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小学家庭作业质量提升研究综述

2015-10-21 21:59杨润东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家长参与家庭作业中小学

摘要 国内中小学家庭作业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家庭作业的质量提升。本文从家庭作业设计的“质”和“量”、家长参与、资源帮助等方面对国内中小学家庭作业质量提升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现有研究来看,研究方法还不够多元,研究视角还不够广阔。如何优化家庭作业设计以提高家庭作业的有效性,亟待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家庭作业  中小学  家长参与  家庭作业制度

一、家庭作业的概念

Cooper(1989)认为,家庭作业是教师布置给学生并让其在课堂之外完成的任务。[1]国内《教育大辞典》上的定义为:“根据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一般认为,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2]

家庭作业的布置者通常为教师,执行者为学生,地点为学校以外,家庭作业被看成是连接课堂和课外的一个纽带,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尺子或镜子。传统的家庭作业概念尚需进一步完善,首先,家庭作业的布置者和执行者不再单一地限于教师和学生,有的是由师生共同设计,有的是学生与家长或学生与学生一起完成;其次,家庭作业完成的地点也不再仅仅限于家庭或者校外,比如有的学生选择在社区、辅导机构等地方或晚自习时间和课堂上自习的时间完成作业;另外,家庭作业的目的也在发生变化,家庭作业不仅是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一项工具,其作用不再禁锢于智育,而是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二、家庭作业的“量”

1.家庭作业量的调查研究

杨富有的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平均每天在2-3小时,35%的学生平均每天3-4小时。[3]赵惠发现学困生的平均每天用于家庭作业的时间高达165分钟。[4]吴小贻的调查表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分别有5.3%、9.9%、15.8%学生认为家庭作业过多。[5]刘利华、裴新宁对上海、浙江、宁夏、深圳、济南的6到10年级的科学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6、7年级的家庭作业每天分别仅为4.4和7.3分钟,8、9、10年级却分别为24.9、39.0、44.3分钟。[6]

对家庭作业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家庭作业量存在普遍偏多的现象,但不同地区、不同科目间存在差异;国内尚需要更大范围的调查,如更多城市及农村的调查、特殊学生群体的调查;另外衡量家庭作业量的指标过于单一,主要靠学生每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来作为参考标准,而忽视了家庭作业难度等其它指标。

2.家庭作业过量的影响

适量的家庭作业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一定量的家庭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独立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并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7]但家庭作业量的多少并不意味着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付出了相应的努力,应通过选择家庭作业布置方式和家庭作业内容来提高家庭作业质量,增加学生的家庭作业兴趣和完成量,改善学习效果。[8]并非家庭作业越多越好,有学者研究表明学生学业成绩和对家庭作业的态度与家庭作业的时间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过量布置家庭作业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外活动时间,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个性健康的发展,影响家长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使学生产生如欺骗等不良品性,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可能对学生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如影响睡眠、视力下降,引起颈椎病等。[8]有效的家庭作业必定是适量的家庭作业,这种适量应当注重两点:第一,家庭作业量要达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促进其成长的功能,第二,家庭作业量的上限是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家庭作业的“质”

家庭作业的“质”直接关系到家庭作业的有效性,优质的家庭作业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学者研究就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家庭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和评价呈正相关。[9]“质”不够高的家庭作业特点主要表现为:设计封闭且单调,主要以静态文本为主,扩展型和创新型的作业较少,缺乏多样性、选择性和层次性;设计的主要目的比较单一,主要是为了复习和巩固书本知识;布置较为专制,学生缺乏主动性;布置作业往往是“一刀切”,忽略学生间的差异。家庭作业优劣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比如学习的动机、态度、情绪和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家庭作业要想发挥最大功效,除了要在“量”上做功课,更要在“质”上下功夫。

1.家庭作业类型及设计理念

赵天等把家庭作业按操作方式分为阅读作业、口头和书面作业、实际活动作业。[10]霍启红、康红芹提出了针对不同目的家庭作业,包括改善亲子之间关系的“亲情作业”、加强师生情感交流的“日记作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仰俯(仰卧起坐、俯卧撑)作业”和“病历”作业(给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布置的、旨在通过心理病历的形式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合作作业”和“创新作业”。[11]贺静雷针对科学家庭作业提出了开放性的家庭作业类型,包括观察型、试验型、制作型、探究型、调查型、阅读型、写作型。[12]王增云提出了设置操作型作业、欣赏型作业、拓展型作业、合作型作业、创新型作业以及亲情作业。[13]邵建胜根据难易程度将家庭作业分为必做的、选做的、挑战的。[14]

以上研究虽然对家庭作业类型没有给出系统科学的划分,但是有利于我们拓宽家庭作业的范围,提供了很好的典范供教育者去打破传统的文本式家庭作业的思维,教育者便可以举一反三地去探索到更多家庭作业的类型。未来需要对家庭作业类型进行归类的同时,还要让家庭作业融不同学科和不同的教学目的为一体,比如设置的作业既可以包含语文知识,也可以包含美术知识,既能达到智育目的,又能实现德育等其他功能。

家庭作业设计要具有知识性、生活性、开放性、趣味性、实践性,郑明江指出家庭作业的设计应涉及读、写、做、玩、讲、听、看、问、用各个方面。伏增录认为家庭作业的设计应遵守四个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学生个性化原则、作业趣味性原则、作业开放性原则。姚利民强调设计有效的家庭作业应当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教师、学生和家长树立家庭作业意识及认识家庭作业的价值、清楚家庭作业的目的;其次要教师制定相应的家庭作业的规范;另外还提出了家庭作业可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加大难度、加大扩展型和创新型家庭作业的比重。

总之,家庭作业类型的设计要多元化,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特别在家庭作业难度上要因学生而异,家庭作业要更多地贴近学生生活并与实践“接壤”,既要辅助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符合学生心理和个性发展。

2.家庭作业评价

家庭作业评价是家庭作业质量的“检查器”,它可以帮助教师明确学生的知与惑、对与错,让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有助于学生及时认识知识的不足与欠缺,调整自己学习的方向,增强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自信心等。

(1)家庭作业评价的类型

田云兰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提出了两种评价方式,一种是面批,即教师对学生进行当面批改作业并给予鼓励,二是自改,即学生自己批改自己的作业。[15]张春美提出了当面批改、利用黑板批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批改、互相批改、自己批改等多种批改方式。[16]

(2)家庭作业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家庭作业评价存在重结果或只看结果的问题,导致评价标准单一,家庭作业的评价重心应该由结果转向过程。评价时不仅要重视终结性评价,还要将其和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家庭作业评价需要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因人而异;反馈要及时,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评价时除了给出等级、分数,还应适当加上建设性、鼓励性的评语,另外,要对家庭作业进行讲评。家庭作业评价要多元,综合考虑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并注意评语的针对性、指导性、激励性和人文性。不管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既要让评价效用得到充分发挥,又要注重以学生为本。

四、影响家庭作业质量的外因

1.家长参与

教师、学生、家长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家庭作业不应该囿于教师与学生参与的“二维空间”,应当注入家长参与的力量。李云、桑青松、凌晨发现家长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家长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性别小学生的家长在“家校沟通”、“作业行为督促”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家长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家长,母亲受教育水平与“作业行为督促”呈显著负相关。[17]家长参与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更好地完成家庭作业,但是家长要让孩子尽量独立地完成家庭作业,家长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监督者和引导者,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情感支持。

2.资源帮助

很多学生完不成家庭作业除了因为家庭作业量过大、难度不适宜等因素之外,另外一个原因是在家庭作业的完成过程中缺乏资源帮助,特别是扩展型作业和创新型作业以及那些需要课外阅读、查阅相关资料和实践活动之类的作业。我国学者更多的关注图书馆对家庭作业的帮助。任宝贵认为家庭作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教育相关部门、学校、家庭共同解决,政府在其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要以县(区)为单位构建家庭作业帮助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校、图书馆、社区等建立家庭作业帮助中心。[18]

史拓提倡在我国开展家庭作业辅导服务以支持学校教育,并建议建立图书馆馆际联盟以提供更好的到馆辅导和专业人员网上辅导等服务,与其它机构(如学校、社区、盈利性教育机构、志愿者协会)和个人(如志愿者)开展一些合作来支持学生完成家庭作业。[19]周蕾提出了在少年图书馆开展家庭作业辅导的构想,认为开展家庭作业辅导有几个方向:一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辅导,主要提供在线咨询等服务;二是建立家庭作业辅导的长效机制,提供更多的家庭作业服务类型和内容;三是保证相对稳定的辅导人员队伍。[20]

五、不足与展望

家庭作业看似教育中的小问题,其实直接关系到学生发展,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涉足,国内目前对家庭作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其一,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上看,研究者大多为一线教师,研究者关注的对象是学生,对教师及家长的关注甚少,对特殊群体关注更少;其二,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是研究者的经验总结和一些主观看法及思辨的成果,实证研究偏少,调查研究范围较小、数据过少,还有待编制优质的家庭作业问卷;其三,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存在一些研究盲点,比如可以从不同文化背景或家庭资本的视角研究家庭作业。

另外,我们应当吸收和借鉴国外家庭作业研究的优秀经验,尤其是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更多的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为本土化研究提供更多参考。相信家庭作业的研究将使家庭作业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好帮手”,为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

参考文献

[1] Cooper Harris.Synthesis of Researchon Homework.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9,47(3):85-91

[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3] 杨富有.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1999(2).

[4] 赵惠.学困生家胜乍业市置肋困值与出路——基于上海市某中学的实证调查[J].现代教育论丛,2008(11).

[5] 吴小贻.中小学校课外作业现状的调查分析报告[J].池州师专学报,2001,15(3).

[6] 刘利华,裴新宁.科学教师对待家庭作业的行为现状之调查与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8(5).

[7] 黄小莲.家庭作业问题研究[J].教育与管理,2002(5).

[8] 宋立华.中小学家庭作业“过量布置”解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3(4).

[9] 李金波.中小学生家庭作业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J].教育心理,1998(2).

[10] 赵天,宋人鳌,赵乃贤,王鸿斌.简明教育辞典[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11] 霍启红,康红芹.素质教育下的家庭作业设计[J].当代教育科学,2010(4).

[12] 贺静雷.挖掘科学教材潜质,设计开发性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2010(4).

[13] 王增云.新课程背景下家庭作业的问题和改进策略[J].中国民族教育,2012(1).

[14] 邵健胜.新课程背景下的家庭作业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8(14).

[15] 田云兰.谈小学生的家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J].教学与管理,2003(23).

[16] 张春美.关于家庭作业的思考[J].山东教育科研,1994(3).

[17] 李云,桑青松,凌晨.家长参与小学生家庭作业行为方式的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14(5).

[18] 任宝贵.美国家庭作业帮助体系的构建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4).

[19] 史拓.公共图书馆家庭作业辅导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8(8).

[20] 周蕾.少儿图书馆开展家庭作业辅导的初步探索——以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J].公共图书馆,2014(1).

[作者:杨润东(1990-),男,贵州纳雍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刘永庆】

猜你喜欢
家长参与家庭作业中小学
特殊的家庭作业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析家长参与学前教育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英语起始阶段中的家长参与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