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成
(山东省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外三科(神经外),山东 新泰 271212)
不同微创清除术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王孝成
(山东省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外三科(神经外),山东 新泰 271212)
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微创清除术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64例,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手术时机为24 h以上,观察组30例手术时间为8~24 h,对比分析血肿清除率、病死率以及神经缺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病死率以及神经缺损评分情况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24 h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显著提高清除率,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日恢复。
微创清除术;手术时机;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
高血压脑出血为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男性比较多发,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多数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的了解,治疗时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加重患者的病残率以及病死率[1]。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临床开始广泛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但选择治疗时机对于治疗效果影响尚未定论。本次研究中,分析64例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我院从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为33~77岁,平均年龄为(55± 1.2)岁,平均出血量为(36.55±2.14)mL,观察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为30~72岁,平均年龄为(51±1.3)岁,平均出血量为(36.41±2.31)mL。观察可见两组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脑出血以及昏迷。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分析研究。
1.2选取标准:所选取的患者均经中华医学会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排除慢性疾病、病毒感染或细菌等,所选取的患者均获得知情同意权。
1.3方法: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接受CT检查,并明确具体的脑出血发生部位,明确穿刺部位,常规实施消毒铺巾以及局部麻醉,电钻颅骨开孔,同时注意远离功能区,并将硬脑膜刺破,采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钻孔刺入到血肿腔内,并控制抽吸1/3或2/3液体血肿部分,降低颅内压。若抽吸后可见渗出新鲜血液,可注入凝血酶止血,待颅内稳定8 h后二次实施抽吸。最后开放引流,引流时将3 mL生理盐水内含尿激酶2.5万U注入其中,夹管4 h。术后第2天起,每间隔2 d进行一次CT检查,明确颅内血肿情况。均给予患者吸氧、降颅压、营养神经细胞、改善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对穿刺后活动性出血且形成脑疝患者,应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并实施去除骨瓣减压术。
1.3指标观察以及疗效评估: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死率、血肿清除率、术前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根据改良的Rankin Scale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2.5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以及病死率:对照组34例,血肿清除率为67.6%(23/34),病死率为8.8%(3/34),观察组30例,血肿清除率为96.7%(29/30),病死率为3.3%(1/30),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以及病死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见表1。
表1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分)
表1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分)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3个月对照组 34 38.5±3.1 23.4±4.1观察组 30 37.8±3.4 20.5±4.2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术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血压脑出血是受高血压影响而出现的脑实质内出血,分析该疾病的发生,多是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壳核、基底节区出血,脑桥出血、小脑出血,病发急,严重者会致残甚至致死[2-3]。根据CT检查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将血肿中心点作为靶点进行穿刺,将颅内的液体血肿抽吸干净的手术。该手术是在局麻状态下实施,具体抽吸量根据患者的颅内血肿量而决定,一般首次抽吸30%~70%即可,再次置管引流,7~8 h可进行二次抽吸[4]。该手术方法微创,手术操作简便,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患者病发后,灶周围继发性神经元损伤以及代谢异常受损较轻微,病情发展缓慢,一般24~48 h损伤以及代谢障碍情况会加重[5]。一般情况下,患者病发3~6 h,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立即实施手术治疗,需于8 h左右实施,在8~24 h这段时间,患者病情受损程度并未加重,实施手术治疗后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机选择8~24 h,对照组患者手术时机选择24 h以上,观察组患者的清除率以及病死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观察组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手术时机对手术治疗效果有较大的影响,8~24 h内为最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明确手术指征,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可显著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周围组织压迫以及神经功能受到的损伤,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早日恢复,预后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1]何深流.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3(12)1238-1239.
[2]王克琼,黄林洲,向恒达,等.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手术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2):140-141.
[3]王阳.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154-155.
[4]程国玲.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4):811-813.
[5]谭瑞杰.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预见性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4,35(11):2462-2463.
[6]吴润华,陈学华,陈国永,等.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手术时机选择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52-153.
R743.2
B
1671-8194(2015)25-0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