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婷 毛 平 向亚利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 长沙 410013)
右美托咪啶在乳腺癌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苏醒期的护理观察
王雅婷 毛 平 向亚利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 长沙 410013)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在乳腺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乳腺癌全麻根治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麻醉中采用右美托咪啶静脉维持。观察两组气管拔除即刻、拔除后5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发生咽痛、躁动的病例数,以及患者苏醒后1 h舒适评分等。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发生咽痛、躁动、苏醒期血压心律变化等方面与对照组有明显减少(P<0.05),患者麻醉苏醒后1 h内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右美托咪啶术中持续泵注辅助全身麻醉,能使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咽痛和躁动的发生概率明显减少,术后舒适度明显提高。
右美托咪啶;乳腺癌;麻醉;护理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了基因突变,致使细胞增生失控之后发生的。其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而全麻下手术切除一直是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许多医院引进了一种全身麻醉辅助药物-右美托咪啶,本品对中枢α2-肾上腺素受体具有高选择性激动作用,同时具有抗交感、镇静和镇痛的作用;且半衰期短,用量很小,临床上适用于重症监护或手术治疗期间开始插管和使用呼吸机患者的镇静[1]。
采用全身麻醉实施手术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常常因为气管导管对声门和气管的刺激而引起躁动,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拔管后患者因为咽喉部疼痛不适,不愿大声说话,不愿大声咳嗽排痰,从而易于出现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处理不当将引发以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改变为主的更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支气管痉挛、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2]。乳腺癌的众多治疗手段中,手术切除一直是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方法。目前的手术方式正在朝着缩小切除范围的方向发展。包括保乳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大多数医师依照病情会提出手术建议,而一般情况下都会采用全麻来进行手术,近3年来我院将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全麻手术患者,文献报道其可以产生自然睡眠,使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作用[3];对此,我们观察了8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40例术中辅助了右美托咪啶,40例采用常规的全身麻醉,观察这些全麻患者的麻醉和苏醒质量。
表2 两组患者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
表2 两组患者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
注:◆*较对照组相比P<0.05
入PACU时(T1) 拔管即刻(T2) 拔管后5 min(T3) A组(n=40) MAP(mm Hg) 116.12±16.38 120.32±11.42◆ 119.56±12.33* HR(次/分) 81.56±9.38 85.67±9.75◆ 83.92±10.44* B组(n=40) MAP(mm Hg) 115.76±12.47 135.73±13.12 125.23±14.31 HR(次/分) 79.39±10.91 95.89±12.12 91.89±12.83组别
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无高血压、心脏病等合并症的全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A组)采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B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组间年龄、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表1)。
1.2用药方案:所有患者于术前30 min肌内注射戊乙奎醚0.6 mg。入室后开放静脉,常规监测血压(BP)、脉搏(P)、血氧饱和度(SaO2)、心电图(ECG)后,A组采用右美托咪啶0.6 μg/kg首量,10 min泵注完毕后,采用芬太尼6 μg/kg、咪达唑仑0.1 mg/kg、丙泊酚l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诱导插管,控制呼吸(潮气量8 mg/kg,呼吸频率12次/分)。麻醉维持采用右美托咪定0.6 μg/(kg•h)泵注,丙泊酚2~3 mg/(kg•h)泵注,芬太尼0.1 mg/h及阿曲库铵25 mg/h泵注;B组将右美托咪定改为生理盐水泵注,余同A组,所有泵注药物在缝合皮肤前停用。送进PACU后,呼吸开始恢复时即采用新斯的明1 mg和阿托品1 mg拮抗,在呼吸恢复至潮气量6~8 mg/kg,清醒睁眼,握拳有力,脱管10 min后如果SaO2>95%时拔除气管导管。所有患者在SBP>180 mm Hg或DBP>100 mm Hg时采用乌拉地尔降压,合并心率快者采用艾司洛尔控制。
1.3观察指标:记录患者入PACU时(T1)、拔除即刻(T2)、拔除后5 min时(T3)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发生咽痛的病例数、躁动的病例数,苏醒期采用乌拉地尔降压,艾司洛尔控制心率的病例数,患者入住PACU的时间以及患者苏醒后1 h舒适评分(BCS:0分,持续疼痛;1分,安静无痛,深呼吸或咳嗽时严重疼痛;2分,平卧无痛,转动体位或咳嗽时轻微疼痛;3分,深呼吸时无痛;4分,咳嗽时无痛)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for Windows 12.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指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采用ANOVA分析和LSD-q检验。双侧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体质量)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3 两组患者PACU入住时间及术后1 h舒适评分()
表3 两组患者PACU入住时间及术后1 h舒适评分()
注:◆较对照组比较P>0.05;*较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PACU入住时间(h) BCS(分) A组(n=40) 1.05±0.25◆ 3.24±0.28* B组(n=40) 1.21±0.31 2.12±0.51
表1 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比较()
组别 年龄(岁) 体质量(kg) A组(n=40) 45.6±12.3 62.3±8.5 B组(n=40) 46.2±11.6 60.3±9.3
2.2患者拔管即刻和拔管后5min试验组(A组)平均动脉压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B组),心率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试验组患者中仅有4例发生咽痛(P<0.05)、2例出现躁动(P<0.05),苏醒期1例采用乌拉地尔降压,3例采用艾司洛尔控制心率,而对照组有32例咽痛、12例躁动、4例需要乌拉地尔降压、6例需要艾司洛尔控制心率。
2.4两组患者入住PACU的时间无明显差别,但试验组舒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全身麻醉苏醒期质量是全麻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苏醒期不能耐受气管导管是引起苏醒期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及躁动的主要原因,剧烈躁动还可以导致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也给PACU护理带来挑战,所以进入PACU的患者一律采用约束带将患者的手和脚固定好,以免患者发生严重意外,也有的患者在拔管时不停挣扎,需要好几个护士和医师联合制动才能避免患者的意外行动,如拔除尚未达到拔管指征的气管导管,造成呼吸抑制甚至窒息死亡,拔除静脉输液管导致血液流到床上,也有的拔除自己的引流管等造成伤口引流不畅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等。
脑内α2A受体最密集的区域在脑干的蓝斑核,是大脑内负责调解觉醒与睡眠的关键部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啶作用于脑干蓝斑核内的α2A受体,降低交感活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产生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引发并且维持非快动眼睡眠(NREM);同时右美托咪啶具有中度镇痛作用,可减轻疼痛引起的不愉快的感觉,机制为激动突触前膜α2A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并终止疼痛信号的传导,激活脊髓α2C受体亚型从而减弱疼痛信号向中枢的传递;右美托咪啶与阿片类药物有协同镇痛效应,且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而且具有遗忘作用,对呼吸无明显影响,可进行术中唤醒[4-5]。
在术后护理方面,患者的心理健康是康复的关键。术后术中都要加强心理护理。由于乳腺癌术后影响患者的形体美,此多数患者情绪极其低落,表现出烦躁、自卑,甚至缺乏治疗信心。除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并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外,还应尽可能采用她们最容易接受的实施方式,勤巡视、多交谈,介绍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教化疗和放疗的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6]。而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啶对于术后清醒期后患者的情绪稳定有极大帮助,这就为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本研究采用右美托咪啶术中持续泵注辅助全身麻醉,较单纯的全身麻醉相比,使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咽痛和躁动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1 h舒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明显提高了患者在PACU的苏醒期质量及安全性,能使术后护理工作顺利进行;证实了右美托咪啶围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右美托咪啶临床应用指导意见[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5):2775-2777.
[2]李振威,张诚章,刘小梅,等.右美托咪啶对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J].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2012,11(13):1033-1035.
[3]李民,张利萍,吴新民.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7,23(6):466-467.
[4]张燕,郑利民.右美托咪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7,28(6):544-545.
[5]许挺,李民.右美托咪啶在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3):1128-1130.
[6]季丽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乳房重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63-64.
R473.73
B
1671-8194(2015)25-02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