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联动机制创新

2015-10-27 01:39谢娟
亚太教育 2015年27期
关键词:联动学生党建学生工作

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联动机制创新

文/谢娟

摘要:中国进入“新常态”时期,高等教育面临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新常态”赋予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新特征,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应积极适应“新常态”,紧跟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和联动合力,实现“1+1>2”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新常态;学生党建;学生工作;联动

作者简介:谢娟(1984.9-),女,汉,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231-02

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工学院党建研究课题《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联动机制创新研究》研究成果。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法治等诸多领域逐渐进入“新常态”时期。社会环境的变革为高等教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奠定了基调,创造了条件。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如何适应“新常态”,紧跟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和联动合力实现“1+1>2”的育人效果成为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的课题。

一、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联动的必然性

1.有利于实现价值共创。大学以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这也是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工作通过规范学生管理、强化思想教育和提升学生素质为高校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保驾护航。而学生党建工作以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和发展为契机,通过加强对学生思想引领、道德熏陶、党性培养和先进性教育,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两者联动能有效推动大学终极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实现工作互促。学生党建是学生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党的理论是学生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和中坚力量,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增强他们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能切实推动学生工作的开展。学生工作是学生党建的平台和载体。它赋予了学生党建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对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方式。学生党员大部分是学生干部,承担着各种学生组织管理工作,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党性修养和奉献精神有利于扩大党建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使更多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3.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都需借助一定的平台对学生开展教育,可将党建工作与学生宿舍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和团学活动等相结合,在人员、经费、场地、平台等进行资源共享,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最佳育人效果。

二、新常态赋予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新特征

十八大以来,纵观中央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从倡导“四个全面”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不难发现在推动社会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严治党等各个方面,新的理念、新的措施已大量涌现,这为高校党建和学生工作带来新机遇与挑战,也赋予了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新特征。

1.“严”字当头。习总书记提出从严治党,高校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也需将严字贯穿始终。严把党员入口关,严格党员的教育管理,严格监督党员发展和学生管理服务各个环节,严格遵循教育规律,严格把握育人工作的各环节,严格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从而达到从严治党、从严育人。

2.“实”为根本。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要以“实”为根本,避免形式主义、党建队伍作风要扎实,工作要务实,行动要落实,学生工作更要脚踏实地,干实事,提升育人工作实效性。

3.“新”为保障。长期以来,党建工作开展呈现“官方模式化”,严肃单一的会议召开、文件传达、组织学习等形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高校相对活跃的文化环境里,这种方式显然不能取得较好效果。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需具备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教育管理形式,才能保障育人效果。

三、构建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联动机制新常态

(一)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建立思想导向共融机制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前我国的主导价值观,它为我国高校党建和学生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面对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都应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全过程,并以它为思想先导,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全面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和精神支撑,引领并指导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的开展。

2.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互岗位化设置。实行学生党员在学生工作领域岗位化,推进团支书基本由党员担任,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学生干部竞选,推动学生党员在实际工作岗位中作出贡献;实行学生干部在党建工作领域岗位化,学生党支部书记原则上由学生干部担任,班级党小组成员主要由学生干部兼任。通过实行互岗位化,切实增强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队伍合力。

3.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制度互渗。在选拔机制方面,党支部将团组织的“推优”工作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情况纳入学生党员发展考量体系。学生干部应主要从学生党员中选拔,同时鼓励学生党员勇挑重任,主动投身到学生干部队伍中;在培训制度方面,将党课和团课结合,扩大参与面,丰富培训内容,健全培训机制;在考评制度方面,将学风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情况纳入学生党员考核体系,将思想进步及在学生中发挥先进性作用情况纳入学生干部考核体系。

(二)从严开展队伍建设,促进主体共振

1.严把入口关。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都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育人质量和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选拔上,要严格标准,认真审核,做到“入木三分”,公平公正公开进行选拔。

2.发挥主体性。“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无论在学生党建还是学生工作都要充分认识到主体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的联动,需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校的育人工作,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3.增强互动性。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高校育人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学生党建工作中,主体链为辅导员—学生支部书记—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工作中,主体链为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辅导员为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共同主体,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而学生党员大多来源于学生干部。通过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自主性,开展教育与自我教育,实现多主体共振。

(三)搭建实践互促平台,凸显育人实效

1.搭建“党建带学工”实践平台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先进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喜欢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厌恶单调、枯燥,如果学生党建工作还是一味的“老三样”,那么教育意义将大打折扣。结合时代特点和各高校的文化传统特色,发挥校园文化在学生党建中的熏陶作用,开展形式新颖、气氛活跃、参与性强的学生活动,充分调动每一个党员的积极性,使大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向党组织靠拢,在实践中走向成熟。如可广泛持续开展“五个带动”、“一区三岗”等学生党建项目建设;可鼓励党员深入农村、企业调研,亲身体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可开展党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下乡扶贫活动等,让大学生亲身体验基层人民的生活,提高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搭建“学工促党建”实践平台

当前,我国受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面临大量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种不良思潮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把党的建设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党建思想引领、政治核心和组织保证作用。通过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党团活动日、社团活动、主题班会、“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富有时代特色和校园特点的文化活动,对广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党性修养,促进学生党建工作。

3.搭建学工党建网络共建平台

信息技术以一种深入持久的方式改变着世界面貌,为高校党建和学生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新常态下建设好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网络共建平台,一要建立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型于一体,深受学生喜爱的信息平台,如校园主页、QQ空间、微信、微博等;二要寻求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契合点,加强内容设计。将党性教育内容与学校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宿舍管理、班团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把握时代脉搏,将信息平台的内容与社会热门话题、主流思潮、主导价值观等相结合;三要加强主体互动交流,通过开通网上论坛、留言板、电子邮箱、在线咨询等模块,为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主体提供交流互动空间,使之成为思想交流、自我教育的园地。

(作者单位:湖南工学院)

参考文献:

龙银.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的互动机制.科技信息,2010,(5).

陈志波.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的关系探索.世纪桥,2007,(3).

猜你喜欢
联动学生党建学生工作
多展联动:“新常态”下会展业发展的新思路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