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基本思路及对策建议(上)

2015-10-27 05:59:59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浙江经济 2015年24期
关键词:十三五服务业浙江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浙江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基本思路及对策建议(上)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着力构筑“6+4”服务业产业体系,着力形成以城市为核心的多层次发展格局,着力推进服务业“六大工程”建设,努力使浙江服务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升,加快形成较高水平的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推动浙江向服务业强省迈进

现实基础:“三二一”产业结构初步确立

“十二五”以来,浙江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有效地促进了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14年全省“三二一”产业结构初步确立,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7.9%,预计2015年末可顺利完成48%的“十二五”规划目标。

(一)服务业规模持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十二五”以来,浙江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增速高出全国0.6个百分点,到2014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9万亿元,自1995年以来一直位列全国第四位;人均服务业增加值3.5万元,位列全国第五位。

(二)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作用突出

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十二五”期间浙江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出GDP 0.9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比2010年提高4.37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2%,比“十一五”时期提升4.9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主动力。2014年全省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5363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5.2%,比2010年提高6.4个百分点,增速连续7年高于全社会投资和二产投资增速。服务业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十二五”前三年,全省新增就业73万人,而同期服务业新增就业则达104万人;2013年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1348.4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6.4%,比2010年提高2.2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增加地方税收的主源泉。2014年服务业实现税收收入4546.6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53.7%,其中服务业地税收入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从2010年的65.4%提高到2014年的67.1%。

表1-1 “十二五”期间全国、浙江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较

(三)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

传统服务业加快转型升级。金融业的“浙商系列”发展迅速,社会融资规模居全国第五位;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国近10%,传化“公路港”模式在全国得以推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第四位,浙江物产集团自2011年始跻身世界500强企业;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三强,开元旅业、宋城演艺成为浙江旅游的新名片。新兴和高端服务业发展迅猛。电子商务产业异军突起,电子商务交易额和网络零售额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6和1/5,阿里巴巴集团完成全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成为全球互联网领域的领军企业;快递业务量居全国第二位,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三位,快递业的“四通一达”占据全国快递行业的半壁江山;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业快速崛起,成功举办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成为我国信息经济的先行者和佼佼者;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全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加快建设。

(四)服务业发展的区域特色逐渐形成

服务业发展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杭州的电子商务、休闲旅游、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宁波、舟山的港航物流业独具特色,温州、台州的地方金融业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绍兴、金华的商贸流通业不断做大做强,丽水的养生养老产业初具规模等。中心城市服务业集聚和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2014年杭州、宁波两市的服务业增加值之和占全省总量比重达44.0%;11个地市市区服务业增加值之和占全省总量的57.1%;杭州、温州、金华、舟山4个设区市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占比。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已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创建发展100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目标。截至2014年底,10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共集聚企业14.8万家,吸纳就业91.3万人;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4593亿元、增长20.1%,实现利润778亿元、增长16.8%。

(五)服务业改革开放成效明显

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浙江省是服务业领域列入全国改革试点最多的省份之一,在旅游、健康、金融、贸易、电商、物流、文化创意等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杭州、宁波作为全国首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在服务业融资机制、供地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平台建设机制等方面有诸多创新,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试点示范作用。金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题的省级综合配套改革,以及嘉兴、桐庐、江山首批省级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加快推进,在实践中创造出了好的做法和经验。服务业对外开放成效突出。“十二五”以来,全省服务贸易以16.5%的年均增速稳步增长,2014年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78美元,占全省外贸总额比重由2010年的7.3%提高至9.7%。其中,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主的国际服务外包,以影视动漫为主的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迅速,成为我省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亮点。服务业利用外资保持良好势头,2014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98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2.0%,比2010年提高24.3个百分点。

尽管“十二五”以来浙江服务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对于服务业发展的认识还不足。各级政府重工业轻服务业的惯性思维仍然普遍存在,对服务业发展在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支持力度上仍显不足。二是市场准入障碍依然存在。金融、电信等部分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存在“玻璃门”、“弹簧门”现象,政策性垄断使得民间资本进入难度较大,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受到制约,整体发展受到束缚。三是统筹协调力度不足。服务业行业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交叉管理和缺位管理状况并存。四是人才制约日益加剧。人才要素瓶颈制约较为严重,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严重不足。五是服务业统计体系有待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统计指标体系有待改进,特别是对服务业新兴行业的统计有待加强。

发展环境:多力并发促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一)党中央、国务院以坚定决心调结构促转型,把发展服务业摆上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为浙江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服务业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增强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2013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贸易、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等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进一步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激发服务业市场活力,完善财税、土地、价格等支持政策,为浙江服务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经济规律和发展阶段决定了浙江将加快向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型

表1-2 2014年浙江省与部分省(市)服务业发展比较

表1-3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GDP、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速变化情况

经济规律和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服务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将大幅提升。浙江自2012年起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而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整体经济。2014年,浙江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7.9%,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人业人员的比重36.4%,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54.7%,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三个70%”的水平,与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相比,也有10-20个百分点不等的差距。这表明,浙江服务业不仅处于“扬帆正当时”的宝贵时期,发展空间也十分巨大。

(三)浙江加大工业转型升级力度,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型,将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大量需求。

当前浙江制造业在产业链分工中大多处于中间的加工制造环节,产业链两端如研发、设计、物流、销售、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存在着制造过剩服务短缺的问题。随着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制造业的全球化竞争不断升级,同时,经过多年粗放发展,浙江资源环境容量几近饱和,倒逼浙江制造业加快向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型。“十三五”期间,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浙江抓工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转变的速度将进一步提升,这些迫切需要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对科技服务、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节能环保、人力资源服务等产生巨大需求,为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内在动力。

(四)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以及消费结构向发展型、服务型、个性化和多样化升级,将为生活性服务业增量提质带来巨大空间

新型城镇化依然是“十三五”时期推动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当前浙江城市化率为64.9%,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城市化率将达到70%左右,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移进城变成市民,这将大大释放生活性服务业消费需求,也对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业产生巨大需求。同时,浙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快速升级的时期,消费结构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由传统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新型消费升级,消费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则是给消费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使消费突破了时空限制,让随时随地消费成为可能,从而大大促进了消费潜力向现实购买力的转换。“十三五”时期,浙江将着力于建设更高水平、更多获得感的全面小康社会,这将给旅游休闲、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医疗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十三五”时期,在政策力、规律力、需求力等多力并发下,浙江服务业将迈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将加快形成并日益稳固。

总体要求: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

“十三五”时期,浙江服务业发展总的要求是:坚持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实施“八八战略”、建设“两美”浙江的总体要求,以更好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为目标,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着力构筑“6+4”服务业产业体系,着力形成以城市为核心的多层次发展格局,着力推进服务业“六大工程”建设,努力使浙江服务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升,加快形成较高水平的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推动浙江向服务业强省迈进。

产业导向:构筑“6+4”服务业产业体系

服务业行业门类众多,“十三五”时期,浙江应重点发展哪些行业?我们就该问题作了专门研究,从四个维度进行测算:一是具有较高经济社会贡献度;二是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三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四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符合服务业发展趋势,尤其是符合七大万亿产业导向。

结论是:立足于国情、省情以及国内外发展趋势,浙江“十三五”应着重发展信息服务、金融、现代物流、旅游、商贸流通、房地产六大支柱行业,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健康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四大新兴行业,构筑“6+4”服务业重点行业体系。

(一)着重发展六大服务业支柱行业

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抓住新一轮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创新、跨界、融合”为方向,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扩大信息消费,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提高信息服务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信息经济强省”。

创新发展金融业。以打造万亿级产业为目标,发展浙江特色金融产业,完善金融业态,加强金融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金融体系,把浙江打造成全国金融改革示范省、金融创新集聚地和金融生态安全区。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省港口一体化发展新要求,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加快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推动物流企业与制造业企业联动发展,提高总体物流效率和供应链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物流业布局,引导物流园区集聚集约发展;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表1-4 2014年浙江省11个设区市服务业增加值及占比情况

升级发展旅游业。深化旅游改革开放,促进旅游产业,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加快旅游大平台建设,促进旅游消费,全力打响“诗画浙江”品牌,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总收入超万亿元的大产业,把浙江建设成为更加发达的旅游经济区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率先建成旅游经济强省。

优化发展商贸流通业。按照“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流通、推进大开放”总要求,加快内外市场、城乡流通、线上线下融合,推动流通渠道、流通业态、流通主体、流通设施、流通平台和流通治理全面升级,把浙江建设成为国际商贸功能区、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和美好生活服务先行区。

稳定发展房地产业。以完善住房供给保障体系为导向,推进商品住房稳定发展,支持居民购买自住型、改善型普通商品住房,适度有序发展商业地产,加快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服务业加快发展,形成房地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格局。

(二)培育壮大四大服务业新兴行业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网络化、市场化的要求,提升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做强网络零售,强化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功能,培育壮大跨境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子商务,打造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加快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积极发展健康服务业。以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为立足点,促进医疗服务、健康保险、健康养老、中医医疗保健、健康管理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全面发展,满足全社会多元化健康需求,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

鼓励发展科技服务业。以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为主要导向,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专业技术、科技推广、知识产权、科技信息、科技金融、综合科技等科技服务业,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全链条覆盖的科技服务业体系,促进全省创新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

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挖掘浙江特色文化内涵,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建筑业、农业、商贸流通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把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为万亿产业。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十三五服务业浙江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经济(2022年10期)2022-10-12 05:28:26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43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44
浙江医改三部曲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10
中介服务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5
服务业集聚区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