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文字背后的灵魂的五种阅读方法

2015-10-28 01:07杜英梅
参花(下)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典故景物文学作品

◎杜英梅

触摸文字背后的灵魂的五种阅读方法

◎杜英梅

阅读有益于丰富知识,锻炼思维,陶冶情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可是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无论这部作品如何精彩,学生基本上是囫囵吞枣,蜻蜓点水般地读完,问其意则说,文章还可以。再问,则说,就是一个故事而已。这一现象说明,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兴趣不浓,语感弱,文字背后深意的理解力、感悟力不够,即使再好的文学作品,也难读出其中的意蕴来。鉴于此,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指导并帮助学生找到进入文学作品的佳境,探寻文字背后内涵的途径。

在不断地与学生阅读探讨实践中,总结出触摸文字背后灵魂的五种阅读方法:

第一是联系写作背景,感悟文章之主旨

写作背景是正确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金钥匙。了解背景,知道作者当时的处境、情感。感悟不是内容的复制,而是在情感中阅读,“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使学生阅读时能入情入境,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学习杜甫的《春望》这首诗时,了解作者是在安史之乱这一社会大背景下写的这首诗,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颠沛流离,亲人因战争的烽火失联,学生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真情,体会到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亲人思念的情怀。由此才能更深切体会到作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忧国忧民之情这一主题。所以说,联系背景解读文章,思考文字背后的深意,作品主题也就容易把握了。

第二是赏析景物描写,品作者为文之用意

作者为了使作品更具意蕴,常常使用景物描写这一方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交代背景等。然而学生阅读时,却容易忽视。殊不知每一处景物描写都有作者的写作用意在其中,因此,引导学生抓住景物描写的语句,慢品细思量,就能体会“味道在其中”的妙处。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菲利普一家人出游之前景色是轻快明丽的,烘托了菲利普一家人欢快的心情;而见到落魄的于勒后,景色变得阴郁浓重,这就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而《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既烘托了“我”当时的悲凉心情和广大农民的悲惨遭遇,又交代了背景,揭示了中心,还为全文定下了灰暗的感情基调……因此引领学生赏析品读景物描写,能更好地解读文章的内容。

第三是捕捉典故的运用,挖掘作者引用之真意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阅读古诗词时,学生如果不掌握引用的典故,就很难掌握作者的用意。例如,在讲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时,有的学生望文生义,有的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我引领学生查找资料、介绍典故,才知晓作者写作用意。其中,“闻笛赋”指晋人向秀经过被司马氏杀害的亡友嵇康、吕安的旧居时,听见邻人吹笛,感音悲叹,因而写了《思旧赋》,作者借此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烂柯人”指相传晋人王质进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观棋终局时,王质发现手里的斧头柄已经烂了。待下山回村,才晓得已过去一百年。作者借王质自比,说明被贬谪的时间久。理解了其中典故运用的喻意,才能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又如李白的《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也含有两个典故:姜太公曾经在渭河附近的小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相邀,助商灭夏。姜太公、伊尹都是开始政治仕途不得志,受重用后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诗人引用此典故,暗示自己也会有施展抱负的机会,表现出了对未来前途的美好希冀。古诗文中典故频频,知其用典,读懂典故文字背后的故事,方能把握好文章内容,文字背后的深意也自然凸显。

第四是质疑,能更好地解读文字背后之深意

质疑思辨是一种“读思结合”,是深入阅读的方法。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阅读中,对书中的内容,问一个为什么,通过理解、会意,做到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例如,学习《五柳先生传》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希望自己是无怀氏、葛天氏的子民?”引领学生结合作者生活的年代及当时的境遇进行思考回答:东晋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背景,作者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选择隐居,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合污。由此也就理解本文的主题,作者借此句表达了返璞归真的思想和回到原始社会的愿望,进一步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厌弃。这样,学生因质疑而思考,因思考而探究,进而明白作者写作的用意。因此,质疑也是深入理解文章的一把钥匙。

第五是学会用联想、想象的方法,营造情境

联想,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联系的另一事物。想象,是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联想、想象是阅读文学作品,体会作者创造意境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阅读中合理利用这种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将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有利于学生对一些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温庭筠的《望江南》时,学生不理解主人公怎么会“肠断白苹州”?对于这个疑问,我引领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试想:“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是一种怎样的情境?学生答:女主人早上早早起床梳洗打扮,高高兴兴,满怀欣喜地一个人站在望江楼上极目远眺,希望他的心上人能在归来的船上。我又问:“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是怎样一番情境?学生答:女主人公从日出望到日暮,千帆过尽,都不见她的心上人,心灰意冷。 这时再理解“肠断白苹州”,是怎样的一种愁绪,可想而知了吧。学生欣慰地笑了。在想象中,建构文字的立体表象;在情境中,还原文字的真实画面;在思考中,丰富和提升对文字的理解;在揣摩中,实现读者与有生命的文字的对话。这一学习过程,使得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不再单一、表象化,而是入情入境地客观理解文意。

因此,让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文字所创造的情境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总之,引领学生探寻文字背后深意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根据所读文章内容不同,在选择上也有所不同。可以说,每种方法,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局限。因此,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具体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因文而异,指导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走进文本,读懂文本,触摸文字背后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感悟力,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的能力在感受、体验、交流中,在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得到提升。让学生在阅读世界里恣意徜徉,收获更多人生的精彩!

(责任编辑 肖英奎)

作者单位:(长春市第七十二中学)

猜你喜欢
典故景物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四时景物皆成趣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写写冬天的景物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景物描写要准确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