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点与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2015-10-27 05:49:00冯诗洁崔彩云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6期
关键词:矛盾性健康状况子女

冯诗洁 崔彩云

(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点与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冯诗洁 崔彩云

(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目的:了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家庭环境对其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西南地区200名离异家庭子女及200名完整家庭子女进行测量。结果: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显著多于完整家庭子女;女生的恐怖症状较男生明显;离异家庭的家庭环境逊于完整家庭;家庭环境的矛盾性、成功性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消极影响。结论: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甚理想,可通过改善家庭环境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离异家庭子女 心理特点 家庭环境

家庭的缺损到底给成长中的儿童带来怎样的影响一直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大多学者认为夫妻离异会给孩子的学业、品行、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等带来一系列严重的消极影响[1][2]。近年来,也有些研究者[3][4]看到了父母离异对其儿童的身心发展并非有绝对的、长久的消极影响,甚至有积极的一面。本研究拟通过对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环境的调查、分析,切实了解当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家庭因素对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的离异家庭子女是指父母离异后,由父母单方、老人或亲戚监护抚养的孩子。选取西南少数民族地区61所中小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200名离异家庭子女作为研究组,其中男生98人,女生102人,平均年龄为11.57岁。设同龄完整家庭子女20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生91人,女生109人。

2.研究工具

(1)本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SCL-90量表是国内外被广泛使用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之一。该量表包括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10个症状因子。

(2)家庭环境特征的评定使用家庭环境量表(FES),该量表含有10个分量表,本次调查采用了其中亲密度、矛盾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和控制性等7个信效度较好的分量表[5]。

3.统计分析 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 SPSS17.0 统计软件完成。

二、结果

1.完整家庭组与离异家庭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完整家庭组与离异家庭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离异家庭组学生的抑郁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心理健康总分均显著高于完整家庭组(p<0.05),其他维度差异不显著。数据说明,离异家庭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完整家庭组。见表1。

表1 完整家庭组与离异家庭组学生症状自评量表结果比较(M±SD)

完整家庭(n=200)离异家庭(n=200)t 值 p值偏执1.51±0.57 1.59±0.57 -1.40 0.16精神病性1.38±0.45 1.48±0.47 -2.23 0.03其他1.53±0.55 1.57±0.55 -0.67 0.51总分133.19±39.00 142.14±40.12 -2.26 0.02

2.离异家庭组中男生与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离异家庭组中男女生的恐怖因子平均分分别为1.53、1.74,女生恐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其他维度差异均不显著。说明,离异家庭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男生,主要表现在恐怖症状较突出。

3.完整家庭组与离异家庭组学生家庭环境比较

完整家庭组与离异家庭组学生家庭环境相比较,离异家庭组家庭亲密度得分低于完整家庭组,家庭矛盾性得分高于完整家庭组,差异显著(p<0.05)。数据说明,离异家庭组家庭环境逊于完整家庭组,主要表现在家庭亲密度不高,家庭矛盾性较大。

表2 完整家庭组与离异家庭组学生家庭环境比较(M±SD)

4.离异家庭组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以心理健康总分作为因变量,以家庭环境量表各因子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家庭环境量表中的矛盾性和成功性进入回归方程,两者的联合解释变异量为(R2)为7.1%,回归分析模型的整体显著性检验的F值为6.03(p<0.01),其回归方程式为:心理健康总分=0.18*矛盾性+0.21*成功性+102.11。说明家庭环境的矛盾性、成功性能直接影响离异家庭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讨论

本调查研究发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完整家庭子女,具有更多的心理问题,如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惧、精神病性等。这与国内外许多研究保持一致。这可能与父母离异前经常相互攻击、争吵和充满敌意,使子女接受负性情感较多,幼小的心灵较早遭受创伤有关[7]。女生自身性格较柔弱,在经历了一系列人际关系冲突后,其恐怖症状更加明总之,本研究显示父母离异将会给子女的心理健康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离异家庭的家庭环境不良,是造成子女心理问题增多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善离异家庭的家庭环境,尤其减少家庭矛盾性,给予子女适度的期待,是提高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显。本次调查发现,离异家庭中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度低于完整家庭,离异家庭中家庭成员间公开发生争吵的现象也多于完整家庭,此结果验证了这种可能。本次研究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也证实了家庭矛盾性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直接的负向影响。此外,过度的成功性对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具有负向影响。李学荣[8]认为许多离异家庭的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对孩子赋予了极大的期望,要求孩子处处争先、夺优。高期望容易使孩子长期处于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继而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1]Guidubaldi,J.etal.Long Term Impact of Divorce on Children∶A Report of a Two and Three-year Follow-up[J].Marriage and Divorce Today Newsletter,1986,11(3).

[2]傅安球.离异家庭子女心理[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3]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41-542.

[4]徐安琪,叶文振.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来自上海的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2001(6)∶137-149.

[5]费立鹏等.“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的初步评价—正常家庭与精神分裂症家庭成员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5)∶ 198-202.

[6]林崇德.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1)∶54-61.

[7]刘建勋,黄建军, 毛富强.父母离异子女精神卫生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7(12)∶846-847.

[8]李学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冯诗洁,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崔彩云,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矛盾性健康状况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4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7:46
《大大方方的输家》:一部先锋性与矛盾性并存的小说
自尊在网络成瘾与矛盾性的家庭环境中的中介作用
英美法系对价原则的矛盾性及其解读
《黑暗的心》中康拉德生态意识的矛盾性解读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21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中国火炬(2011年4期)2011-08-15 06: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