使越野滑雪运动员在承受相同运动强度的条件下,能做出更大的功。这可以使越野滑雪运动员在常氧条件下采用模拟低氧条件的手段进行移动的专项训练。
[1]徐光明,华岩.无氧阈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1):26-27.
[2]王清.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和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DenadaiBenedito S,Ortiz Marcelo J,Greco Camila C,et al.Interval training at 95% and 100% of the velocity at VO2 max: effects on aerobic physiological indexes and running performance[J].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2007,31(6):737-743.
[4]Laursen Paul B,Jenkins David G.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High-intensity Inter val Tr aining:Optimising Training Programmes and Maximising Performance in Highly Trained Endurance Athletes[J].Sports Medicine,2002,32(1):5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