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会云 胡贤主
1)武汉市武昌区中华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武汉 430060 2)武警湖北总队医院 武汉 430064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临床上以失语、记忆障碍及人格改变等痴呆表现为主要特征。目前已知叶酸、维生素B12的缺乏可造成严重的精神障碍[2],与AD 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研究证明,合理的运动可预防AD 发生[3],但在AD 治疗中的具体机制和疗效尚未明确。本研究以50 例AD 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运动联合维生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2—2014-01我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50 例,均患者符合ADRDS和NINCDS推荐的AD 诊断标准,分别进行运动联合维生素治疗(观察组)和单纯维生素治疗(对照组)。观察组25 例,男11 例,女14 例,年龄53~76岁,平均(64.3±10.8)岁;对照组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55~73岁,平均(63.5±9.7)岁。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25例(健康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51~78岁,平均(64.3±9.6)岁。3组入选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排除:(1)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2)患有甲状腺疾病者;(3)近期服用过维生素类药物;(4)恶性肿瘤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10 mg 叶酸,500μg 维生素B12,1次/d[4]。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乒乓球运动,30min/次,1次/d。治疗周期为6个月。
1.3 疗效评定及指标检测 治疗前后48h内对2组患者进行MMSE及ADL评价。疗效评定依据MMSE 分数变化情况[5]:显效:分数提高6分以上;有效:分数提高4~6分;无效:分数提高不足4分。分别于治疗前1d和最后一次治疗结束次日清晨采集2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6],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水平[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疗效比较 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2.2 AD 患者治疗前后叶酸、维生素B12及Hcy比较 治疗结束后,2 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Hcy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叶酸接近健康组水平。见表2。
表2 AD 患者治疗前后叶酸、维生素B12及Hcy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MMSE及ADL评分比较 治疗结束后,2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ADL 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MMSE及ADL评分比较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头部外伤、甲状腺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等。AD 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认知障碍、生活能力下降。有报道称,我国AD 患者已超过800万,并呈逐年递增趋势[8]。目前,叶酸、维生素B12与AD 之间的关系已得到广泛关注,有学者认为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可有效治疗AD[9]。叶酸是人体利用氨基酸及糖分的必要物质,能够与维生素B12共同作用,促进红细胞生成和成熟,使肌体正常造血,维护神经系统健康。此外,叶酸可参与核酸合成及细胞分裂等生理过程,并在蛋白质代谢及甲基化合物合成上扮演重要角色。除了提高叶酸利用率,维生素B12还可参与神经组织中脂蛋白的形成,是健全神经系统功能必不可少的物质。有研究证明,维生素B12是血浆同型半光氨酸(Hcy)转化为蛋氨酸和S-腺苷蛋氨酸的辅酶,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Hcy转化受阻,浓度升高,进而造成神经系统病变。这就解释了AD 患者的Hcy水平高于健康组,但补充维生素后Hcy水平又明显降低。观察组的叶酸、维生素B12及Hcy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好,提示合理运动能够进一步提高AD 患者的神经功能。本次研究采用MMSE 及ADL 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显示,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可提高患者的运氧效能,配合运动能够进一步增强患者的活动能力。但AD 患者体内Hcy浓度较高,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有害无益,因此AD 患者接受治疗时应进行间歇性的运动,避免长时间的运动产生过量Hcy,影响患者健康。
总之,运动联合维生素可有效降低AD 患者的功能损害程度,改善叶酸、维生素B12、Hcy水平,较单纯的维生素治疗效果更佳。我们认为,临床上治疗AD 可在补充维生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运动,在改善认知功能的同时增强AD 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治疗有效率。
[1] 曾凡,张吉强,王延江,等.体液生物标记物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与评价[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4):244-246.
[2] 鲍红霞,吕晓娟,柯鸿,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并精神障碍患者一例的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7):947-948.
[3] 李方晖,杨海平,王景贵,等.去乙酰化酶1介导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与运动的关系[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31(11):1 014-1 020.
[4] 邓小莹,王延平,刘湘敏,等.叶酸、Vit B12干预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4):35-37.
[5] 胡启凯,王春芳.乒乓球运动结合叶酸、Vit B12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功能改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8):86-90.
[6] 樊敬峰,刘萍,曹秀丽,等.H 型高血压患者血清B族维生素水平以及脑影像学变化的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6):619-621.
[7] 巴庆华,滕军放,赵莘瑜,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Hcy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5):751-753.
[8] 张营丽.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9):85-87.
[9] Aziz VM,Isaac O.Serum vitamin B12,folic acid,and hemoglobin and cogni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J].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2011,23(3):50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