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珏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系,广东 广州 510303)
浅谈功利主义与中国的山寨产品现象
陈珏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系,广东 广州 510303)
功利主义兴起于十九世纪初,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影响着西方世界哲学领域。“山寨”产品则是当下中国“制造”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文章通过分析功利主义的现状,进而探讨功利主义与中国山寨产品之间的关系及未来发展。
功利主义;山寨;设计
功利主义兴起于十九世纪初,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功利主义一直统领西方道德哲学及政治哲学领域。早期功利主义认为评价行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看行为的后果。功利主义的创始人边沁认为,行为的正确与它增进幸福的倾向成比例,行为的错误与它产出不幸的倾向成比例。边沁功利主义可以理解为行为的唯一目的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其他一切行为都是为达到这一目所采取的手段。以功利主义的幸福论观点,很容易让人与利已主义、个人主义相联系,因此密尔对“最大幸福”的含义进行了解释:“最大幸福”作为指导人们行为的标准,“并不是行为者本人的最大幸福,而是全体相关人员的最大幸福!”。本质上而言,功利主义所谓的“最大幸福”只是个人幸福的总和,它忽视了社会的整体利益。
联系到中国本土设计,“山寨”产品无疑是功利主义设计在现实生活中典型的表现。“山寨”的本意是远离政府管辖的深山村寨,随后“山寨”一词逐渐变成逃避政府管理的代名词,“山寨产品”通过对一些一线品牌进行模仿、复制,具有紧跟潮流、快速仿造、价格低廉、亲近大众等特点。由于这些山寨产品通过抄袭,节省了研发费用,其价格自然要比市场上的正牌产品低很多。不可否认山寨设计有其积极的一面,质量良好的山寨产品物美价廉,为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普通大众提供了消费的可能;甚至质量拙劣的民间山寨产品,虽然存在各种使用风险,但仍能满足处于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最为基本的消费需求。为何说“山寨设计”是功利主义设计在现实生活中典型的表现呢?我们可以从“山寨”产品的存在缘由分析:在山寨产业链顶端,基于中国庞大的底层消费群体需求,即使是微薄的利润,仍使得制造者获益;在“山寨”产业链顶端,“山寨”产品的出现为本无购买力的底层人群提供了享用现代科技成果的可能和机会。在链条的顶端与末端,作为个体的生产者与作为个体的消费者均得到幸福的满足,促使了山寨设计文化在中国的风行。从总体受众而言,“山寨”的确是带来了多数人的幸福体验,然而,这种人体幸福的满足,最终伤害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这包括对于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知识产权的破坏、国际声誉的影响最终影响到中国本土设计的良性发展。这种利弊相生的现实印证的正是上面所提到的功利主义所标榜的“最大幸福”其实只是个人幸福的总和,而非整个社会的幸福总和。
由于意识到功利主义的局限性,一种新的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逐渐被推广,“规则功利主义”认为道德上正确的行为是遵守道德规则的行为,而遵守道德规则通常能够产生功利最大化”。那么,什么是道德正确的行为呢?我们仍以“山寨”产品为例:一方面山寨设计的出发的点是为了方便大多数人,譬如山寨手机的出现,使得社会底层低收入者群体可以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从普世价值的观看,这是一种道德善举的行为;但是另一方面,山寨产品往往又是知识产权最大的破坏者,从道德规则上来说却又是违反职业道德规则的行为。伴随对外开放的深入及国家政治法制的健全,“规则功利主义”设计逐渐修正前期发展带来的诸多不足,譬如混乱的标准、无序的市场竞争。然而,道义界定和选择却是一个难题,与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发展不同,中国的面临在短暂时间内迅速建立的规则体系,使得功利主义设计在中国面临着两难的局面——尚未确定最大幸福的群体却又无可奈何的遵照一个未必是针对最大幸福而制定的规则。因此,我们看到的中国当代设计局面是一个既有存在的价值确又充满诸多不合理的因素。
近些年来,为了对功利主义思想进行批判,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出现自由主义的观点,自由主义认为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对善的追求必须符合正义的原则。简而言之,自由主义与功利主义是两个理论结构互相颠倒的体系。功利主义把幸福看作最基本的善,并且主张善优先于正当;而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认为正当意味着正义或者权利,并且主张正当优先于善”,在这其中,社会、国家等权力机关没有生命,应当中立,不能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而牺牲某些个人的利益或者侵犯某些人的权利。从自由主义的视角来看,虽然山寨设计其本意可能是出于善的目的,但其通过拷贝他人的设计成果,跳过了他人原始设计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创新阶段,其非正义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后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功利主义设计思想也将会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山寨设计一统一天的局面势必受到削弱,其生存空间也将会越来越小。
[1]密尔,徐大建(译).功利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李砚祖.从功利到伦理———设计艺术的境界与哲学之道[J].文艺研究,2005(10).
B82-064
A
1005-5312(2015)11-02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