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文/李水春
摘要:高职英语教育应以增强职业素质为导向,以培养多元化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从而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本文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现状、培养高职英语能力的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职英语;职业素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127-01
高职英语是一门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要求学生在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以满足日后生活与工作的要求。但是,现阶段由于各高职院校对英语的不同重视程度,以及各大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和兴趣的差异,造成英语课程在高等教育中没有充分的发挥其作用。所以,笔者通过讨论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问题,进而提出相关的改革措施与方向。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主要体现在落后的指导思想、模糊的教学体系等,已经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无法充分的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现阶段,高职英语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教学指导思想教落后
长期以来,高职教师缺少对特色英语教学的关注,导致教学思想不明确,脱离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教育目标。另外,这一现象也忽视了对职业岗位知识的培训和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需求”和“培养”不适应的现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的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例如,讲解英语单词、理解课文含义、培养阅读水平及语法的使用。教学模式的创新不足,过分的强调了英语的“应用”而忽略了“实用”能力的培养,没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造成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偏低的现象,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2、教材过于滞后,职业性没有体现
目前在英语授课中,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使用《新视野英语教程》这套英语教材,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这本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有关西方节日、体育、饮食文化等方面的介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只强调了“听说读写”的基础训练,没有过多的注重学生实际锻炼能力的发展,与社会对英语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差甚远,无法体现教育教学的职业性。此外,教材过于滞后还会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无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潜力。
3、教学设施不合理利用,师资力量薄弱
在教学设施上,大部分高职院校正在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和引进相关多媒体教学设施,但是由于受到资金缺少的限制,大部分设施无法进行更新升级,数字化教学资源无法进一步投入,使得落后的教学设施无法跟上教学理论快速更新的步伐。另外,对于师资方面而言,一部分高职英语教师教学水平薄弱,缺乏职业素养的工作经验,没有投入对学生实际需求和社会行业发展的了解。在教学观念上,没有完全的理解高职英语课程的定位,在教学内容上,教学方式比较陈旧,间接性的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无法满足未来岗位对学生的职业素质需求。
二、以职业素养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水平决定着未来就业率的高低。英语能力作为高职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未来的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增强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未来就业中的竞争优势,进而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1、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认知度
高职英语的教学定位和课程目标决定着高职英语教学的完成质量。高职英语教学应以职业素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英语教学应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进一步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在此过程中,就要求教师提高对高职英语教学的认知度,合理的进行教学定位,着重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只用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未来就业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2、教学方式的更新与创新
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主要是以英语教师为主导,通过课堂教学的传授形式,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课堂的听众,缺乏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中教学方式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思维受到局限性,还降低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意识。因此,在高职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培养教师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形式,针对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有效地采取对应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素质。另外,教师还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案例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法和实际运用教学法等,合理的利用多媒体网络设施。
3、实行多元化英语能力测评机制
实行英语能力与职业素质评价相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在职场环境下实际操作英语的能力。所以,在英语的考核过程中,应适当的增加听力和口语测试的难度,例如就业的面试、职场的接待等考试场景。实行实行多元化英语能力测评机制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有着持续性的作用,不仅可以端正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而且有助于促进教师对教学方式的不断揣摩和探究。
结语
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对学生未来在职场上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英语教学应发扬并运用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环境,提升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实行多元化英语能力测评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动性和时效性,为学生更好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中国外语,2009(6):77-83.
盖晓芬.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要义与路径选择.中国高职研究,2009(8).
储晨芝.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0(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