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
郑廷珍(1893-1937),河南省柘城县郑楼村人,祖辈素以行医为生,是当地著名中医世家。到了其父亲一代,医道失传,开始以务农为本。当时正值清末民初,国势衰弱,外国势力侵入,官僚军阀结为一体,欺压黎民百姓,加上战乱不断,中原一带饱受兵灾,郑廷珍家庭日益拮据,生活困难,甚至缺粮断炊。因此他深恨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霸道,决心入伍当兵,以求祖国强大统一。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队开始全面进攻中国,郑廷珍多次请缨上阵,打击日本侵略者,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他曾亲自到南京, 代表独立第五旅全体官兵要求参战。不久,日军大举进攻山西,独立第五旅奉令配属于郝梦龄第九军,开往山西与日军作战。郑廷珍激动万分,决心奋勇杀敌,与日本侵略军决一死战。在他率军开往山西前线途经河南老家时,打电话告诉家人到柳河车站见面。面对亲人,他坚定地表示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决心,他伏在地上给年迈的老母亲磕了几个头,表示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现在日军野蛮侵占中国,无恶不作,其奉令上战场杀敌报国,不打败日本鬼子誓不生还。
郑廷珍在独立第五旅官兵大会上说:“过去的内战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胜不足武,败不足惜,今天是真正打敌人,打日本鬼子,保家卫国是军人最光荣的事,就是部队拼光拼净也值得,也甘心情愿。我们上阵后,一定要杀敌立功,如不打败日本,就一个也别回来。”这些铿锵誓言充分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忠于国家、民族的优秀品质和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10月初,日本侵略军深入山西腹地,突破雁门关防线,直扑山西省城太原。国民政府派卫立煌率第九军、第十四军火速增援山西前线,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决定集中全部主力,在忻口一线与日军决战。郑廷珍率部急如星火赶到前线,马上在忻口一线布防,构筑工事,做好迎击敌人进攻的准备。这时,他星夜奔驰在前线和指挥部之间,召开各级军官会议,督促检查具体战备措施的实施情况,并与友军指挥员商讨共同作战,保障部队结合部的强固办法,还到士兵中视察,宣传抗日必胜,杀敌光荣的道理,鼓励士兵英勇抗战。
10月1日,日军进犯距忻口数十里的原平镇,我守军姜玉贞旅浴血奋战,阻击敌人前进,保障忻口大军从容调防、布防、作好应战准备。在原平我军苦撑10天,歼灭大量日军,但终因部队伤亡殆尽,弹药缺乏,被迫放弃原平。
10月11日,日军主力逼进忻口一线,开始向我军阵地发起猛攻,他们凭借飞机、大炮等优势火力,向我军防线不断冲击。当时郑廷珍部坚守中央阵地,他们依靠将士高昂的士气,用简陋的装备,与敌人拼死血战,寸步不让。忻口前线南怀化(今河南村)高地的争夺战极为惨烈。南怀化是整个中部战线的支撑点,是敌我双方的必争之地,从这里的战斗一开始就呈白热化,双方拼死争夺这个制高点。我军占据高地后,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往往一个建制团冲锋下来,就伤亡殆尽。战斗这样残酷,我军将士仍士气高昂,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坚定信念与敌人血战到底。
15日,南怀化高地再次陷于敌手,日军乘机扩大突破口,想一举突破我军防线,整个战局出现危机,前线总指挥卫立煌火速调集兵力,集中5个旅的部队,由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和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担任指挥官,于16日发动反攻,收复南怀化高地。郑廷珍亲自动员担任反攻任务的部队,鼓励士兵奋勇当先,杀敌立功收复高地。
16日凌晨,反攻开始。郑廷珍坚持要到前沿阵地亲自指挥作战,警卫人员一再劝阻,郑廷珍杀敌报国心切,决定率领警卫人员一同出发到前线指挥部队收复高地,在他到达前沿后,我军一鼓作气攻占了几个山头。这时他跃出战壕观察敌情,指挥部队继续前进,突然遭到日军机枪的猛烈射击,郑廷珍当场中弹牺牲,壮烈殉国。
我前线官兵听到这个消息,万分悲痛。他们牢记郑廷珍“如不打败日本,就一个也别回来”的誓言,一致表示要奋勇杀敌,为烈士们报仇。他们踏着烈士的血迹,继续前进,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搏斗……郑廷珍的遗体被运到后方,在太原入殓后转运到河南家乡安葬,沿途各地都举行仪式,悼念烈士。柘城县地方政府为烈士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12月6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郑廷珍将军等人:“……郝梦龄追赠陆军上将,刘家麒、郑廷珍各追赠陆军中将,并交行政院转行从优抚恤,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史馆,用彰勋荩,而垂永久。”全国各地报纸都报道郑廷珍等人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中国共产党当时在巴黎办的《救国时报》也对郑廷珍诸烈士的牺牲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了教育子孙后代,永彰爱国军人的抗日功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于1983年正式追认郑廷珍为革命烈士,并给其亲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