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灵
【摘 要】课堂教学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主要渠道,既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水平,将教材中死板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掌握的活知识,对实现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无疑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结构
一、教师要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新教材的内容给教师在教学上的发挥留有很大的空间, 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情趣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为顺应新一轮课改、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新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好地使用新教材教师要熟悉教材领会教材编排体系,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通过细致学习新课标熟悉教材,在研究和掌握新教材的结构特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背景材料,从学生已具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搜索整理信息的能力,改变以往教案禁锢和限制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和教师在教和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教材,做教材的开发者,又不局限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学生和教师在互动循环的实践活动中可生成更多知识,不断补充到教材中。最后要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全面挖掘教材,探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设计出教案。
二、教师要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认识规律学生情况及客观实际提供的可能去选择和运用最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方法, 把学习材料呈现给学生比如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细胞的增殖一节的教学就适合运用实验观察法教学, 但不管选择和运用何种教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寻找符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如预习方法解题技巧记忆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和选用最佳的教学模式,摒弃满堂灌做到少讲精讲教师要体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积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生物课本的每一个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如在讲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细胞的增殖一节时,教师先让学生动手进行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然后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仅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而且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讲练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复习,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练习题,并在课堂上反复练习,就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若仍采用旧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有逆反心理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把教学方法的改进作为课改的切入点,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具体教法的选择整合及创新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总结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探究式学导式发现式对比式等现代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得以提高重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好的实验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变得主动好学,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得以提高。经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所知识的巩固充实和运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它是教师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根本保证利用网络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既能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又能把学生所学知识做题的技能技巧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灵感,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师生双方才能默契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愿学乐学会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国有句古谚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这句话道出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依然是实施新课程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使学生学会学习,能思考,会应用,避免能力落后知识的现象,使学生能自己,从学海里汲取,从实践中获得。
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一种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去学习去研究去设想去探索去创新,教师应在生物课堂上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学生对生物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创造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
总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这样的氛围,有利于改变学生上课时拘谨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
生物界绚丽多彩,可作为学生观察研究的对象十分丰富, 我们应该把生物教学的背景扩大到广阔美丽而又蕴含许多奥秘的自然环境之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生物知识,探索生物现象的本质,我们无法将大自然搬入课堂,畅想-绿色与我们未来的生活。学生听之,有跃跃欲试之感,对大自然的奥秘感到惊异,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潘柳燕.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刍议[J].广西高教研究,2001(6):51-54
[2]傅树京.高等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