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雯 刘高辉
(新疆阿勒泰电大,新疆阿勒泰836500)
远程教育环境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导学现状调查*
——以新疆电大系统为例
李庆雯刘高辉
(新疆阿勒泰电大,新疆阿勒泰836500)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系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加强该课程导学,对提高学员学习和鉴赏文学作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新疆电大系统2014年秋季“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所有选课学员,从学员的基本情况、课程学习情况和相关情况三部分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得出影响“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导学的5个因素,为今后在导学工作中加强针对性、避免盲目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远程开放教育;导学现状;交互式教学;网上教学资源
随着开放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个性化教学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开放教育导学教师队伍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开放教育学生支持服务的重要支撑,为加强开放教育学生管理与服务、深化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改革、实现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36-42为切实推进新疆电大网上教学和教学支持服务工作,使导学教师的导学更具针对性,提高网上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网上导学效果,更好地做好教学支持服务工作,奠定学校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基础,我们进行了相关课题研究。本调查报告以新疆电大网上导学模式为背景,通过对教师网上导学和学生参与的交互式教学实践数据分析,提出教学改进的建议。
本调查分析所有样本为新疆电大系统内2014年秋季选“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学员,人数多,分布广,具有一定普遍性和代表性,在分析中完全依据所采集数据加以对比分析,基本尊重原始数据。在分析影响导学因素时,从教师素质、学员条件、学习动机和学习资源等各层面加以分析,由于是在新疆电大导学团队实践中采集的数据,希望本调查分析报告能对该课程其他教学形式的教师教学和应用有所助益。
(一)调查目的
1.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选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课程学习情况,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归纳出影响“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导学的诸多因素,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做好导学工作奠定基础。
2.为新疆电大校级课题“‘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网上导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2014年秋季学期,新疆电大范围内“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注册学员,共计321名。
2.调查时限:2014年12月5日至2015年1月20日。
3.调查方法:以发放调查问卷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利用问卷星(http://www.sojump.com)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选课学员的基本情况(见表1)
从表1受访学员的基本情况看,性别结构显示,女性学员占多数,占到76.28%,这一比例与现实生活中女性偏爱文科的现象基本一致。从学员职业分布状况看,学校教师的比例高于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其他人员占到了34.26%。这一数据也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学校教师因职称评定及提高教学水平的需要,更渴望提高学历层次,还有许多其他行业人员,选取较容易毕业专业学习,以获取文凭。从地域结构看,学员分布显示,县及以下学员占到了91.03%,这一比例直接影响电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率,其普及率大城市多于小城镇,地州好于县乡镇。从上网途径得知,电脑的使用仍占首位,占85.26%;手机紧跟其后,占11.54%,但其潜力不可小觑。随时上网工具数据提醒我们,可供随时上网的电脑比例只占62.18%,这可能与县及以下学员人数多有关,因为毕竟电脑在基层还没有完全普及。
(二)学员参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情况调查
1.学员学习时间及授课方式(见表2)
表1 选课学员的基本情况
表2显示,在参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情况调查的学员中,学员每周内学习一门课程大概控制在3小时以内占到53.85%,超过3小时的学习时间逐步递减,超过8小时的只占到5.77%。在学员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调查中,“网上学习+面授辅导”最受欢迎,占到了41.03%,“单纯的网上学习”占到28.21%,喜欢“面授辅导”只占12.18%。由此可见,网上学习已经成为多数学员学习方式的首选。
表2 学习时间及授课方式调查
2.课程面授辅导情况(见表3)
表3 参加面授辅导课调查
表3主要是针对面授辅导课的调查。从接受面授辅导课的内容上看,有56.41%学员希望难点答疑,只有23.08%的学员愿意接受教材的系统讲解。在接受面授辅导次数的调查中,每学期3次以下的占45.51%,3~5次32.69%,5次以上21.79%。从数据中可得知,学员参加面授辅导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能够参加面授辅导的学员也很有限。
3.学员网上学习情况(见表4)
表4 你最喜欢的网上学习资源和网上教学活动形式调查
表4显示,对于网上教学资源,学员看得最多的是文本和网上辅导资料,两项占到了60.25%,单向视频占18.59%,VOD点播占16.67%,其他占4.49%。学员还是喜欢文字文本式学习,只不过做了从纸质教材转换成网上资料形式转变而已。而对于可交互式的实时答疑最受学生喜欢,占到受访学员的47.44%,而作为可视频互动的双向视频课程,只占到了8.97%,不喜欢网上教学的占到了14.74%。可见,学员的网上学习习惯还有待培养。
4.课程考核方式(见表5)
表5显示,考核方式中最受欢迎的是“平时作业+终结性考试”,占调查人数的32.69%,希望“保持目前完全终结性考试”的只占14.74%,可见,考试方式改革势在必行。在考试方式调查中,希望“保持纸质考试”的占11.54%,“完全网上考试”33.33%,“网上考核+纸质考核”16.67%,“其他方式”占到38.46%。对于“目前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和网上学习内容学习对该课程考试是否有帮助”的回答,有87.82%学员予以肯定回答,可见加强平时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采取纸质考核与网上考试相结合、构建符合成人教育的考核模式很有必要。
表5 考核方式调查
(三)学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及“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相关问题的调查
在问卷的第三部分,主要针对学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及“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图1针对学员在学习“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调查显示:首先是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学习最为突出,占到56.41%,其次是内容深奥,不易理解。
图1 你在学习《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困难是(可多选)
图2所反映了学员使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最多的方式为QQ群、电话和蓝卓平台,这也符合目前网络和移动平台的优势特征。
图2 你所在教学点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最多的方式(可多选)
表6 影响你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及你所关心的问题
表6主要针对影响学员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原因调查,教学内容是否贴近生产实践、教学内容是否通俗易懂、课程教学资源是否丰富、问题能否得到及时回复这4个方面回答人数最多,百分比最接近。作为汉语言专业的学员所关心的问题回答中,考试是否及格和是否能按时毕业,这两个问题是学员最关心的。
表7 你在校学习最大的收获和希望任课教师改进方面
表8 学员满意度调查
调查学员在电大学习最大的收获情况见调查表7。表7显示,63.46%表示学到了知识,53.21%表示学会了上网,46.79%学会了学习,42.31%开阔了思维和眼界,29.49%养成了学习习惯。笔者在征求如何改变教学方式意见时,有43.59%学员希望增加微课内容,42.95%希望保持现状,28.21%希望增加非实时答疑的内容,还有13.46%的学员提到了利用云教师答疑的要求。
在对课程教学满意度和网上导学实时答疑时间安排上,表8显示:学员予以了肯定,满意度为98.08%,85.9%的学员认为实时答疑时间安排合理。
(四)学员对“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导学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征集
在这部分中参与的学员人数不是很多,共有15名学员作答,汇总整理后主要有以下几点:(1)网上学习的时间应延长以便于所有的学员学习;(2)希望讲解课本中重点难点,及时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3)希望上网讲课内容通俗易懂,教学资源丰富,问题能够及时答复;(4)希望双向视频教学多一些;(5)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为主,贴近生活;(6)希望导学教师精简导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便于理解,内容新颖,要创新;(7)希望改进网上学习资料,现有网上资料有点陈旧;(8)用手机学习更方便。
从以上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来看,学生们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在提高,希望网上资源及时更新,更主要的是希望老师能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便于理解的方式进行导学。这就要求课程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才能胜任此课程的导学。
教学是一个互动过程,影响导学的因素很多,包括教师、学生、资源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导学课效果,找出这些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就能使导学课的效果不断增强。下面就“中国现代文学”导学课程影响因素加以分析。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应不断提高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上承专科阶段“中国古代文学”,下接专科阶段的“中国当代文学”,[2]1-5与本科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等课程相衔接。内容丰富,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框架,熟记每一章节内容,在导学过程中准确回答学生问题。另外,在数字网络时代,信息技术不可或缺,无论是课程信息发布,还是资源建设,都要求教师具有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二)教师教学方式形式单一,学员学习手段单调
电大教学从最早的面授辅导到现在的网上导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随教学手段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新的教学手段不一定要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但一定是其必要的补充。目前,学员已经逐步了解和适应网上导学方式,希望完善网上资源,延长网上导学时间,在考核方式上多提供网上考核科目。与之相应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随着国家开放大学云技术的推广,不断衍生出了新的导学形式,包括利用手机终端发送导学信息的方式,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去尝试和应用。
(三)学员多分布在县以下区域,电脑使用不便,智能手机尚未普及
从对学员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分析看,首先学员多分布在县及以下单位,多为学校及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上网条件不是很好,如工作期间各单位抓效能建设,不得随意上网。其次,由于受经济条件约束,智能手机还未在基层普及,所以利用移动网络学习的条件还有待于逐步改善。再者,由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重点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家作品(作品集)特点、成就和影响,[2]1-5学员的课程知识素养不高,也是影响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
(四)学习动机多样,学习动力不足
在对“影响你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及学生所关心的问题”作答时,学员最关心的前三项是考试是否及格、是否按期毕业和毕业后的发展空间,而对是否学到知识并不太关心。可见,学员学习的功利思想严重,多数是为了文凭上电大的,上网学习也只是为了取得文凭后为晋升职称、职务而获取“敲门砖”,并不关心获取多少知识。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内容来说,课程在较多涉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常识的基础上,重点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家作品,不读原作,靠死记硬背,信息量很大,可能会影响学习效果。
(五)学员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时间没有保障
图1显示,学员每周内学习时间在3小时以内的占到了53.85%,表7数据显示每学期接受面授的次数在3次以下的学员占到45.51%,在问及学习该课程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有56.41%学生选择了“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学习”,为该选项中比例最高的一项。以上数据也符合成人学习特点,既要做好单位工作,又希望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形成了工学矛盾的现状。
(六)平台教学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新疆电大学习平台里进行网上教学,文本内容可正常添加,而自建音像视频难以上挂,这种单一的技术手段使教学缺少吸引力。另外,还应该开辟学生间的互动社区,学员间的交流更具有心理认同感和信任感。另外,在期末考试前,还可利用云教室开展期末复习指导。
(七)网上学习内容陈旧,学习资源匮乏
学员对“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导学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反馈中,反映出他们希望改进网上学习资料,更新陈旧资源;希望讲解课本中重点难点,及时解答所提出的问题;要求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多以案例教学为主,更加贴近生活。无论是考试方式调查还是教学模式调查,学员对网上学习兴趣大于面授辅导,而对网上资源满意度较低,兴趣不大。就其内容而言,“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主要讲授1917~1949年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和成就,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家和他们的长篇作品或作品集的研读,使学员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和主要成就,学习该课程主要是培养学员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为此,增加资源的新颖性和提高作品的鉴赏性可提高学员导学课程的参与率。
[1]孙艳萍,等.远程教育导学教师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基于天津、上海、安徽省级电大的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11).
[2]李平.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G434
A
10.13677/j.cnki.cn65-1285/c.2015.04.12
本文系新疆电大课题“‘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网上导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14xjddktzc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5-02-17
李庆雯,新疆阿勒泰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刘高辉,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