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布厂工人穆崇基智勇斗日寇

2015-10-21 01:05郝俊力
文史月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日军工人外公

郝俊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战争中,我的外公在山西祁县一带同日本侵略者作了英勇斗争。

外公本名穆崇基,1913年出生在介休穆家堡村一个行医世家,因父母早逝,家道中落,幼年失学。12岁那年,他趿拉着两只破鞋独自去了平遥织布厂开始做学徒,18岁辗转到祁县益晋织布厂做了机修工。

祁县益晋织布厂位于祁县北关,创立于1904年,是山西省第一家织布厂。它开创了近代山西民族织染业之先河,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综合的印染织造企业。其技术力量雄厚,“工艺独特,产品质量高,部分产品在山西乃至全国都出类拔萃。”1937年11月7日,日军侵占祁县,益晋织布厂被强行军管,成为日军军用厂。当时全厂有400多工人,生产分两班制,每班12小时,工人劳动强度大,工资微薄,生活十分困苦。

1938年初,山西工卫旅挺进到文水、交城一带,开辟敌后根据地,建立抗日政权,发动群众打游击。1938年4月,工卫旅派二大队副大队长张兴业、五中队副队长白俊卿,创建了晋中办事处。织布厂工人素有革命斗争的传统,为支援前线抗战,身为技术工人的穆崇基和同事王学贤、和俊杰等很快成为办事处在该厂的内线,为游击队、工人武装自卫队(工卫旅)传递情报,散发传单,秘密修配武器,并多次配合“抢布”行动。为方便联络,穆崇基还在北关一进村的租住地开了一爿面饼店,后来又在小店对面盘下一处临街小院做饼铺。

据《晋中大事记》记载:“1938年秋,山西工卫队21团在晋中办事处(工卫队派驻敌战区的工作机关)配合下,袭击祁县北关日军织布厂(抗战前的益晋公司),缴获大批布匹,解决了工卫队3000多人两冬一夏的被服所需。”这次袭击,被曾参加过这次战斗、后任国防科工委领导的申建基誉为“是一次组织周密,里应外合,出敌不意,马到成功的壮举。”“震惊了日本侵略者,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这一注定载入史册的壮举,也有穆崇基的一份功劳。申建基在《军民夜袭织布厂》一文中这样写道:“工人王学贤、和俊杰、穆崇基等,经常到办事处所在地的云周西、城子村反映情况。穆崇基还亲自绘了一张织布厂详图,供给了张兴业、白俊卿。同时还了解到祁县城内只有日军三十余人(当时日军正集中兵力,进行正面战略进攻,后方空虚),织布厂也只有汉奸李三儿为首的十余名厂警。部队进入生产区后,配合我们行动的工人也出来了。首先控制了发电房,使祁县城内变成一团漆黑。在工人带领下,打开了一号库房(该厂当时有四个仓库,一至三号库为成品库,四号库为原料库),大家蜂拥而上,动作敏捷地往外搬布,几十名工人也一齐参加。这时,城墙上敌人惊慌地乱打了几枪,厂警也逃的逃,藏的藏,无影无踪了。厂内电工又将一号库外的其它电灯全部熄灭。这样部队和工人就把抢到的布匹安全地搬出围墙,装上马车。由于布置周密,进展顺利,只用了一个多小时,便将七十余辆马车装满,陆续按来时的路线返回。”

当然,抗战并不都是凯歌,前线战士浴血奋战,后方支援者同样要冒着流血牺牲的危险。但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他们早把生死置之度外。面对日本侵略军的蛮横残暴,他们表现出的英勇顽强同样可歌可泣。

据《日军在山西的暴行》中有关“祁县益晋工厂惨案”一节中这样记载:“1940年春的一天,当他们又为游击队秘密修配枪支零件‘抓子钩’时,被日军发觉,当即将电工王连元、铸工任锡义、煤气工金虎儿、织布工严海成、工匠高合成和王宪章等10多人抓起来,严刑逼供。但他们坚贞不屈,死不招供,日军便把他们押到工厂北面的烧土圪洞内,用刺刀全部刺死。”

1944年底至1945年初,为解决太行军区被服用布的困难,穆崇基等配合左权独立营进行又一次“抢布”行动。

据原贵州省农业局副局长赵廷伟在《对左权独立营光辉历史的一些回顾》中,有这样的描述:“1944年底到1945年初,左权独立营在太行军区和三分区统一部署指挥下,两次各派1个连配合主力先后攻打襄垣、祁县纱厂,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我们军区被服用布的困难。在攻打祁县纱厂的战斗中,警卫团伤亡人数较多,副团长赵玉珍就是在这次战斗中光荣牺牲的。”

这次行动,由于汉奸的出卖,穆崇基和他的10多位工友被日军抓捕。《日军在山西的暴行》中这样记载:“1945年1月21日,由于汉奸李三儿(李春金)告密,驻益晋织布厂的日军突然抓捕了本厂职工王学贤、王景云、程维宏、吕贵庆、李少宗和穆崇基、段骏、陈兆丰、任喜兰等10多人,并将他们押到工厂北面的土丘上,一连用刺刀刺死几人。第二天,又将张午卿、段骏等8人用皮鞭抽,火柱烫,严刑毒打,当场折磨死三人。当天夜里,又将张午卿用刺刀杀死,埋在北门外的灰渣堆里。又一天傍晚,日本宪兵把王学贤、王景云和程维宏三人拖进牢房,用各种酷刑折磨他们,手段极残忍,如把一段很长的铁丝插入王学贤的生殖器内。第二天夜里11点多钟,把他们三人拖出去投入井里。”

《血火铁证——侵华日军在晋中罪行录》中也记载了这一惨案:“1945年春,祁县北关村的农民在浇小麦时,发现水井里有死人,人们从水井里打捞出三具尸体,经辨认,这三个人是益晋织布厂的王学贤、王景云、陈维宏。在这之前的1月21日(农历腊月初八),驻益晋织布厂的日军突然把王学贤、穆崇基、王景云、陈(程)维宏、段骏、吕贵庆、李少崇、陈兆风、任喜兰等十几个人,一起抓到工厂北面的土丘上,日军刺死几人后,把剩余的人带回厂里。第二天又对被抓的人皮鞭抽、火柱烫,当场打死三人。当夜又把张甲(午)卿用刺刀捅死。王学贤、王景云、陈(程)维宏多次遭受酷刑,第三天他们被拖回牢房时,只有微弱的一口气了。当天夜半三更,他们三人又被拖出去,被日军投到井里。这三个人就这样被活活淹死了。”听外婆说,外公是被一位亲戚从灰渣坡死人堆里背回来的,当时,整个人昏迷着,满身的鞭痕,满背的烫伤,惨不忍睹。回家后,在地铺上整整躺了10个月才站起来。

外公经历了腥风血雨般的种种磨难,历经生死,与不屈不挠的广大抗日军民一道苦撑苦熬,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但之后的道路也并不平坦。据《祁县县志》记载:“1945年日军投降时,将200台电织机和印染设备移运太原。日军投降后,阎锡山政权的西北实业公司乘机接管益晋织染厂,资产掏腾殆尽,并于祁县解放前夕烧毁厂房和80多台木机。1948年秋,益晋织染厂原办厂人员曾把部分电机由太原运回,重新招工投产。1950年全厂移交国家,属榆次晋华纺织厂祁县棉织部。1953年全部迁往榆次。”

新中国成立后,穆崇基应邀举家迁到太原晋生纺织厂带徒,因为放不下祁县北关的那个小院,1951年又回到祁县益晋织布厂,1953年随厂迁到榆次晋华纺织厂。1962年,刚刚经历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大饥荒,国家财政困难,对公职人员和市民户实行压缩回乡,也就是所谓的“六二压”。这时,已经是七级工的穆崇基响应号召主动退职,举家迁回祁县北关做了农民。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某一天,外婆家来了一位贵客,他是专程来看外公的,得知外公已于几年前离世,老人不胜唏嘘。他就是前面提到的国防科工委离休干部申建基。那时,我们才第一次听说,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穆崇基曾是一名出色的地下工作者。1989年,山西省总工会与山西电视台联合拍摄10集电视连续剧《中国有个工卫旅》时,其中一个角色“织布厂工人穆学贤”,就是以外公穆崇基和烈士王学贤为原型设定的。

猜你喜欢
日军工人外公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外公的节日
外公爱吹牛
外公的呼噜
巢县凤凰集东南八村惨案
神头岭巧歼日军
日军的“败退”与“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