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博
古诗词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和谐动听的音韵、流畅明快的节奏、含蓄悠远的意蕴,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当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课堂上,教师不是把精力花在引导学生诵读、品味、感受、积累和运用上,而是用在对词句的剖析、对意象的肢解、对诗词文化的鉴赏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内容深耕细作,一个字一个字挖,一句话一句话理,煞费苦心。这样的课堂不仅索然无味,而且毫无生命活力。小学古诗词教学应当找准方向,回归到一个正确的道路上来。以下,是笔者的一点思考。
一、 坚持诵读,教出韵味
诵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积累的宝贵经验。古诗词讲究平仄、声调和谐、对仗工整、想象丰富、意境深远等,这些特点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得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诵读要讲究方法、技巧,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节奏是对诗词诵读的最基本要求。读出画面、读出意境、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读出美感应当是诗词教学诵读追求的至高境界。
“诗从味中出,味在诗中藏。”有感情地诵读,其实并不难,无非是用自己的语调来传达对诗词的理解。只要把握好诗词节奏的轻重缓急,处理好诗词的停顿断连,注意好语调的疾徐婉转,诗词的滋味、趣味、情味就能从文字中徐徐地散发出来。诗词的节奏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五言诗的节奏一般是“二一二”和“二二一”: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诗词的重音也有规律。例如五言诗一般是第三个字咬得较重、读得较响: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宋人魏庆之认为:“七言诗第五字要响。”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眼看瀑布挂前川。
对于语调的长短,诗句则是按照“平声长仄声短”的规律来诵读。
需要注意的是诵读要比我们正常的朗读语速略慢一些,有时还可以摇头晃脑,辅以一定的动作和体态语言。这样,诵读的味才浓、才足,人才能走进诗词所描述的画面中,入情入境、入文入心。
二、 举象造境,还原场景
意象,是指作者主观的情感和外在的物象相互融合产生的心象。意境,是作者通过艺术形象描写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情调和境界。古人云:“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许许多多的意象组合便形成了美妙的意境。诗词,充满了诗情画意,而这些诗情画意是作者通过举象和造境来完成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习古诗词,就要遵循“循文明像,循像悟意”的规律。将凝固的文字还原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走进作者所描述的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与作者共呼吸、同忧愁。
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就要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作者一起登楼远眺,去感受大自然在西湖造就的奇特美景:翻滚而来的乌云、跳珠般的白雨、卷地而起的大风、一碧如洗的湖水……这瞬间的美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四句诗,寥寥数笔,就把西湖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的景色描绘出来了。作者的心境也随着景物的变换而在不断地转换着。读后,确实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教学《天净沙·秋思》,就要把自己当作那牵着瘦马行走在古道上漂泊的游子。望着眼前的枯藤、老树、昏鸦,目睹着小桥、流水、人家……心中的凄凉油然而生,对温暖家的渴望就会从心底升腾。整首词有声有色、有情有境。一切悲凉、愁苦都在意象与意境中,慢慢地弥散开来。
三、 填补空白,丰富内涵
司空图在《诗品》就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论述,李渔也在《中国画论·神韵说》中写道:“诗在有字句处,诗之妙在无字句处。”空白不等于虚无。作者在创作诗词时常常运用“意象空白”和“结构空白”的手法,目的是在意象之间和结构之间,进行大幅度的转折和跳跃,造成一种意义上的模糊性和理解上的多义性,达到“诗已尽而味方永”的艺术效果。学习诗词,其实是读者对诗词意义再造想象的过程。正因为有了读者的再造想象,诗词的内涵才更加丰满、韵味才更加浓厚。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学习、阅历和自身的体验,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法去填补这些空白。
1.填补客体意象
有些诗词,为了突出主体的意象,往往会对与它相关联的客体事物进行省略,以达到虚实相映的效果。教学时,如果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对省略的意象进行必要的补充,就会对主体起到铺陈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教学《游园不值》时,诗中描写道:“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站在柴门外,看到了一枝红艳艳的杏花从园子内探出头伸到了墙外。那是何等的美丽!然而还有一些迷人的春色被主人锁在了园子里,作者没有写出,留下了空白。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来填补这些意象: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还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还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丰富人物形象
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往往是刻画人物最直接的描写方法,然而由于语句的凝练,有的诗词只刻画了人物的某一个方面,而把人物的其他细节省略掉了。教学时,如果能引发学生对人物这些方面的关注,其形象就会更加丰满,神韵也会更加灵动。
《示儿》是陆游的一份遗嘱,也是他的绝笔之作。诗以陆游的口吻道出了他的心声。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诗人临死前的外貌、动作、神情,诗人眼望北方,死不瞑目的神情和姿态就会永远定格学生的心里。诗人那颗拳拳的爱国之心将永远温暖着我们的心。
3.完善故事情节
小学的诗词,有许多是叙事的。事情叙述是有时间、有地点、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但作者出于表达的需要,往往省略有些内容。由于省略,句子的意思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故事的展开,进行意思的组合、关联,使故事的情节做到连贯和完善。
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不仅省略寻访的时间,还省略隐者的样子,更重要的是连自己与童子的四次对话的内容也被省略了。诗中只有答句,没有问句。但我们可以根据答句,猜到诗人的问句是:“你的师傅可在家?”“你的师傅出门做什么去了?”“到哪里去采药去?”“在山上的什么地方采药呢?”从诗人与童子的对答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一定是满怀希望而来,带着失望而归。
四、 咀嚼品味,体情悟道
诗词大都是个人的情志表达与抒发,由于诗人的个性、阅历、学识等不同,表达的风格迥异。有的气势奔放,直抒胸臆;有的情意悱恻,含蓄委婉;有的恬淡率真,半藏半露……但不管是哪种表达,我们都能从诗词的语言中体会到作者那份真挚的情感和对世界万物的感悟。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走进诗词所要描述的境界,让学生的整个心田完全浸润在曼妙的诗词里,以情悟情、以心契心。
1.在文眼处细品味
文眼,是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能点出文眼,是读懂文章的一个重要标志。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抓住诗眼和词眼,就是抓住了理解诗词的“牛鼻子”。
《春夜喜雨》的诗眼就在于“好雨知时节”的“好”字上。《示儿》的诗眼就在于“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上。《春日偶成》的诗眼聚焦在“时人不识余心乐”的“乐”字上。《如梦令》的词眼落在了“沉醉不知归路”的“醉”字上……抓住这样诗眼、词眼,学生就能很快把握诗词的基调,打通与作者的心灵通道。
2.在矛盾处深探究
在文学作品中,是矛盾推动了故事情节向前发展。诗词中,也有许多矛盾的现象。如语言矛盾、意象矛盾、情节构思上的矛盾等等。抓住这些矛盾之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深刻领悟作者写作的意图,把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深入。
例如《晓初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诗中明明写的是六月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为何以事为题,这些与送别的人物林子方有何关系,让人费解,显然是个矛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明明长江中千帆竞发,作者却说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显然也是个矛盾。其实,正是这些矛盾,才显示出作者对好朋友独有的那份祝福、那份真情。
五、 整合建构,有效拓展
整合,就是将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经过整理、组合、协调,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重组效应,从而发挥出系统更大的功能。整合,就要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间的封闭状态,使各要素之间达到优势互补,发挥出整体的效能。小学的古诗词在课本中要么是一篇一篇地呈现,要么是围绕一个主题两首放在一起呈现。教学时,教师通常都按部就班一首一首引导学生学习,教学效率不高。我们不妨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主题统领,加强知识间的整合
小学课本里的诗词,题材虽然广泛,但主题好多是相同或相通的。例如有描写四季美景的,有展现西湖风光的,有表现孩童可爱的,有表达对人生感悟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注意相同内容之间的比较,以达到“温故而知新”“举一而反三”的功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学习《池上》和《小儿垂钓》这两首诗时,可以引导学生比较:诗人是通过什么事来展现小儿的可爱的?这两个小儿的可爱有哪些不同?
2.走近诗人内心,使内容与背景无缝融合
“言为心声”。作者在诗词中表达的情感往往与其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解写作背景,便于更好地理解诗词,走进作者的内心。
《示儿》中,诗人陆游以遗嘱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内心之悲。作者的内心仅仅是悲伤?当我们把林升的《题临安邸》作为背景资料呈现给学生,当学生想到那些沦陷的百姓在苦苦地挣扎,而南宋的统治者却在花天酒地、歌舞升平地生活时,学生所感受到的不仅是诗人内心的悲伤,还应当有悲叹、悲哀、悲愤……
3.拓展学习空间,让课内与课外有效结合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通的。学习就应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为学生打开语文学习的一片天地,通过拓展课外阅读,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有效延伸。
在学完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后,笔者提出要求:同学们,通过学习《如梦令》,我们感受到了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生活是幸福的、快乐的、自由的,那么晚年的李清照生活的境遇怎样?她的情感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大家课外阅读她的词《声声慢》。通过拓展,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六、 加强实践,运用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古诗词教学也应如此。课堂就应该多给学生搭建言语训练的平台,多给学生创造言语训练的时机,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实现言语的主动迁移,变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
1.创设情景,在嬉戏中学会表达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于永正老师教学《草》就是个经典案例,为了强化学生的积累运用,课堂上教师在不断地转换角色,先后扮演了孩子的妈妈、哥哥、奶奶等,引导学生主动地积累,寓教于嬉、寓庄于谐,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言语能力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了提升。
2.艺术呈现,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艺术是教育的最好形式,也是一个美好的境界。如果古诗词教学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诗词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锻炼,如诗词配乐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诗词配画比赛、诗词改写比赛等等,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浸润在诗词的芬芳里,让他们的言语能力与审美素养在艺术实践中同构共生。
条条大路通罗马。当然,古诗词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只有让诗词教学回归本源,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高效,课堂才会诗意盎然。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