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学文化节”的德育实践新思考与探索

2015-10-27 01:39:16李娜
亚太教育 2015年27期
关键词:德育

基于“药学文化节”的德育实践新思考与探索

文/李娜

摘要:在社会多元化趋势下,德育育人的实效性备受关注,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亦愈加重要。笔者立足上海某医学类院校的育人实际,探索打造“药学文化节”德育实践新阵地,初步创建专业知识学习与综合素养培养相互贯通的有机体系,以期进一步开发专业教育与德育一体化实施的有效平台。

关键词:药学文化节;德育;新思考与探索

作者简介:李娜(1987-),女,汉,硕士,上海健康医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177-01

在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于润物细无声中影响大学生的隐性化德育工作备受重视,将德育工作与大学生自主性发展相结合,对提升教育实效性意义重大。从高校的育人视角来看,校园文化是最为重要的隐性化教育载体之一,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性引导作用。随着社会多元化趋势,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其职业发展中至关重要,强化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成为提高其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3,4]。针对这一现状,笔者结合上海某医学类院校的学生培养实际,打造“药学文化节”专业特色平台,实行创新德育实践阵地的有效探索。

1.“药学文化节”德育内涵

针对上海某医学类院校药学与中药专业的学生现状,笔者策划举办首届“药学文化节”,探索实现德育与专业有机契合的有效路径。“药学文化节”以学生为主体打造专业特色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专业知识的力量,体味沟通协调等软技巧的重要性及团队协作与奉献精神的要义,领悟健康医学服务的理念及专业的神圣使命感,从而提高其综合素养,实现德育和专业学习的有机融合,开发德育实践新阵地。

2.“药学文化节”德育实践内容

“药学文化节”由笔者引导“药学学生工作站”及“微草中药社”的成员策划实施,学生全情投入,于实践中接受文化熏陶,获得锻炼与提升。本届“药学文化节”以[健康青春,魅力闪“药”]为主题,包括五项专业特色活动。其中“药学大讲坛”以[学海无涯,“药”乐无穷]为口号,邀请了业内专家就专业热点来校演说并与学生互动,引领学生进一步了解专业、品味专业使命感、开启快乐学习模式;“药学杯”辩论赛以[激扬青春,“药”武扬威]为口号,辩题皆为专业热点,通过比赛锻炼了学生的言语表达及思辨能力,提高了其专业认知及认可度,培养了其团队意识及奉献精神;“健康本草街”药学互动展示会以[情系药学,健康生活]为口号,学生以互动展会的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及用药指导,传播了健康医学理念,提升了药学生们服务他人的职业素养;“药学智多星”知识竞赛的口号为[我是“智多星”,我为药学代言],通过知识比拼提升了学生专业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竞技中体悟到扎实的知识是立足专业服务病患的基石;“师生药膳对对碰”以[健康携手,师生乐无穷]为口号,通过师生合作烹饪药膳的互动活动,倡导热爱生活、健康生活的理念。五项活动坚持“以学生为本”,引领药学生们将专业知识与技能付诸实践,自主展现专业风采,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旨在将专业学习与素养提升贯通融合,构建基于专业的德育实践新平台。

3.“药学文化节”德育总结与反思

“药学文化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主创建校园特色文化,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较好的实现了德育的实效性。这一德育实践新平台主要有以下三大优势:

(1)“药学文化节”体现了德育的自然渗透性。教育需通过大学生的“内化”,转变为内在自我的判断与行为,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本届“药学文化节”由药学学生工作站、微草中药社的成员精心组织,通过这两大学生组织将专业热情与素养辐射至全体药学生,属于自发式的自我教育,而非传统的灌输式强制性教育。

(2)“药学文化节”体现了德育的融合贯通性。文化节立足专业,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兼顾学生综合素养,融合多元德育元素。在文化节的开展过程中,无论是组织参与、贯彻执行,还是专业指导、担任评委,抑或幕后服务、密切配合,专业教师及一线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有关领导与老师们均全力支持,积极响应,有效践行了“全员育人”的德育理念。

(3)“药学文化节”体现了德育的普及推广性。反馈调查时学生们表示文化节是自己专业的盛会,大家积极参与,受益匪浅。专业教师也认为这是成功的师生共享盛会,将期待并持续关注其后续发展。鉴于师生们对“药学文化节”的认可度,可针对不同专业的高校学生,采用专业文化节的形式,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推广,使专业教育与德育携手,共同致力于学生培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药学文化节”作为德育实践新阵地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其长远发展而言,仍可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

①作为结合专业创新德育实践的初探,“药学文化节”的统筹组织及宣传教育性有待加强。如加大开幕式宣传动员与闭幕式总结表彰的投入力度,将更好的丰富文化节的平台建设,有助于扩大影响力,进一步打造品牌德育实践阵地。

②在激发学生潜能并发挥其创造性的基础上,“药学文化节”的活动内容可以进一步加强引导,更加明晰的梳理、提炼主题,有的放矢的针对不同领域条线发展特定德育模块,从而形成更为系统的德育体系。

③作为首届“药学文化节”,其内容略显保守,可拓宽思路,探索“走出校门,走入社会”的路径。如结合专业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培养职业素养,对接社会实践及有关工作岗位开展针对性德育等,将企业与社会均纳入整个大德育体系,从而进一步强化“药学文化节”的项目特色,将之打造为学校德育独创品牌。

(作者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

参考文献:

运锋,左军,于钦明.关于高校大学生德育自主性发展模式的思考.科技展望,2015(1):296.

盛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15:103-106.

李斌.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人才培养与就业,2013(12):9-12.

虞希铅,李小娟,焦阳.论当代青年职业素养的教育.青年教育,2013(2):108.

牛启超,仰曙芬,岳凤莲,等.志愿服务在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9):24-25.

猜你喜欢
德育
德育动感操,一举两得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12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让德育之花在节日文化中盛开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1
德育无处不在——从生活中挖掘德育资源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08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