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国
[摘 要]学具操作是一种给学生提供思考的学习活动,具有直观形象、易于构建概念表象等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正确、恰当地运用学具操作,能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更清晰,记忆更加牢固,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及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具操作 思维 发展 启发 激活 促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0-031
学具操作是一种给学生提供思考的学习活动,具有直观形象、易于构建概念表象等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述,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他们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巧用学具操作启发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巧用学具,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既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让学生使用学具——小棒进行以下操作:(1)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堆,每堆几根小棒?列式为10÷2=5(根)。(2)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5堆,每堆几根?列式为10÷5=2(根)。(3)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3堆,每堆几根?还剩几根?发现了什么?剩下的小棒每堆还够分1根吗?列式为10÷3=3(根)……1(根)。(4)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4堆,每堆几根?还剩几根?每堆还能再分几根?列式为10÷4=2(根)……2(根)。然后我引导学生说出分东西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按要求正好分完;一种是按要求分完后还有剩余,剩下的又不够每份再平均分。这个剩下的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这样,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的操作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让概念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余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又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二、巧用学具操作培养思维
数学教学中,通过学具操作,可以将数字演变、空间图形以及线段的变化过程等与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把思维过程以“慢镜头”的形式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时,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公式,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量出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于是学生产生以下几种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1)6+4+6+4=20(厘米);(2)6+6+4+4=20(厘米);(3)(6+4)×2=20(厘米)。然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归纳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如长+宽+长+宽、长×2+宽×2、(长+宽)×2。这样教学,既使学生由最初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了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内涵,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避免了生搬硬套公式的现象,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巧用学具操作激活思维
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要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需要教师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数学的抽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发挥学具的作用,在操作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根圆柱长1米,底面直径为2分米,把它横切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分米?”学生由于受空间想象力的限制,思维会出现暂时的受阻现象,这时教师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将圆柱横切成两段,看一看、想一想新增的表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新增了两个圆柱的底面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直观的操作、对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巧用学具操作促进思维
学生在学具操作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时,教师要善于把握住契机,引导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形成正确的概念,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以促进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在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得出“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的结论,并问学生:“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什么?梯形的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求梯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这样,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问”与“答”,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学具操作中思考、分析、综合,真正理解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既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又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正确、恰当地运用学具操作,能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更清晰,记忆更加牢固,既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又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及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责编 蓝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