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梓晴雷秀雅
(1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与科学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北京100020)
高中生自悯量表的初步修订
赵梓晴1,2雷秀雅1
(1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与科学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北京100020)
修订适用于高中生的自悯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对现有大学生自悯量表进行了翻译后,进行了两次施测。第一次施测对象为135名高中生,第二次施测对象为319名高中生。分别对两次施测所得数据进行了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一阶、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了三个因素,分别是封闭性沉溺、开放性正念和自我友善,累积贡献率为54.3%,因素载荷在0.40~0.72之间。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的模型拟合较好。全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量表得分与生活满意度和自尊均呈正相关,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最后形成的量表具有三个维度,包含20个项目。修订后的自悯量表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高中生自悯程度的有效工具。
高中生;自悯量表;信度;效度;因素分析
西方心理学家已经进行了大量关于移情和对他人怜悯的实证研究,但直到近年才开始探索自悯这一概念[1]。自悯首先来源于佛教。佛教认为,怜悯之心使人想要减轻他人和自己的痛苦[1,2]。佛教还主张,人们不应该将怜悯他人与怜悯自己一分为二,因为这种观点错误地分离开了自我和他人[1]。在此基础上,Neff对自悯做出了定义。她认为,一个自悯的人,在面对苦难时会将自己的体验看作是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的经历,不会以批判的角度看待理解自己的失败和不足,并希望减轻自身的痛苦,关爱自己[2]。自悯是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成分组成的,它们分别是自我友善、普遍人性感和正念。
自我友善意味着个体能够以宽恕、共情、温暖和耐心的态度对待自己所有方面,包括行为、情感、思想和冲动[1,3]。自我友善的人肯定自身的存在价值[4,5,6],即便发现了自身的缺陷,或是遭遇了挫折,也能无条件地接纳自己,认为自己是可以获得关爱和幸福的。当身处艰难的生活环境时,自我友善的人不会硬挺着,而是转向内部以寻求自我宽解和安慰[7]。
普遍人性感是自悯中与佛教联系最紧密的成分。佛教认为所有人都是相互关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人们经常会有自己是与人类大众分离开来的幻觉[8]。具有普遍人性感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孤立独特的个体,而是像世上的所有人一样,都会具有缺点,都会失败、犯错,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这一成分尤其能在个体面临困境时发挥作用,对于普遍人性的认知能帮助个体更易宽恕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类所具有的缺点和不足[1]。但是,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在遇到挫败、感到痛苦时会把自己与他人隔离开来,他们认为自己、自己的失败或者情绪是可耻的,并且坚信他们是独自在与某些不足或失败进行斗争,其他人都过着幸福的生活,于是他们便会更加痛苦,并且隐藏“真我”。
正念是指觉察、注意并接受当前的情形[9,10]。正念不仅包括认知上的注意,还包含个体对当下体验所抱有的浓厚的、积极的兴趣[11]。正念意味着观察,给想法和情感贴标签,而不是对它们做出反应[11]。正念可以帮助个体深刻体验当下,并从中学到东西,个体既不忽视也不对自我或生活中的不利方面耿耿于怀[12],同时也不会对过去或未来感到忧虑[1]。
可以看出,自悯不是自尊的代名词。两者虽然相关,但结构不同,且自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要强于自尊。研究显示,自悯对情绪、动机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有正向影响作用。
在情绪方面,自悯具有保护个体的作用,能使个体免于遭受焦虑和抑郁的困扰。研究结果[13]表明,抑郁与自我友善、正念显著负相关。动机方面,Neff和她的同事们发现大学生的自悯水平与掌握目标和内部动机呈正相关,与表现目标呈负相关,高自悯个体的动机多源于内部,他们追求真正的掌握技能和知识[14]。在人际交往方面,有研究发现在亲密关系中,自悯与善待他人和为他人提供支持性行为有关[15]。比起低自悯的人,高自悯的个体与他们的伴侣有着更多的情感连接。
在进行以上这些关于自悯的研究时,大部分研究者都采用了Neff编制的自悯量表,让被试自己报告自悯情况。研究结果证明,修习内观的佛教徒的自悯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2]。修习内观的时间长度与自悯水平呈正相关。另外,被试自我报告的自悯与治疗师评估的被试的自悯水平也是显著相关的,就算治疗师只见过这名被试一次[16]。除了问卷法,还有研究者尝试了实验研究。Leary在研究中对被试进行一些处理,成功地使他们产生了状态自悯[17]。结果发现,被成功激发出状态自悯的被试在回忆负性事件后,报告了更少的愤怒、焦虑等负性情绪。随着自悯研究的深入,纵向研究和认知神经科学可能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悯的动态过程,解析自悯到底是如何帮助人们应对失败所造成的负性情绪的。
目前,我国对于自悯的研究多限于理论探讨,实证研究较少。自悯概念虽来源于东方,但并未在东方人身上经过深入研究。自悯量表这一重要研究工具在我国也只有针对大学生的修订版,且语言艰涩,不太适用于其他群体,比如高中生。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我国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对自悯量表进行中文版修订,以获得高中生自悯量表,并检验其因素结构和信效度,为今后的自悯研究提供测量工具,做出基础性的铺垫。
1.1被试
本研究共选取北京城区和郊区的454名高中生进行了两次施测。第一次施测在北京某高中高二年级共抽取被试135名,发放问卷135份,回收135份,剔除21份无效问卷,共回收114份,有效回收率为84.4%。其中男生50人,女生64人。第二次施测在北京市城区某高中和延庆县某高中高二年级共抽取被试319名,发放问卷319份,回收319份,剔除24份无效问卷,共回收295份,有效回收率为92.3%。其中男生122人,女生173人。
1.2工具
1.2.1自悯量表
自悯量表(Self-Compassion Scale,SCS)由Neff编制。其总共由6个子量表构成,包括自我友善、自我评判、普遍人性、孤立感、过度沉溺以及孤立感,共有26个项目,其中普遍人性包括3、7、10、15共4个项目,自我批判包括1、8、11、16和21共5个项目,自我友善包括5、12、19、23、26共5个项目,孤立感包括4、13、18、25共4个项目,正念包括9、14、17、22共4个项目,过度沉溺包括2、6、20、24共4个项目。量表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方法。自我批判、孤立感和过度沉溺三个子量表采用反向记分,量表总分越高,自悯水平就越高。已有研究表明该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比较理想,结构效度较好,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2,重测信度为0.93。
1.2.2效标工具
Neff根据理论推断和实证研究,发现自悯水平高的个体生活满意度和自尊水平也较高。故本研究选取这两个变量作为效标,利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自尊量表(SES)进行效度检验。
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该量表用于测量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整体生活满意度,共5个题目,采用7级评分标准。量表总分为各题分数的平均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满意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77。
自尊量表 (SES)。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S)最初用以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该量表共有10个项目,由5个正向计分项目和5个反向计分项目组成。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82。
1.3研究程序
首先,以现有自悯量表中文版为基础,请心理学专家对问卷的项目进行分析和判断,发现自悯量表翻译上有些僵硬,在不改变英文原版意思的情况下,适当在翻译上进行了修正。初测时均保留了量表所有的项目。之后,根据量表修订原则,在发放初测问卷前,请10名北京城区学校的高二学生对量表的可理解程度进行了评价,发现学生对量表的理解程度比较令人满意。最后。分别选取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两次施测,施测后当即收回问卷。施测时间约为15分钟。
2.1第一次施测结果及探索性因素分析
2.1.1项目分析
本研究根据以下几个标准来剔除项目:(1)t检验。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问卷总分高低分组(27%)在各试题平均分数的差异显著性。如果未达显著性,则删除该题。(2)同质性检验。若是量表中的所有题项都是在测量相同的某种特质,则各题项与潜在特质间应有中高程度的相关,若是相关系数小于0.4,则表示题项与量表构念之间的关系不是十分密切,可以删除。信度系数也是同质性检验指标之一,通常一份量表在测量同一种特质时,题目数越多,量表的信度也会越高。如果删除某一题项后量表整体信度系数比原先的信度系数(内部一致性信度)高,则说明该题项与其它要测量的特质可能与其它题项不同,可以将该题删除。
根据以上标准,删除8、10、11三个项目,保留23道题。
2.1.2因素分析
本研究对剩下的23道题进行了因素分析。首先对因素分析的适宜性进行检验。KMO值为0.83,Barlett球形度检验达到0.000的显著水平,说明该量表适于进行因素分析。采用斜交旋转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到5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累积解释变异量54.3%。结合碎石图,发现选取3个因素更为合适,遂根据题目关系进行了合并处理。因素及其载荷绝对值见表1(以大于0.4作为纳入因素的标准)。
表1 自悯量表因子载荷矩阵
可以看出,本研究因素分析的结果与原量表有较大差异。在我国高中生中施测后,自我友善、自我批判、普遍人性感、孤立感、正念和过度沉溺这六个因素合并成了三个因素,自悯的三成分自我友善、普遍人性感和正念之间产生了交叉结合。根据各维度含义,可以将孤立感和过度沉溺合并命名为“封闭性沉溺”,普遍人性感和正念合并命名为“开放性正念”,自我友善因素保持不变。
2.1.3信度检验
因素调整后,本研究以内部一致性系数为指标对信度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问卷整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封闭性沉溺、开放性正念及自我友善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0、0.79和0.74。
2.1.4结构效度
运用本单元主要阅读策略“Scanning(寻读)”,让学生细读Paragraph 3,找到并在教材上勾划出关键信息,核查读前环节的预测是否正确,引导他们逐步从表层理解过渡到深层理解,认识到保护熊猫的紧迫性。同时,学习“动物保护”话题的句型,如:Adult pandas spend more than 12 hours a day eating about 10 kilos of bamboo.There are fewer than 2000 pandas living in the remaining forests.等,为后续写作积累素材。
重构后各因素的得分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明显高于各因素分数之间的相关,各分量表有较高贡献率,同时独立性较强,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结果见表3。
表3 各分量表和总分之间的相关
经过第一次施测和分析,形成包含23个项目的正式问卷。
2.2验证性因素分析
2.2.1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用正式问卷进行第二次施测后,为检验修订后量表3因素结构的合理性,本研究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数据显示KMO值为0.84,适于进行因素分析。首先,形成了模型1,模型1的指标都没有达到拟合优度模型标准,需要进行修正。A19在开放正念上的修正指数(13.27)很高,显示这一题项可能归属于该因素。修正后,模型拟合指数有较大改善。在参考修正指数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后,得到模型2,χ2/df为1.19,GFI为0.91,CFI为0.91,RMSEA为0.06,RMR为0.09,各项数值显示该模型拟合较好。
2.2.2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为了验证三个维度背后自悯这一构念的存在,本研究继续进行了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再次证明了自悯这一构念的存在及本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3效标关联效度
分析结果显示,自悯与自尊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6,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38。控制自尊后,自悯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22,可见自悯与自尊、生活满意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本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
为使自悯量表更适合中国高中生,本研究对自悯量表进行了修订,在修订过程中,对措辞进行了调整,使其更易被高中生理解。原始自悯量表包含六个分量表,分别是自我友善、自我批判、普遍人性感、孤立感、正念和过度沉溺,但在原作者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1]中未见对自悯量表所有条目同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报告。本研究经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原始量表的分量表进行了合并,形成开放性正念、封闭性沉溺和自我友善共三个因素的分量表,共有23个项目。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本量表包含3个因素20个项目。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修订版自悯量表的一阶模型拟合指数良好,二阶模型的拟合指数稍低,这一结果与原作者的报告相似,原作者报告一阶模型的拟合指数NNFI和CFI分别为0.90和0.91,二阶模型的拟合指数NNFI和CFI分别为0.88和0.90。国内研究者在修订自悯量表时,曾得出过三因素模型[18]和六因素模型[19]两类不同的结论。针对大学生的研究结果[19]均支持量表的六因素结构模型,而宫火良等人[18]采用高中生被试修订的青少年自悯量表虽与本研究一样为三因素模型,但因素分别是自我宽容、普遍人性和正念,且只包含12个项目,与本研究有所差异。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其模型CFI和RMSEA分别为0.94和0.07,模型拟合指数略优于本研究。这些差异可能与地域、被试选择及样本容量等因素有关。本研究量表的信效度都达到较好的水平。
根据原作者的理念,笔者对合并而成的开放性正念、封闭性沉溺和自我友善三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分别做出了解释定义。
因素一:开放性正念。此因素为普遍人性感和正念的合并。普遍人性感即个体能够意识到别人与自己是一样的,具有一些共同的困惑和缺点,都会在人生中遭遇磨难。正念这一概念来自于佛教,指觉察、注意、并接受当前的情形[9,10]。个体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客观地看待所面临的情况,而不是做出反应。合并之后,该因素可以解释为个体能够意识到他人与自己的联系和共同点,知道自己的缺点并不是非常严重,并因此能够更清晰、更客观地认识失败,更少地回避或过度沉迷于其中。
因素二:封闭性沉溺。此因素为孤立感和过度沉溺的合并。孤立感是普遍人性感的对立面,即个体在遇到挫败时,认为自己、自己的失败或者情绪是可耻的,并且坚信他们是独自在与某些不足或失败进行斗争,其他人都过着幸福的生活,从而感到痛苦。过度沉溺是正念的对立面,即个体不能客观地看待事物,受主观情绪影响过大,沉溺在负面情绪中不可自拔。合并之后,该因素可以解释为个体在遇到挫折后将自我孤立出来,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独特化,封闭自己,并因此越想越多,陷入恶性循环。
因素三:自我友善。此因素合并了自我友善和自我批判。自我友善即个体对自己的各个方面都能报以宽恕、温暖和耐心的态度,相信自己的价值,接纳自己,从而缓解情绪。自我批判是自我友善的对立面,即个体容易批评自己,反思自己,对自己进行否定,造成心烦意乱和情绪低落。
研究结果中的因素合并值得我们加以注意。在自悯的提出者Neff的理论中,普遍人性感和正念确实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但并不能合为一体,在实证研究中被试的得分也具有差异性。但随着文化背景的改变,自悯量表的结构确实会有所变化。例如,土耳其研究者对自悯量表进行修订后,发现其是单因素结构[20]。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土耳其文化中,人们认为怜悯和容忍别人是同样重要的,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宽容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他们被教育要能够同时容忍自己和他人,接受存在的事物,将人际关系透明化。此外,如前文所述,国内研究者也得出过三因素[18]和六因素[19]两类不同的结论,可见自悯量表的结构是比较容易受社会文化和研究对象影响的。
首先,就社会文化来说,西方讲究个人主义,中国讲究集体主义,西方人重视自己对自己的肯定,相比之下中国人更重视与周围人的比较及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有差异的背景很可能通过“社会比较”对自悯产生了影响。社会比较,即以其他人为参照物来评价自己。研究已经证实,社会比较对心理健康有不良影响,是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重要的发病源[21]。中国人喜欢且看重社会比较,所以社会比较的结果(比如发现只有自己会犯某错误)会与之后的情绪处理、能否客观地看待自己等行为产生同步性,而美国人则受影响较小。其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高二学生,研究显示高中生社会比较倾向高于理论中值,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22],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敏感,自尊心强,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23],情绪又具有闭锁性,所以使得普遍人性感和正念连接得更加牢固。
总体来说,修订后的自悯量表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且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估高中生自悯程度的有效工具。
1Neff K.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self-compassion.Self and Identity,2003,2:223-250.
2Neff K.Self-compassion: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a healthy attitude toward oneself.Self and I-dentity,2003,2:85-101.
3Gilbert P,Irons C.Compassion:Conceptualizations,research and use in psychotherapy.NewYork,NY:Routledge,2005:263-325.
4Ellis A.Humanistic psychotherapy:The rational-emotive approach.New York,NY:Julian Press,1973.
5MaslowAH.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New York,NY:Van Nostrand,1968.
6Rogers C R.On becoming a person.Boston,MA:Houghton Mifflin,1961.
7张耀华,刘聪慧,董研.自我观的新形式:有关自悯的研究论述.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1872-1881.
8Brown B.Soul without shame:A guide to liberating yourself from the judge within.Boston MA:Shambhala Publications,1998.
9Shapiro S L,Astin J A,Bishop S R&Cordova M. Mindfulness-basedstressreduction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R 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tri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2005,12:164-176.
10Shapiro S L,Brown K W&Biegel G M.Teaching self-care to caregivers:Effects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rapists in training.Training and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2007,1:105-115.
11Kabat-Zinn J.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in context:Past,present,andfuture.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2003,10:144-156.
12Brown K W,Ryan R M&Creswell J D.Mindfulness:The critical foundations andevidencefor its salutaryeffects.PsychologicalInquiry,2007,18:211-237.
13Neff K,Pisitsungkagarn K,Hsieh Y.Self-compassion and self-construal in the United States,Thailand,and Taiwan.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8,39:267-285.
14Neff K,HsiehY,Dejitterat K.Self-compassion,achievement goals,and coping with academic failure. Self and Identity,2005,4:263-287.
15Neff K,Pommier 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compassion and other-focused concern among college undergraduates,communityadults,andpracticing meditators.Self and Identity,2012,4:1-17.
16Neff K,Kirkpatrick K,Rude S.Self-compassion and adaptive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7,41:139-154.
17Leary M R,Tate E B,Adams C E,Allen A B,Hancock J.Self-compassion and reactions to unpleasant self-relevant events:The implications of treating oneself kindl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2:887-904.
18宫火良,贾会丽,郭天满,邹璐璐.青少年自我同情量表的修订及其信效度检验.心理研究,2014,7(1):36-40.
19井凯,王敬群,刘芬.大学生自我怜悯问卷的修订及信效度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11,26(8):937-945.
20Deniz M,KesiciÇS&Sümer A S.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Turkish version of the Self-Compassion Scale.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A 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8,36(9):1151-1160.
21邢淑芬,俞国良.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心理科学进展.2005,13(1):78-84.
22褚跃德,许丽媛.社会比较方向和类型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3.
2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44.
Revision of Self-com passion Scal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Zhao Ziqing1,2,Lei Xiuya1
(1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2 China Consulting Cente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10020)
To develop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 elf-compassion scal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examine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After improved the translation of the existing s elf-compassion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135 high school students w ere selected for preliminary test and 319 high school students w ere selected for formal test.All the data were conducted by S pss17.0,item analysis,factor analysis,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first order,two order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were used.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supported a 3-factor structure which consisted of s elf-kindness,o penness to m indfulness and c losed i ndulge,their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was 54.3%.The range of factor loading was between 0.40 and 0.72.In first-order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second-order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the index of model was good.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for the total scale was 0.85.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s elf-compassion scale and SWLS,SES were significant.The finally scale formed by three dimensions,including 20 items.This r evision of s cale obtain ed acceptable psychometric quality to assess the s elf-compassion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high school;self-compassion scale;reliability,validity;factor analysis
雷秀雅,女,教授,博士。Email:leixiuy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