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多学科人才互动加强玉雕设计专业师资建设

2015-10-24 12:51俞丽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7期
关键词:专业教师师资建设

俞丽丽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各学科、专业的持续发展,社会、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的要求经历了单一型劳动者——全能型劳动者——简单劳动分工——团队专业融合的演变,这一变化呼唤职业学校师资建设作出相应的调整,本文提出的多学科人才互动正是应对这一变化的策略。

关键词 玉雕设计专业;师资建设;专业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25-02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科学化水平的不断加深,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已经不能借由单一的、分散的科学研究行为进行解决,需要由不同学科的多名专业人才协同探索方能给出最优方案,跨学科、多能力、重协作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世界日益变得数字化,以此为媒介,各行各业在自身领域不断纵向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向相邻的行业领域进行横向拓展,行业的交叉、相融合不断深入,行业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一个行业领域的变化发展将在很短时间内对相邻行业产生重要影响。这对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组成提出更高的要求,任何单一专业学科的知识人才都很难适应社会的这一变化,所以时代呼唤复合型人才的出现。

1 玉雕设计专业师资现状

作为职业教育而言,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就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职业教育就必须根据要求作出调整。面临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必须是除专业核心知识技能以外,在学科知识拓展、思维方式拓展、综合素质拓展等各方面都具备一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学校在专业培养方面要特别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不同知识的融合以及多种技术的集成。

玉雕设计专业本身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学生除了学习专业基本功以外,还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努力掌握各种新出现的技术手段,发散自己的思维并寻找创作灵感,而这些不但不能简单地从书本中学习,还对从事玉雕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该专业的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全面的知识素养。

为了掌握玉雕设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笔者对所在院校及同类院校担任玉雕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5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本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方面有着较为深厚的基本功,但是76%的教师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知识较为匮乏,82%的教师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专业发展方面存在困难,66%的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基本不与其他专业领域的教师合作。这些数据都表明,职业院校玉雕设计专业师资队伍本身在整合创新、跨域转换等方面存在问题,专业教师的知识面较窄,知识素养存在不足,无法帮助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2 师资建设思路

重视多学科专业教师人才的融入,构建专业复合型的教师团队 根据玉雕设计专业与邻近专业融合的学科现状,主动构建多学科融合的高素质教师团队。学校以及系科在考虑师资队伍培养和专业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应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具有多学科融合背景的专门人才,通过直接引进企业优秀人员,或给予科研、教学扶持政策等方式,吸引具有多学科融合背景的成熟人才充实现有的教师队伍,刺激原有专业教师主动参与学习、投身跨界科研等,帮助原有专业教师突破旧思维方式的束缚,主动探索陌生领域学科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从而带动原有教师团队转型升级。

调整教学模式,促使教师自我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重大转变,知识不仅仅在课堂上才能获取,在课堂以外的课余时间里,学生通过在线学习、互助交流等方式均能够获取想要的知识,知识的学习变得日益碎片化。在这一变化下,如果专业课程的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更会限制学生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玉雕设计专业也应当敏锐地抓住现代教学模式变化这一契机,鼓励教师开展多种形式教学方法的尝试。教学的内容从知识变为任务,授课的主导由单一教师变为教师团队,传授的知识内容由单一的学科知识技能变为解决任务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模式的调整,在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道路上,促使教师的“让我变”成为“我要变”,进而促使专业教师主动开始转型。

开展师资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 师资培训工作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是调整各系各专业师资结构,提升教师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是从根本上解决专业师资能力提升问题的重要方法。玉雕设计专业要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要做到专业师资力量发展与专业发展需求的齐头并进,就必须通过开展师资培训工作来进一步扎实教师的专业基础,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增强教师的知识运用能力。让玉雕设计专业教师从以往注重技法、造型的训练转向设计思维方法的训练,促使专业教师走出闭门造车的误区,抬起头来用联系的眼光看待相近专业的发展,让专业教师既能对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全面熟练掌握,又能灵活自如地使用相近专业的学科知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需求的变化,紧跟时代的步伐,灵活使用多方面的资源解决本专业的问题,从而培养出一批一专综合的复合型专业师资。

定期组织系科专业间的交流合作 随着社会各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各专业研究的问题也日渐深入,从而在不同专业之间形成森严的学科壁垒。各学科专业的教师在其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总是习惯于在专业纵向领域内不断深挖,而与其他专业甚至相近专业之间的教师不能有效交流,科研工作在各专业之间的横向交叉融合有很大欠缺。然而,各个专业学科在研究解决问题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研究方法、视角和语言,不同专业学科之间要想综合解决实际问题,往往在衔接方面仍存在专业鸿沟,指望各专业教师自觉自愿地开展交流沟通,自发组建团队解决问题,往往不切实际。

所以,通过定期组织系科不同专业间的交流合作,构建一种跨专业的交流合作平台,是系科、专业负责人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负责人需要跳出各学科专业本身的框架,通过社会、企业调研,访问专家学者等方式,为专业的融合和发展进行把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需要学科、知识、技术之间合作解决的研究课题,并构建由不同专业领域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构建这一类交流合作、科研探索的平台,促使玉雕设计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横向的拓展。

3 师资建设举措

在以上思想的引领下,通过开展多学科人才互动,是玉雕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成为复合型师资人才的必要手段。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方法。

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 学校及相关系部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专业教学的时代需要,积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通过组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将专业关联度较高的专业学科教师纳入团队。相互关联的不同学科的专业教师团队,通过合作交流、集体备课、问题研究等方式,共同参与玉雕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设计、知识技能传授,形成一个具有多维度、立体知识面的学科教学团队。而作为团队的成员,各教师能够有效地在这一框架下开展教学方法的相互学习、教学课题的共同研究等。

着力做好师资培训工作 师资培训是教师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实现教师个人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也是学校打造理想师资队伍的最重要抓手。想要让玉雕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向着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师资发展,培训工作的作用不可忽视,且在培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专业的交流与融合。安排好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专业培训的人选,让玉雕设计专业教师有机会走出去,跨学科地和其他相近专业教师一起参加培训和学习,增加其知识量,拓宽其思路。

以科研工作为抓手,引导教师转型发展 学校的科研工作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它引领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向,同时也能成为学校多学科人才互动的有利平台。在校级课题的申报设立方面,学校应当充分发挥科研课题申报的导向性作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师进行学科之间融合性问题以及跨学科问题解决方法的探索。在这样的引导下,各专业教师才能积极思索本专业知识技能与相近专业之间的联系,才能主动形成科研团队进行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从而自发形成多学科人才互动交流的局面。

从长远发展来看,学校的发展需要构建多学科人才互动交流平台,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也离不开跨学科专业教师的互动交流,而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更是呼唤多学科教师的互动交流。

参考文献

[1]谢莉花.综合型大学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3).

[2]徐晶,贺文瑾.三元共生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保障制度评析[J].职教论坛,2010(34).

[3]李德芳,基国林.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养对策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

[4]梁丽.关于玉雕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J].东方文化周刊,2014(9).

[5]蔡仁.玉雕专业职业教育的探索[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21(5).

猜你喜欢
专业教师师资建设
借鉴国外经验探索中医药类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关于不同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提高师资水平的思考
体育舞蹈教师再教育对策研究
浅谈技工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践
关于强化区县公务员培训师资建设的几点建议
转型时期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究
提升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实效性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利与弊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