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高效课堂的“三境界”

2015-10-21 21:59焦慧元邵英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教学

焦慧元 邵英

摘要 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育者都要研究的课题,本文提出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具有三重境界,第一境界就是入情入理、无孔不入,它强调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第二境界是求真求新、因欲而求,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第三境界就是增值增效、即为即成,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 地理教学  高效课堂  境界

教育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美丽事业,教学是一个张扬个性的对话过程。笔者以为,课堂教学应该追求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内外兼修、“质”“量”共进的教学方向,实现改变授受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培育人生智慧的教学目标,进入灵活施教、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境界。

一、入情入理,无孔不入——高效课堂的第一境界

课堂教学是一种以时空为标志的教学活动。面对“文本”(现行教材),有限的课堂可以诠释,它为学生提供了读解和推敲的视角;面对“物本”(客观世界),开放的课堂难以穷尽,它给学生提供了观察与分析的对象。现代教学手段把两种教学媒介有机地结合起来,扩大了课堂的时空性,增强了学生的存在感,使学生身临其境,有所作为。

1.因情入境

课堂是一个舞台,教学是一幕大戏,有故事,也有情节,师生就是其中的角色。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的。教学伦理的变化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性质、方式、过程与结果,使教学活动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也证明了“情之所至,金石为开”的教育真谛,所以,情境创设非常重要。

微课1:以永泰古城的兴衰为背景,分析“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永泰古城,位于甘肃景泰县寺滩乡,建成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旧时,古城护城河环绕,河宽水深,人畜不能自由跨越。城外方圆几十里是望不到边际的平川沃野,城背后山林茂密,可潜藏千军万马。但如今这里全没有了古时的模样。近几十年来,由于生态恶化严重,水资源严重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迫使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向外转移,古城的人口从1300多人锐减到100多人(图略)。

①背景构置:图文并茂,其中图呈现衰落现象,文说明兴衰原因。

②情境描述:要素齐全,古城因何而兴、因何而衰(要素);“山水林田人”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联系)。

2.因事入理

“课本”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原理和规律,拥有特定的结构形式与逻辑,它不是一般的文本读物,而是重要的教学工具;“物本”承载着众多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变化与过程,它不是简单的感同身受,而是真实且有价值的学习体验。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才可以立论,实际才会有意义,因为孤立的理论是不存在的,必须回归自然、走进社会,以期鲜活的地理事实予以证明。

微课2:以新疆天山申遗为介质,论证“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

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遗”项目新疆天山通过审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新疆天山的评语中写道,新疆天山具有景观和生物生态演化过程的完整性,符合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和管理要求。新疆天山拥有全球温带干旱区最为典型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反映了温带干旱区山地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生态过程受海拔、坡向与坡度的水热空间变化影响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图略)。

①事实举证:新疆天山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结合地理位置、地域环境加以证实)。

②成因推论:水热空间变化影响(考虑海拔、坡向、坡度等方面的差异)。

③权威评语:新疆天山具有景观和生物生态演化过程的完整性(提出理论依据)。

④亲身体验:个别学生的旅游经历(描述事实与感悟)。

3.因疑入题

主题有大小,议题有繁简,问题有难易,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就是在“题与材、疑与问、思与行”中开启与结题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启发性设疑与学生的质疑性发问,如此对话、辩论与合作便是释疑解惑、推己及人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本义的重构、对核心问题含义的解构和对新的探究成果的再构都是依据课程标准进行的。就学习过程而言,“带着问题学”似乎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其实,“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该更有价值;就学习形式来说,有条件地改变“行为动词和因果关系”的限制,学生可以进行“自由、自主、自省”的学习。高效课堂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行为。“摸着石头过河”比“师傅领进门”更具探索性,会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

微课3:以滦县建设天体浴场为例证,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

河北省滦县官方于2013年6月14日在“走进滦县、携手发展”招商洽谈会上向外界公布,滦县将建设滦河风景区8000亩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滦河记忆”大型数字多媒体演出项目、高尔夫球场、马术场、摄影基地以及中国北方唯一的天体浴场。

河北滦县历史悠久,早在2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已有人类在此生息。运河文化、商贾文化、宗教文化等在这里交融激荡,诞生了滦州评剧、皮影、剪纸等文化形式。天体浴场是人们赤裸地享受阳光、沙滩、海水或温泉的场所。它的建设将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地域文化延展的典范(图略)。

①区位:优势条件(依山傍水、临近铁路线)。

②传统:文化特征(三大文化交融、多种形式并存)。

③发展:制约瓶颈(结合地理区位、交通运输和文化观念,看辐射面与影响力等)。

④措施:文化产业(产业特点:具有现代意识、突出文化特色、适宜休身养性)。

二、求真求新,因欲而求——高效课堂的第二境界

高效课堂有两大追求:一是要求真,秉承传统,追求卓识与远见;二是要求新,改变现状,追求变化和变通。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笔者认为高效课堂应该实现“三大目标”:一是要提升知识和技能,获取“真本领”;二是要明晰教理和学理,建立“新概念”;三是要丰富价值和意义,赢得“高效率”。课堂教学要在信息中找乐趣,在学问中觅新意,在变化中求发展。

1.求真以证实,求新以化异

课堂教学是一个“欲”与“求”的过程,反映在地理学科,便是抽象的“数据展”(时间、空间、变化等)与形象的“图腾会”(曲线、折线、柱状、饼状;示意、景观等),地理学科的理科性质和理性思维即在于此,所以我们应从以下两方面来构建课堂教学。

(1)分析地理数据,控制地理事象的时空范围,实施量化比较、表达变化程度和规律。

微课4:以太阳磁场变化为参照,推演“太阳黑子的变化”(图略)。

①观察图像:周期性变化(掌握规律,思考联系)。

②分析数据:变化总趋势(明确趋势,反观影响)。

③探讨关系:关乎可持续(尊重自然,趋利避害)。

(2)观察地理图像,确定地理事象的客观存在,描述地理事象的外在特征与内在意义。

微课5:以黄河凌汛卫星图片为底片,洗印特殊的水文现象——“凌汛”(图略)。

①定位河段(为什么)。

②描述现象(是什么)。

③阐释机理(怎么样)。

④分析影响(能怎样)。

⑤提出措施(应怎样)。

2.汰旧以立新,鉴伪以存真

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讲知识主干,只作信息铺垫,学生不是在重复中死记硬背,而是在过程中主动探究,使学生真正弄清课题本意与要素联系,并能够在特定的时空,对特定物象、特定意义做出独立思考、个性表达,最后达成共识的课题结论。

微课6:以高考地理试题为标本,解剖“产业发展与布局变化的原因”。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图略)。

①图文信息修限:时空限制、要素限制(规范思维空间)。

②对比分析差异:位置差异(沿海与内地)、环境差异(人与地)。

③辩证评价优劣:能源与资源丰富程度,输料与输油成本高低。

④开放性表达:立论观点相悖(环境与发展问题);沿海内地评价(产业要素构成与布局)、国际合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三、增值增效,即为即成——高效课堂的第三境界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在某一学段改变常规、寻求突破是困难的,因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时至今日,“唯分数论”现象仍在持续,“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依然严重,因此,教育需要一次大的质变,即改变学生的发展观,分解测评的性量比,使教育回归本源,倾力前瞻。课堂教学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任务,这就须要打开教学的“两重门”——成绩之门与成长之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成长比关注成绩更重要。

1.现实:由“常态”至“非常态”的颠覆性变化

传统的地理教学以机械性讲解为主,基本上都是画地为牢,没有真正脱离教师本位、教材本位和考试本位。课堂教学无趣味、未奏效、负担重、难持续。因此,课堂教学需要颠覆性变化,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行为习惯。笔者认为,所谓课堂教学的“颠覆性”与“非常态”是相对而言的,因为地理学科的经典基因不能更换,地理科学的认知规律也无法改变。要破解地理课堂教学的现实困局,就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创设学习情境、改变对话机制,活跃课堂氛围,形成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课堂教学新境界。

2.追求:从“增值”到“增效”的微量化平衡

一般说来,教学评价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可以量化的显性的可以认知的教学成绩,大数据时代,人们重视数据的客观性是非常必要的,追求数据的功利性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国家级教育评测标准还没有真正摆脱赋值局限和杠杆作用;另一个是非可量化的隐性的可以感知的教学成果,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中除了知识目标可以量化之外,其他都是无法用数据定量表达的内容,如此成果在学校空间的“小时代”很难体现,但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便一目了然。因此,高效课堂是以改变教学理念为前提、改变教学模式为重点、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的师生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增值的空间,又有增效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增加就课堂教学的附加值,远比一般意义上的提高成绩更重要。

综上,课堂教学古已有之,中外无异。构建高效课堂,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先导性和学生的能动性,目的是使学生对原生态中的知识切磋更有效率,在新情境下的智慧交锋更有意义。课堂教学中,师生对弈,此中猎奇,只要教师有“我思故我在”的意识,学生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信念,高效课堂便不再是一种奢侈的教学追求,而是一种快乐的人生体验。

————————

参考文献

[1] 龙宝新,折延东.论高效课堂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4(6).

[2] 王艳丽.地理课堂教学师生情感互动的研究与实践[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3] 李昌蓉,彭立勃.高效课堂教学的体会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4).

[4] 庞艳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5] 李翠兰.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1(S2).

[6] 李森,王天平.论教学方式及其变革的文化机理[J].教育研究,2010(12).

[作者:焦慧元(1978-),女,河北唐山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讲师;邵英(1962-),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地理教研员,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