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两大误区,以“文本互涉”理论为依据,利用文本间的互涉关系,以课内文本为原点,借助相关文本辐射开去,通过拓展、迁移、强化、比较等手段,充分发掘文本的价值,有效发挥课内文本的作用,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本固而木茂。
【关键词】课内文本;课内外阅读;辐射
课内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两个部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陷入误区:一是聚焦课内文本,步步为营;一是旁征杂引,无序混乱。前者以课内文本为核心,对文本进行孤立的、单一分析,用一个个问题将学生引向预设的答案,课堂无趣而乏味。后者盲目激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由课内文本生发开去,却一发而不可收拾。结果课内课外两不落实。
基于课内文本的辐射型阅读教学就是利用文本间的互涉关系,以课内文本为原点,借助相关文本辐射开去,通过迁移、强化、比较等手段,实现课内、课外阅读 “两手抓”,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一、铺路搭桥,挖掘深意
阅读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然而因为学生认识水平、学生与作品的时代隔阂等原因,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常常不能顺利进行。阅读教学就要为学生铺搭通向文本的桥梁,或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以作者的视角去观察、去体会;或引入有关社会背景的文本,让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去思考、去分析;或者联系与课内文本相同或相近的其他作者的作品,站在诸如“自古逢秋悲寂寥”的共同心理的角度去理解。萧红在《春意挂上了树梢》里对“不幸者”表现得有些冷漠,令学生不解。让学生去查阅了萧红的个人经历,学生发现萧红居然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但她用非同寻常的执着坚韧呼唤着自由、平等、温暖与爱。至此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表面上的冷酷无情其实是对不幸者的深切的同情,是激愤的呐喊。学生对萧红油然敬佩,老师再趁热打铁介绍萧红的作品,学生自然乐意接受。
二、析同辨异,体会妙处
单一文本的刺激往往短暂、不深刻,而同类本文的强化,异类文本的比较则往往能突出特点,加深印象。同质或异质文本的引入,是体会语言妙处,领悟写作艺术非常有效的途径。表达技巧在不同的文章中有不同或者相同的运用,对相关的文本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该种表达技巧的运用方法。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有关尼采与太阳的那段论述,是典型的类比。而贾平凹的《明月清泉自在怀》中“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恰恰也运用了类比。引入这篇文章,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和语言形式中再认“类比”,一方面可让强化学生对类比的认识,另一方面又让学生欣赏到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何乐而不为呢?
三、多重强化,激发情感
经典的作品之所以经典,不仅因为它为作者代言,更重要的是它能为社会、时代、人类代言,它能让人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碍,从作品的悲喜中看到自己的悲喜,从作品的灵魂中读到自己的灵魂。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常常要教师领之入境才能实现。不妨以课内文本为立足点,辐射同作者的、同时代的、不同时代的相似主题的文本,建立起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时代的情感交流。只学老舍的《想北平》学生对于游子与家乡的认识可能就只停留在“思念”二字,再让学生读读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柯灵的《乡土情结》学生会发现原来“思乡”并不是“想家”那么简单。老舍想北平独特的城市布局,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多”,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韩少功“我心归去”的地方甚至贫瘠而脏乱,然而这却激起了他奋斗的决心;柯灵的“乡土情结”中除了故国之思,更有对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深深赞美。学生由此感悟也许我们的家乡目前不那么令人满意,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汗水让她变得越来越让人满意。
四、借助评论,训练思维
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经过甄别挑选的精品,甚至相当多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经典的作品会引来后人的评价,这些评价中也不乏精品。阅读教学中引入相关的评论性文本,学生与这些文本对话,便是与其他的阅读者对话,在见仁见智的交锋中,擦亮自己思维的火花。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评论性文本时要客观,要尊重不同的观点,传达不同的声音,充分利用互相冲突,观点各异的评论文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项羽本纪》中项羽的结局让学生唏嘘感慨。杜牧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说:“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杜牧与王安石抛出了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学生们细细品来发现其实二者并不矛盾,杜诗假想未然之可能,强调善纳忠言、远见卓识的重要;王诗写人心尽失,大势难回的现实,突出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危害。他们最后的落脚点都指向项羽的性格,项羽的悲剧其实是性格的悲剧,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基于课内文本的辐射型阅读教学,注重课内文本与课外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引导学生提取文本之间的交互信息,去完善、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关注学生与多文本间的对话,通过各种各样的迁移、强化、比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实现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惠婧,申红梅.文本互涉视野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以高中语文必修四《醉花阴》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10)
[2]惠婧.基于文本互涉理论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D].重庆:西南大学课程与教育论专业,2012
【作者简介】
欧阳易路(1980年—),女,江苏如东人,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