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睿
杂文七章
◎张嘉睿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简称。语言,具备听与说的功用。文字,具备读与写的功能。这是语言和文字的根本之不同处。
说出来的文字叫语言,写下来的语言便成为了文字。语言,是用于交流的,通过人的五官互相之间进行联系,一人说,那人听。文字,也可以用来交际。一个人写,那人读。千百年前写,千百年后读。所以,语言和文字最主要的功能是用于交际,新课标把他称之为:语文的工具性。同样,一种工具存在的价值,便是被人使用。而我们使用他的目的和手段,便可合并在“人文性”里面。没有人文的体验,便没有实用工具的必要。所以人文性先于工具性。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坚持以下几个根本原则:
1.人文性先于工具性,即不可为了硬教而教,而是应当首先问孩子想要发表什么,再去帮他完善。
2.人文性大于工具性,大家知道,语言文字虽是通过听说读写来体现作用的,但听说读写的根本指挥官是心。如果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过分注重手下人(听说读写)的培养而忽视了指挥官(心),那么就会造成顾此失彼的效应,会导致孩子被摧残,这不仅仅是违反了语文的教育规律的问题,更是违反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3.人文性结合工具性。孩子天生具有表达的欲望,如何帮他合理的表达,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有的教师,强拉硬扯,为了教育而教,最终导致孩子“无疾而终”。看似一切平平常常,实则暗藏深机。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只有搞清楚了孩子想要表达什么,孩子想要表现什么,才能结合孩子自身为其提供更好的教学。
我总觉得在语文教学中,欠缺了点什么。是老师的素质不够高么?不是。虽说名师出高徒,但什么样的老师配什么样的徒弟也是对的。是学生的上课态度不够积极么?看着每日早起晚归的学生们累的在课堂上呼呼大睡,我真觉得不忍心这么说。
那是什么呢?就此发问了。让我们从语文教育的意义谈起吧。
百度百科对语文的定义是: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既然如此,那语文教育就应当围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而展开。请允许我首先对这五项能力的定义表达自己的看法:
听:即是通过听觉系统从而传达文字涵义。“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教师首先应当确立给学生听什么,其次要告诉学生听的目的——即培养学生理智客观分析所听到的内容的能力。“听”这一项意义重大,对学生独立思维的养成具有重大作用,这种思维将对学生在一生中的发展起到铺垫性的作用。
说:人类天生就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而用“口”说便是一种最直接最常用也通常是最有效的表达方式。语文教育在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同时,也应当为这种思维寻找一个出口。培养学生准确地不失涵养地在各种场合下面,对各种人群能够合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提出有针对性,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建议,具有语文课堂上“说”的重要意义。
高中阶段语文教育对“说”的这种培养,将会为热爱语文专业的同学在大学选择专业时更加细致化做下铺垫。如,爱说又想当主持人的同学可以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充分展露自己的天性并发现自己适不适合当主持人。而热爱真理,想说真话想对世界有所改变的同学也可以通过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去学习如何当好一个政治家,从而为大学的学习坚定信心。通过高中阶段对学生们第二项“说”的能力的培养,将会使学生一些不文明的沟通习惯得到改善,一些不合理的诉求得到理性的抑制,并引导学生天生想要表现自己的欲望。
读:东北师大附中首席语文教师孙立权前辈曾云: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要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而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又在古文化,而古文化的载体便是古汉语。古汉语的学习方式则莫过于“吟诵”二字。如今中学语文课堂上单纯的“一对多”模式已难有收效,教师单纯地讲,学生一味地听,追求的是教师单方面的传授和学生刻苦的理解,这种模式已很难起到良好沟通的效果。而在课堂上,能让学生既有效的体味古汉语的原汁原味又能让教师理解学生的想法,发现学生的漏洞的方式也莫过于“读”。读能够有效地串联起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思维,并能营造课堂的活跃气氛,对语文教学有莫大的裨益。
写:我总觉得,“写”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高级阶段,“写”已全然与说不同。说出来的东西,落到笔头上,已变成了经过思索与打磨的文字。这样的文字,经过未写之前的深思熟虑,已经初步具备了一种理性的思维并获得了学生自己一定程度上的认可。这就是为什么读书的人比常人智商具备深邃的原因,因为他们读的是所“写”出来的文字而不是随口说出而未经考虑的话语。
译:我总觉得“译”更加侧重于理解。大到大学学科:理解古汉语,理解外语,理解专业术语,小到理解老师的一个指令,同学的一个需求,都需要译的能力。这种译的能力的培养,不仅应当侧重于翻译的文字上的准确性,更加应该对学生进行深刻理解译背后所深藏的“意”乃至于“义”的启发。
什么叫散文?一个散字道尽了人间所有。我觉得,散文的“散”大有来头。人间百态尽在其中。我们知道,文学中有一类叫文章,而文章又分为很多种体裁,从名称上都能充分体现其特点:如议论文,记叙文等,一目了然。
散文既然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自然也逃不开这种“章法”的束缚。散文可以夹叙夹议,也可以单纯抒情,散文可以批判人间丑恶嘴脸,也可以描绘万物自生。我认为,散文相比较于其他文体而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一首诗歌,总有一个“神”在,而这个神,只可能是作者“七魂六魄”中的一个,任你再有能耐,也不能在一首诗歌中表达出多个主题,顶多是隐晦,古诗如是,现代诗如是。
而散文就大大的不同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其中的神便流露在作者的行文之中,精神风貌可见一斑。而且散文内容较广,相较于诗歌篇幅较长,可以抒情自由,议论深刻。我相信,散文是学生入手写作的不二选择。很多人怕散文写不好,或觉得散文没有价值,其实,散文本就是散文,他没有有没有价值一说。只要是你写的散文,就是你写的散文。我认为,散文高于议论文,记叙说理文等一切其他文体。
想想,现行的教材里,我们学过哪些耳熟能详的诗篇?你一定听过这样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话的表意很简单,容易听懂,并非常接近人的本性。我们称之为中国人的乡愁故土情结。这种文化虽然起源于古代,但千年之后的余光中含着泪写下“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足以证明中国人对故土的怀念之深。
一朵菊花,代表了整个晋朝。有人说,陶渊明是开在晋朝的一朵菊,傲然风中,威然挺立。这话说的不假,陶渊明背后站着的不是达官显贵,也不是美女佳人,他没有家财万贯,却有“童仆侯门”,这是中国文化里最特殊的一派:“隐者”。
和庄子老道的不同是,他没有那么多的处世哲学,也没有那么多惊人的传世篇章。
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足以使他流传千百年,成为无数“身陷尘网中”的中国人的偶像。只怕刘禹锡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也比不上他!故土,隐者。
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三思而后行”,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上来理解,自然就是,君子做事应当思考再三,考虑周全。
那么,是不是我们现代生活中的所有事都应依照古训,三思而后行呢?
那就太死板了。
这句话只适用于领导人,哲学家,伟人。平常百姓大可不必放在心间。为什么呢?请听我娓娓道来。
中国古人的思,上面是一个田地的田,下面是一个用于思考的心。这就说明,田在上(即耕种在上),思考在下。这有两层含义,即填不饱肚子的人是无法思考的,还有一种即人的心(即思考)应当为生活而服务。这两种是最客观的解释。还有别的解释:思心或心田,播种善良收获果实的意思。
古人说话多有一种隐含的意思,即我们现在常说的“反语”。他叫你三思而行,多次思考才行动,隐约意就是不要顺着自己的意思来。这个意思,就是人的私利。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人的私利才会被限制住呢?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无非是人私欲的现实化。现实化程度越高,越封建。当人们的思想都集中起来,封建社会也就达到了顶端。如果你身处于这种漩涡,说话做事就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因为你的利益是被制约的,你若不学会“打点上下”。只能让你自己吃亏。这时候就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有人说孔子的思想偏于“封建”,我只能说,每个人的思想里都有其封建的地方,因为这是一种意味深长……
什么叫礼?
中国文化里最早谈论“礼”的文章是荀子的《礼论》,即是论述礼的作用与影响的。文章中很明智的对“礼”下了定义,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孔老夫子的名言:礼之用和为贵。
既然礼是为了和而用的,那么如果不和,还需不需要用礼来调节呢?众所周知,礼,乃是兴国之大本,有维护传统江山社稷之用,有稳固万世太平之劳。古代常见的鞠躬礼,跪拜礼,这都是中国古代大家,朝廷所常用的礼节。
还有诸如,中华传统篇目《弟子规》《朱子家训》等等所规定的要求。对人的行为规范可谓苛求备至,那我们请问,这样的苛求是否有意义呢?让我们结合“礼”在中国古代中的重大意义和“礼”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来谈。
首先,从古到今,礼有一个形式上的演变,同时,也是人内心外在的直接表现,具有不可推卸的沟通人心的作用。这一点,我对“礼”是持以百分之百的肯定。那么,礼究竟有没有坏处呢?
有,当然有。
既然礼是人自然而发的一种表现,某些有权力的人(诸如自己的父母,兄长,在古代还有一些有权力的大臣或皇帝对自己下属的要求)就会强行把自己的想法施加给别人,渐渐留下了一些不好的风俗习惯,并被一些不知情的人曰之为名篇,本人就很否定这一做法。
可能在当时,《弟子规》中的要求确实曾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但那也只仅限于一部分人而已。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礼节,不必他人强求。这是最客观的论点。
一位大家说过,一篇文章的格调由最初的一行或几行字就决定了。记得我在梦海星驰的第一句话落笔时就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格调——我不想也不能好好过自己的生活。于是,全文的主旨就紧紧围绕这句话而展开。以后无论再说多少话也脱离不开这句话的轴心。
当时那句话是我灵感一动突然写出来的,也许是百感交集,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善读文章的人,会读格调。格调是什么?如果把文章比作人的话:格,就是一个人的相貌。调就是这人说话的语气。格,奠定了做人的基础,别人看你顺不顺眼啦,喜不喜爱你啦。调,就是能够讨对方欢心。一篇文章的格调至关重要,他是决定你这篇文章能否有出路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当今从事写作的人,必须要借助“传媒”的力量。何为传媒?就是传播与媒体的简称。我们的写作理念要想发扬光大,我们在写作中所表达的精神要想从一纸之谈落到实处,落到广大人民群众心里去,就必须传播开来,必不可少传媒的力量。
这正是:
欲成好文格奠基,格高众人名自高。
欲使好文永流传,心性需谦寂无痕。
格调调高曲和寡,格调格低文无神。
欲问格调真何事,还往自家心内寻。
(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