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冉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硕士 陕西西安 710000)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十一课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何 冉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硕士 陕西西安 710000)
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专题内容中关键转折部分,它上承“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与维新思潮”,下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活动中心、核心思想。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2)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认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这也是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1.列举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时代特征。
2.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主要阵地、主要基地、主要思想。
3.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注意前期内容与后期内容)。
1.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Democracy是英文民主的意思,从形式上可以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直接民主我们学过的古希腊雅典的民,间接民主,近代民主的形式,比如西方的代议制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集中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划分形式,民主制度和民主意识,那么两者之间孰轻孰重,如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先建立民主制度还是先培养人民的民主意识呢?好,那么今天我们回到100年前的民国,看看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也是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概念)
2.讲授新课
教师: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意见。
[环节一]重铸国魂之背景篇----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材料展示:
问题探究: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局面有没有彻底改变?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问题出在哪里?对此他们又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案?
材料展示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环节二]重铸国魂之兴起篇----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归纳与总结
?
问题探究:(1)北京大学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环节三]重铸国魂之内容篇----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材料展示:
岳麓版教材中相关内容
问题探究:(1)结合课文叙述,你认为新文化人士提出的“民主”含义是什么?“科学”含义是什么?崇拜偶像、盲从迷信这些行为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吗?
思维点拨:
材料展示:(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材料一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盖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理之自然,无足怪者。——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材料二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教材)
问题探究:新文化人士为反对旧道德提出了什么口号?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
思维点拨:
材料展示:(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材料一 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材料二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胡适《朋友》
问题探究:(1)读完这两段材料,你有何感觉?
(2)你能说出新文化运动中进行文学革命的原因吗?
思维点拨:
材料三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
请学生朗读这首诗感悟新文学
[环节四]重铸国魂之影响篇----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问题探究:依据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思维点拨:①在政治思想上沉重打击了专制主义,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②成为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④对传统和外来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否定倾向;末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环节五]理解与训练(详见练习部分,单独成册)
课堂小结:
今年是2015年,恰逢新文化运动100周年,100年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以民主和科学为大旗清算国人心中的愚昧迷信,改造国人的灵魂,建构独立自主之健全人格,但这是100年后国人的行为,我们发现改造人的灵魂是最为艰难的,最为深刻的,对于我们建立新的文化而言,科学的精神培养是任重道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