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的浪漫主义色彩研究

2015-10-28 11:42常怡鹏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逍遥游庄子事物

常怡鹏

(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逍遥游》的浪漫主义色彩研究

常怡鹏

(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也是《庄子》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代表之一。文章中大量的寓言和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运用集中表现出庄子超凡的想象力和智慧,也体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逍遥游》这部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我们带来了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

《庄子》;《逍遥游》;浪漫主义;自由

一、《逍遥游》的产生及其表达的思想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宋国人,是道家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活在诸侯混战、民不聊生的时期。他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工,虽然生活贫穷困顿,可他却依然鄙视名利富贵,曾穿着麻布衣去见梁惠王,也不接受楚威王高官厚礼的聘用,力图在这个战乱的时代里维持自己人格的独立,追求自由的生活。

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读《庄子》的人,定知道那是多层的愉快,你正在惊异那思想的奇景,在那踌躇的当儿,忽然又发现一件事,你问那精微奥妙的思想何以竟有那样凑巧的,曲达圆妙的辞句来表现它,你更惊异;再定神一看,又不知道哪是思想哪是文字了,也许什么也不是,于是你尤其惊异。这应接不暇的惊异,便使你加倍的愉快,乐不可支。”这段文字给我们总体展现出《庄子》这部书的特点,我们能从这简单的文字中发现庄子为文时所蕴含的高深的哲学思想和超然的创作技巧。《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品,分析研究《逍遥游》是人们探索庄子哲学思想和艺术创作风格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庄子是一个有着思想追求的人,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崇尚武力霸权,兵戈四起的战乱时代。这样的生活年代使他更倾向于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自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从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也主要表现为庄子在创作上对绝对自由的追求。而怎么达成这种境界呢?庄子从鲲这种生物展开叙述,大鱼鲲化作大鸟鹏,鹏借住海风飞行,远至南冥。接着指出蜩与学鸠他们个头很小,飞行距离和飞行高度与鹏有着巨大的差别可却嘲笑大鹏的“九万里高空的志向”着实是令人可笑。然后写“朝君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和长寿的楚国灵龟、上古大椿树、彭祖。在事物的对比中,让人轻易觉知“小知不及大知”的鲜明道理。论述人类社会活动活动也“有所待”时指出宋荣子品德高尚、超然物外,轻视那些有一定才华、品行和道德的人,但他自己仍“犹有未树也”。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是依旧“有所待”等等。在这些形象中都让人感受不到真正的自由。紧接着庄子提出了达到“逍遥”境界的真正途径即“无己”、“无名”、“无功”从而得到“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游无穷”即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由逍遥之境。

《逍遥游》开篇宏大:“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寥寥数笔就使一幅开阔而宏壮的场面非常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一条奇大无比的鱼,在大海里无拘无束地游动,突然之间这条大鱼一下子变化作一只大鸟,变化之迅速,让人感到惊奇。鲲的背也巨大无比,以至于张开翅膀连天上的云气都被覆盖了。作者用这样大胆独特的想象展开文章,让人既为这种巨大无比的艺术形象赞叹,又为其神奇绝妙的想象折服。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并且对其思想进行了开拓创新,庄子崇尚“自然之道”即遵循规律,顺应自然,宇宙之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然而然地存在,自然而然地变化,是最和谐的,人们应该遵循这些规律,达到物我统一。罗思美在概括庄子的作品时说:“庄子‘篇篇以自然为宗’论逍遥,则主张适性;言齐物,则强调‘天籁’;谈养生,则‘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处人间,则‘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论德充,则‘安之若命’;求宗师,则‘安时而处顺’;应帝王,则‘顺物自然无容私正’。都表现出‘宛转附物’的自然态度。”

庄子认为世间万物之美在于它们的自然本性能给人们带来形体和精神的享受,在欣赏中达到适情适性的追求。保存自身自然本性的事物,即使外形丑陋不堪,可这也不会成为其给人带来享受的障碍,还有可能是一种独特之美。无论是大鹏抟扶摇直上九万里,还是蜩与学鸠的决起飞于榆枋而止,又或者大榕树以一万六千年为一年的长寿等,它们都是“物适其性”。“其大本拥肿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则是庄子崇尚自由思想最突出的表现,一般人是弃之如糟粕,而庄子则看到了它的美妙用处,遵循它的自然本性,把它作为一颗普普通通的枝叶繁茂,伸展成荫树,成为人们乘凉和歇脚的去处,也是乐趣无穷。

二、《逍遥游》中的奇伟怪谲的想象

清代文人胡文英评价《逍遥游》说:“前端如烟迷离,龙变虎跃。后段如清风月朗,悟竹潇疏。善读者如须拨开枝叶,方见本跟。千古奇文,原只是家常菜饭也。”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庄子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不仅使文章显得内容丰富、意境开阔,也使这些高深的哲学思想在这些富有夸张和神秘色彩的想象中变得浅显易懂、富有生机。

鲲是《逍遥游》中我们看到的第一个形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一开始就为我们夸张地展现出鲲的奇大无比,奠定庄子想象的中夸张性特色。不经意间,鲲化为鹏,从“其背不知几千里”、“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到“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则分别从鹏的体型、翅膀、飞行激起的浪花和飞行高度这四方面对鹏这一形象进行了极其夸张的描写,让人对这个能力超强、志向高远的鹏留下深刻记忆和钦佩之情。还有大椿树以一万六千年为一个春秋循环;可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的大葫芦等等。这些被赋予浓厚夸张性的事物,不仅突出了事物本身的特性,而且创造出开阔的意境,更为庄子借助他们来阐述自己哲学理想提供了方便。让读者在感知这些奇特的事物中,更好地理解自己在文章中蕴含的哲学理想。

在一般性的文学创作中作者在运用想象来表达自己内心思想感情时,选用的都是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艺术形象,如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乎作白玉盘”;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等。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就曾指出《逍遥游》“意出尘外,怪出笔端”,指明庄子的文章字里行间所展现的想象力丰富而且浪漫色彩浓厚,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鲲化为鹏,在风力的帮助下,在九万里的高空肆意阵翅翱翔;藐射山中“吸风饮露”的神人等等。作者借助这些高于现实生活的事物,使庄子的文章蒙上一种神秘色彩。一切是那样的新颖独特,美妙无比,就如一个崭新又神秘的新世界一样令人激动狂野。

庄子的想象力源于道家学说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理论。而且庄子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无穷尽的,这使他能从微观的个人立场和宏观的宇宙高度去观察和分析世界,从而更好地揭示其本质。因而其想象往往冲出时空界限和物我分别而展现自己独特的见解。变化万千、充满神秘色彩等是庄子想象的突出特点。这种奇特的想象方式,创造出一个个鲜明的文学形象,如“鲲鹏”形象等为中国文学留下不朽的财富。超长的想象力,挣脱了空间和时间的束缚,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精神。

三、《逍遥游》中丰富的情感表达

大量寓言的使用是《庄子》一书的显著特点,随手一翻都能够发现很多。如用鲲鹏与蜩学鸠的故事、朝菌蟪蛄与灵龟大椿树彭祖的故事。通过寓言中形象的对比描述,使小与大的差别不言而喻了。庄子在禅明“圣人无名”的深刻道理时讲诉了尧让天下给许由的故事,让人深有体会。天下对于很多人来实现在有无限的诱惑。如汉代有“楚汉之争”、晋代有“八王之乱”、唐朝有“武后称帝”、明朝有“靖难之役”等等。天下对每一个世人都有无法抵御的诱惑,而导致世人之间权力之争,土地之争,乃至天下大乱。而许由面对尧以天下想让,不慕名利的他非常不愿意接受,甚至还认为是对其的人生追求的侮辱而跑到颖水之边去洗耳朵。这个故事体现出庄子甘心清贫不想被名利束缚,追求人生精神的自由的思想。

在“不龟裂之药“故事中,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事物的不同用法,最后结果却是大相径庭。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某种东西,在一般条件下看来,它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小的,但是如果放到一定的环境当中,它潜在的价值就会非常的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那些看上去漫不经心无所用的东西,我们一定要用心才能发掘它巨大的作用。

这几则寓言不仅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艺术形象,而且生动形象地说明深刻的道理,在不知不觉中,使我们的观念潜移默化中向着作者的期望而有所倾斜和改变。庄子又是一位语言大师,简简单单的文字经过他的排列组合,组成了一幅形象鲜明,用意深远的美妙之文,而《逍遥游》更是如此。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谐之言曰:“鹏志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寥寥数笔,使鲲鹏巨大无比的身躯与气势,扇动翅膀蓄势待飞的样子,以及勇于追求目的的精神跃然纸上。而对于蜩与学鸠的描写鸠用了“决”“抢”“控”三个动词,以及结尾的“奚以九万里而南为”一句疑问,既非常巧妙地写出了蜩与学鸠飞行的神态,距离,动作凸显出它们本身能力不足,而却依然目光短浅,越是对大鹏的无情嘲笑就是越加为我们呈现出蜩与学鸠的渺小以及大小之辩的毋容置疑。

清代方东树说:“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指出庄子散文的语言韵味美妙、奇特富有诗歌性。对神人形象的描写,也是几笔简单的文字,我们看到一个样貌非凡,不食人间烟火而又能力无边的世外神人,语言优美,节奏和谐具有诗歌般的特点。

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是庄子展现其文学才能和思想光芒的重要方式之一。《逍遥游》想象丰富,大胆的夸张和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构思奇特。高似孙评论《庄子》夸“极天之荒,穷人之伪,放肆迤演,如长江大河,滚滚灌注,泛滥乎天下,又如万籁怒号,澎湃汹涌,声沉影灭,不可控制。”描写鲲鹏“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描写神人“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正是《逍遥游》中大量夸张手法的运用,更好地给读者展现出事物深刻的本质,从而带动他们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以及想象,进而表现出庄子在文章中寄托的人生追求。

在《庄子》一书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可以说是满篇皆是。如“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等。“比喻手法的运用,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灵活多样、丰富奇特的画卷,让我们在自然贴切的形象中感知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庄子的文章由于其独特的比喻方式而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开阔了读者的视野。”对比手法在《逍遥游》里也能很随意的被发现。如鲲鹏学鸠在体型,活动空间及志向上的对比,朝菌蟪蛄与灵龟大椿树彭祖在寿命的对比,惠子与庄子对待大葫芦的对比等等。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表现事物的本质,而且展现作者对人与物的喜恶和悲悯,传递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当然《逍遥游》中还有引用,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多种多样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地表现文章中的形象,使文章的哲理思想变得易于理解接受,而且让人深深地感觉到文章本身所蕴含的一种灵活、生动,极富浪漫性、艺术性。

四、结语

纵观《逍遥游》庄子通过瑰丽的想象,热情奔放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等表现自己追求超越现实,渴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人生理想。“庄子追求的思想是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这种“逍遥”的人生观是种超然的精神状态,不为物累,无所牵挂的自由内心世界,影响了一批文人志士,如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陆游、蒲松龄等。无论是游山玩水、拜官封爵等的得意之时,还是罢黜外贬、痛苦离别的失意之时,庄子的“逍遥游”思想都会为他们提供一种寄托和栖息的港湾。

“逍遥游”思想为中国文人的思想以及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生活在当代这个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精神迷失的现实社会的人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闻一多.古典新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罗思美.刘勰、庄子自然观之比较·文心雕龙研究(第三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胡文英.庄子独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方东树(清).昭昧詹言(卷十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5]陆钦.庄子通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6]于新鑫.浅析庄子《逍遥游》的修辞艺术[J].魅力中国,2010(13).

[7]钱立静.大美归于绚烂:《逍遥游》的美学分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I206.2

A

1005-5312(2015)11-0003-02

猜你喜欢
逍遥游庄子事物
美好的事物
奇妙事物用心看
《逍遥游》中“而”字的用法与读音
庄子的人生境界探析
大鱼海棠——中国动画的逍遥游
《庄子说》(二十二)
宋荣子:《逍遥游》中不应被忽视的人物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