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体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建构

2015-10-21 21:59夏田禾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建构策略运行机制

摘要 本文在总结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体认的概念,分析了价值体认的基本属性、主要功能、存在局限和运行机制,尝试从厘清主客体关系、找准着力基点、优化内部系统、遵循教学原则等方面探讨价值体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建构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价值体认  基本属性  主要功能  运行机制  建构策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价值体认”的基本内涵是指学习过程中主体对客体学习价值的自觉体验与认知,它包含了有效学习的主要属性,具有优化教学的基本功能。

一、价值体认的属性与功能

1.主要属性

积极性,即体认价值的积极性。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教学价值是学习客体因其属性满足学习主体需要而产生的积极作用,它既非孤立的客观因素,也非单纯的主观感受,而是在主客体的交互关系中促进主体有效学习的积极价值,是教学中的正能量,因而构成了价值体认的首要前提。如果小学英语教学放松了对价值体认积极性的要求,则会淡化对教学目标的追求,弱化教学实效。

自主性,即体认主体的自主性。它是学习者在利用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内心体验,是主体主动学习的倾向性,表现为对学习对象一探究竟的内在心境和变动改造的欲望冲动,因而构成价值体认的主观基础。如果英语教学忽视体认主体的自主性,不是以学定教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让其处于被动学习甚至被迫学习的状态。

自觉性,即体认过程的自觉性。它是在对客体的选择与趋近、体会与认知的过程中主体具有的主观自觉的心理状态。只有当学习主体能切实感受学习价值的存在,充分体验价值作用的过程,真正认同教学价值的意义,并形成积极的价值评价和正确的价值判断,才会自觉追求价值目标的实现。可见,体认过程的自觉性是价值体认的核心环节。如果小学英语教学忽视这一点,就会阻塞主体自觉体认客体学习价值的通道,导致教学流程的空转与失效。

生成性,即体认结果的生成性。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学习客体的可塑性、学习过程的可控性这三者共同决定了价值体认的可生成性。这一特性并不指向顽固确定性的气质性因素与相对稳定性的智力性因素的开发,而是指向学习过程中兴趣的培养、态度的转变、情感的调动、智慧的启迪、品德的熏陶等可体认价值的形成。如果小学英语教学忽视这一点,可能导致学生后续发展停滞,不利于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2.基本功能

驱动维持功能。价值体认是启动并维持学习的内生动力,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先决条件。它唤醒主体自觉并引发其兴趣、感染主体情绪并感召其力量,起到激发学习动机、趋近学习对象、提出学习问题、催生学习行为的作用。如,学生因体认到学习对象的乐趣而对其产生吸引力、因体认到学习内容的优美而对其产生感染力、因体认到学习过程的责任而对其产生召唤力。

定向引导功能。即通过价值体认选择学习方向并形成学习目标、开辟学习路径并引导学习进程的功能。它确立了学习的格局,奠定了学习的基调。如,学生因体认到学习兴趣而制定初步的学习计划、因体认到学习责任而进一步明确阶段性学习任务、因体认到学习成就而走向专业英语发展的人生道路。

制约调节功能。外语教学任务繁杂,课堂内外因素超出预设范围的情况难以避免。因此,教学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对学习流程的必要调控。积极的价值体认可以规范学习行为,减少负面影响,排除外因干扰,从而对学习过程起到有效制约和调节作用。如,志向远大、情操高尚的学生少有负面的情绪体验,心态向上、情趣健康的学生难觅消极的学习行为。

聚焦集中功能。即通过聚集各类价值因素、集中学生学习精力、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来克服学习困难、完成复杂学习任务的功能。小学英语面临的学习问题千头万绪,学生做出的行为选择千差万别,价值体认有助于形成教学合力,实现最佳学习效果。如,通过学习乐趣和学习责任的价值体认,往往会使全班同学专注学习活动并团结一致、紧密合作。

内化迁移功能。即将来自学习客体的刺激转化成主体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并实现客体价值属性向主体价值追求迁移的功能。如,对正确态度、科学方法的体认将有助于把教师的要求转变成学生的目标,把教师的方法指导转化成学生的操作技巧。实现由外在要求向内在目标的过渡、由教法向学法的转移。

3.固有局限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价值体认有其重要功能,也有其固有局限。第一,其功能的发挥难免受到主性因素、遗传性因素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第二,其形成过程必然伴随主体感觉偏差、判断失误等主观问题的出现。第三,其功能实现并非自然而然的过程,需要相应机制和特定条件。因此,为充分发挥价值体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作用,需要我们透视其运行机制,探索其建构策略。

二、价值体认的建构

1.系统运行的机制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价值体认建构的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O表示学习客体,S表示学习主体,V表示学习客体的价值属性,N表示学习主体的主观需求,s表示客体对主体需求的刺激,r表示主体对客体刺激的反应,VR表示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价值属性的体认。可见,价值体认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交互系统,学习主体与客体构成了系统的两极,刺激与反应构成了系统的两路(内部循环的两条通路),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两路之中的信息沟通,共同构成了价值体认运行的内在机制。

2.系统两极的建构

从客体价值属性的塑造来看,要使客体因素最大限度满足主体内在需求并反映其学习实际,包括英语教材、教具的提供与学习导师、同伴的配套,学习过程的安排与学习评价的回应,学习手法的教授与学习课程的设置等。一切客体性教学资源的配置都要为主体性学习任务服务,按照对象有趣、方法有效、过程美好等属性要求完善学习客体,使之成为促学助学的积极因素。

从主体体认能力的培养来看,要提高主体对客体刺激形成反应的程度(包括广度和深度)、速度(敏感度和敏锐度)、效度(效率和效果),让学生有保持趣味的童真和捕捉美丽的眼睛,有开启智慧的灵感和追求成材的梦想。首先,要悉心呵护学生最初萌发的价值体认,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与失败,鼓励学生在积极探究思考、大胆表达展示的过程中细致体味学习的感受并深入反思学习的问题,从而为价值体认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其次,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切实调动学生感知价值的潜能,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获得广泛而深刻的价值体验能力和价值认知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3.系统两路的建构

(1)适应刺激反应的需求基础

学习主体的需求包括物质、发展、精神三个层面,精神层面又涉及好奇性、审美性、认可性等心理性需求。以此为基础,教学过程中的“刺激”如奖励、激趣、审美等与主体的“反应”如享受感、乐趣感、美好感等两方面的交相互动,使英语教学呈现刺激与反应连续生成、课堂教学不断推进的生动局面。例如,在摸清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奖励性刺激使学生产生转变态度、融入课堂的学习反应,通过趣味性刺激使学生产生兴趣盎然、全身心投入的学习反应,通过认可性刺激使学生产生自觉自信、才思敏捷的学习反应等。

(2)找准刺激反应的着力基点

在刺激与反应的通道中,学习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体认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对学习客体趣味性价值因素的体认即“兴趣体认”,对学习客体审美性价值因素的体认即“审美体认”、对学习客体责任感价值因素的体认即“责任体认”、对学习客体成就感价值因素的体认即“成就体认”、它们是支撑刺激反应系统的重要支柱,也是价值体认建构的基本着力点。

从“兴趣体认”的生成看,由于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广泛而表浅、强烈又易变的矛盾特征,他们似乎对一切陌生对象都抱有浓厚兴趣,但其兴趣又很盲目,随生随灭,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趣味教学,要始终坚持常态化与多样化,并努力保持生活化与动态化,既要从学生身边的熟人熟事入手,又要始终保持新鲜度和新奇感。

从“审美体认”的生成看,它具有直观外显性与情感直接性的特征。因此小学英语中的审美体认要从直观美育、情感美育和形象美育入手,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图文并茂的直观美、语音语调抑扬顿挫的旋律美、教学流程张驰有度的节奏美,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发现美,感受、欣赏美,表现、创造美,在美中求学,美中乐学。

从“责任体认”的生成看,受交际能力限制,小学生的体认范围往往局限于周边人群;受人生阅历限制,小学生的体认责任往往局限于当前任务;受思维水平限制,小学生的体认对象往往局限于具体事务。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适当推广各类学习性组长或活动类社长的选举、推荐,使学生产生具体而现实的责任体认。当他们人人有担当,个个有事做,课堂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从“成就体认”的生成看,小学生的成就感具有急迫性(他们急于求成)、初级性(他们有点进步就喜形于色)、认可性(他们需要借助外部权威来确认是否成功以及成功的大小)。因此,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赏识性教育、互动性教育及成长性教育的运用,为学生创造持续进步的机会。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时适当施行激励性评价,创设英语小环境、打造英语小世界,增加课堂互动、展示的频率,让每个学生每一天都能从成长的喜悦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价值。

4.系统整体的优化

在价值体认形成过程中,刺激反应机制是节点、过程与手段三者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要优化刺激反应的各个节点,把价值体认贯穿到学习客体及主体、学习属性及需求等各关键节点之中;要优化刺激反应的过程,使价值体认与导入总结、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检测修正等教学环节有机衔接;要优化刺激反应的手段,通过刺激形式的变换、刺激力度的调整、刺激通道的选择、刺激节奏的把握,推动主体形成积极的学习反应。例如,要想借助课堂表扬这一刺激手段激起学生的兴趣感、成就感、使命感等情感反应,进而形成积极的价值体认,可以通过奖品的更替来变换表扬的形式,可以从首肯到点赞再到鼓掌来调整表扬的力度,可以借助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实物表扬的轮换来选择听觉刺激、视觉刺激、触觉刺激等不同的通道,最终实现用最佳刺激方式达到最有效学习反应的教学效果。

5.系统建构的原则

教学要素的相互作用一定有其本质的稳定的联系,教学环节的前后推进一定有其固有的必然的趋势,因此,价值体认必须在尊重和把握外语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遵循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般性原则。

一方面,要兼顾主体的个性差异,通过因材施教促进价值体认的形成。以课堂提问为例,对那些性格内向、沉稳乐思却不善言辞的学生,尽量采用“简单疑问句”的形式,注意提问的语气、语调平和轻缓,表情和蔼可亲;相反,对那些性格外向、口齿伶俐却自律性差的学生,则多采用“复杂疑问句”的形式,用严肃的表情、坚毅的目光,并结合多问、快问的方式,使其集中注意力。此种扬长避短、因势利导的提问方式,使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都能进入并保持价值体认的最佳状态,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另一方面,要符合主体的心理特征,通过心理疏导推动价值体认的深化。针对小学生独立人格尚未形成,从众心理比较突出的特征,可利用集体的优势营造课堂的“阿西效应”,通过齐声回答、共同讨论、分组展示等,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其价值体认更加充分到位。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新乐变的心理特征,可利用活泼多样的组织形式营造课堂的“互动效应”,通过个人、同伴、小组、班级各类主体的组合,讲授、问答、讨论、探究各种活动的开展,增加学生课堂参与的密度,使其价值体认更加广泛深入。针对小学生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自尊心开始显现的心理特征,可利用体态语言的特性营造课堂的“暗示效应”,对学生的不端学习行为,可通过眼神、表情和动作的变化巧妙地向其传达信息、表明态度,他们一般会迅速作出积极反应,从而避免逆反心理对教学秩序的破坏。

————————

参考文献

[1] 刘衍玲.接受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魏宏聚.论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

[3] 夏田禾.试探心理刺激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5(5).

[作者:夏田禾(1994-),女,安徽马鞍山人,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在读本科生。]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建构策略运行机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建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拒绝“花哨”,重拾“得体”
检察机关业务运行机制面临的难题及解决之道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模式建构的实践探索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