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佑天 孙立军
【内容摘要】在当下影视荧屏上,时尚的营建与塑造渐成风气。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背景使“影视时尚文化”这个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演变为竞相模仿、追逐的文化消费浪潮。在其审美特征上,基于时尚文化的多重特性,作者从其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主体心理——快感与文感;二是形式体系——建立与破坏;三是雅俗品鉴——品位与趣味。并试图在影视“时尚”多重属性中寻找良好的契合点,结合影视文化理论,感受影视时尚的魅力,以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时尚觀。
【关键词】影视文化 时尚 审美 特征
时尚作为文化现象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潮流,特别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消费体系下尤为突出。影视,一种以视听为基础的文化体现,时尚与之关系密切。其根源在于,时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基于人眼睛、耳朵功能的可视、可听,以便于大众获取相关信息并加以效仿。从某种意义上说,时尚就是要获取大众的“注目、注耳”。从这个意义上看,时尚是一种典型的视听消费,其借助特定的形象与听觉符号来传递。在影视产业兴盛的今天,消费文化渐趋成熟,时尚不但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景观,同时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视听现象。
时尚作为一个舶来品,本意指在一段时期内,衣服、头发和行为等流行式样,并且容易发生改变。本雅明曾说:“时尚确定了人爱恋的商品希望的崇拜方式。”①我们不难看出,本雅明的界定旨在强调人与物的关系,进而厘清时尚与商品在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间的关系。而李波夫斯基则把时尚规定为“短暂变化的永恒戏剧”②。这种说法实际上道出了时尚的微妙之处,形象描绘出了其特点,短暂而富于变化,虽短暂却实时而变的特征。透过诸种时尚的学说,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时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某些基本的文化性与独特性:第一,时尚是一种视听消费现象;第二,时尚是一种现代社会现象,具有在不同社会群体流动的可能性;第三,时尚通常以流行的形式出现;第四,时尚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一种表意活动。
无论时尚如何界定,这些都足以说明,时尚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系统。作为一种表意的实践,一种意义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波德莱尔认为,“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就是艺术的一半,另外一半是永恒和不变。”③齐美尔则认为,“如果我们觉得一种现象消失得像它出现时那么迅速,那么,我们就把它叫做时尚。”④在波德莱尔与齐美尔的论述中,可见时尚是一种独特的视觉文化景观,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体的身份认同、文化价值、趣味、生活习性等固有性。但时尚基于流动与变化,导致了其看似固定的意义和价值的不确定性。在影视剧情及视听构建中,其通过对都市文化新潮景象的展示,不断显现着系列的双重属性。
法国社会评论家及文学评论家巴尔特说道:“它从不固定意义却保持意义的某种机制,它永远是落空了的,它也是有意义的;它没有内容,于是便成为一种景象,即人类赋予自己以权力,用没有意义来意指……”⑤正因为时尚寓于“意义的落空”之中,其从根本上影响了世人,很大程度与外界事物以及整个思想、艺术、价值观念有关。换而言之,人们明知“意义的落空”而疯狂追求,正是为了获取瞬间转换的快感和欢喜。
一、主体效应:快感与文感
影视是以视听为基础的艺术形式,其所营造的时尚经过审美主体——人的耳目浸染,在追赶时髦时势必会产生一种混合情感。影视内部刻画,齐美尔说:“时尚的主角借以引人注目而代表了社会与个人冲动之间的真正原初的平衡状态。”⑥实际上,在追逐时尚的过程中,其既是大众个人的一种行为过程,其实在更高层面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性的身份认同建构的意指。通过追逐时尚这种行为,审美主体获得足够认同与归属的审美快感与文化感知。影视营造的时尚,如演员造型(服饰搭配及容妆等)、音乐及对白、相关产品等,总能在虚拟的意义上更深层次地影响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即便只是短暂的快感。在影视时尚的追逐中,受众对其易于产生幻想与冲动,希望获取一种象征上的心理抚慰,而作为能指的“时尚”也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大众借助这个符号将自己从容的置入“时尚”之中,虚拟的自由和与众不同的心理快感则油然而生。如青春励志电视剧《奋斗》的热播,夏琳和米莱两个女主角的服饰搭配风靡一时,其时尚装扮引领了当季的流行风潮。大众纷纷效仿,完全是为获得某种独特权力的意指,进而得到某种文化和社会地位上的虚幻优越感。事实上,大众也不愿将自己丢在时尚时髦之外,并且一直期望从中获得相应的心理效应。在《媳妇的美好时代》播放后,宜家家居红色的布艺沙发、玻璃面的茶几、木质的电视柜、棋盘交错的个性客厅毯和爬满墙面的相片框引得年轻人疯狂逐潮,很显然是为了获取虚拟的社会心理认同。影视塑造的时尚总能给受众带来心灵享受,形成无法自制的新鲜与心理快感。
影视中营建的时尚总是短暂、变化的现象,其不具备某种稳定性和崇高旨趣。影视不断寻求受众的广泛关注,以时尚来营造一种获得安全感的途径,从而在传播中使自己受益。他们时常在片中将造型、道具、视觉元素、语言、音乐等进行时尚策略,以此刺激受众自然体验到某种“意指”的文化感受。如电视剧《甄嬛传》古色古香的台词,广受大众追捧,形成“甄嬛体”并被扩大化运用到日常语言中,大众则从文化中感悟到效仿的愉悦。当然,过分追求时尚会很大程度限制创作者的创新能力,减弱其本身的文化感受。如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在寻求文化感悟方面,明明某保险广告的诉求和整部电影的基调可以形成文化吻合,却由于恶劣的硬性台词广告语植入,缺乏诚意的做法直接导致受众文化感悟的缺损。时尚起着塑造角色、渲染气氛、突出风格、反映剧情等文化表意功能,这种表意功能只有建立在审美基础之上又具有文化体验的独特功能,并在契合剧情的前提下,并有效、克制地注入时尚元素,才可彰显影视本身的价值内涵与受众的文化感悟。
显然,在追求时尚的框架下,当代影视创作与传播正是在这两种矛盾的体系下左顾右盼:一方面,为获取营销的成功,需要追求流动的时尚快感;另一方面,在获取引人注目的短暂形式下,必须坚守文化感悟的刺激。影视时尚正是基于此,不断推动视听文化的花样翻新,推动影视工业的发展,并不断培育追赶时髦的大众。
二、形式体系:建立与破坏
传统影视作品用独一无二构成“韵味”,自然带有永恒性和不可更改性,其在蔑视“内容的复制”的同时,亦使形式受到极大局限。例如,在张艺谋《红高粱》的宏大叙事和红色调的形式内容中,我们找不到丝毫的复制痕迹,这种“永恒性”在早期的影视策略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进而导致了张艺谋的成功。而在今天机械复制年代,复制技术的高度发达,原本与摹本的艺术高度被削平,为了营销的成功,我们总能在某个影片中看到另外一个畅销影片的影子。例如,某个经典的桥段、道具的设置、角色装束等,受众看多了将丧失对本有视域的抵触。时尚瞬间处于矛盾与尴尬的境界,时尚难逃复制与模仿的可能,同时过度模仿也是时尚的死敌。从影视学的维度来审视,时尚必然以视听符号的形式承载文化内涵,从某种情形看,其表露了受众的趣味、文化、习性及身份认同等,有其固定的模式与符号表征。同时,时尚符号又务必不断地流变,否则时尚也无从谈起。然而,影视中的时尚也依赖于一定程度的复制,新的时尚总是在不断破坏原有时尚框架下重新建立。
时尚,无论从影视生产还是后期推广,已经形成一种固有的策略。近年推广的很多所谓的时尚影片,诸如很多类型电影里,我们通常可以看到一幕幕华丽的场景,似曾相识的时尚装扮,创作者正是要把某种视听的相同愉悦植入目标人群,使其认同并仿效。然而,很多时尚的元素是电影框架背景的重新设置,但太多的相似与雷同,也将使得本来“时尚”变得不再“时尚”。如诸多武侠巨制片中,一幕幕雷同的华美场面和相似的精彩打斗动作就是例证。其实,过分重视物质形式的使用是时尚的重大弊因,但又缺其不可,而“无意义”恰是时尚的本来属性与意义本然。时尚对我们而言,必须是含有责任的,但同时也逃避着责任。时尚是在复制和效仿下建立起来的,同时,其也在不断破坏着原有的结构与体系下建立新的体系。正是这种矛盾的结构使时尚具有特殊的生命力,使影视时尚的追求陷入对其“可及与不可及”的摇摆中。
三、雅俗品鉴:品位与趣味
作为一种表意性的视觉文化现象,時尚本身就具有对新事物推崇的文化含义。在时尚介入的特定语境中,新奇是时尚的必要条件,新奇、新潮、新颖作为其内驱力。在常规的时尚判断中,与“新”“先锋”相关的事物总会被看做是积极的、进步的,甚至说是无限的美好。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指出:“先锋的一个成功之处或显著姿态,就是与现存的社会及其实用主义观念保持距离,并坚决与之决裂。”⑦显然,格林伯格就是将先锋的、新的与时尚的在做一个区分。事实上,在一个社会空间里,时尚开始就具有两种不同的走向。一种为“感官趣味”,其较为简单和粗俗,第二种为“反思趣味”,则是追求精神层面的纯粹与精致,其经过了审美愉悦的升华与沉淀。对于影视中呈现给受众的时尚自然应该有基本界限,换句话说,不是任何时尚都是先锋的、新潮的、可资推介的,或者说“新”不是没有界限的。所以,影视时尚的营造就是生产品位信仰。
在影视作品中,时尚是文化传播的载体,维系并强化着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将时尚因素植入其中,在最初往往含有对传统的颠覆与反叛之意,对主流文化的反叛与击打,这正好迎合了青年反叛的冲动。在很多城市类影视题材中,披头士、大砍刀、破裤衩、大街赛车等镜头时常出现,这在很多场合也会引发一种潮流,演变成与现代既有时尚体系完全逆流的局面。这种毫无底线的创策方法,突破了人类生存智慧的极限。时尚原本是为了抚慰人类心灵的孤寂,寄托于外部的行为与物件,使得大众获得内心满足与惬意。在作品的创制中,仅仅是为了营造氛围,而刻意合谋出另类的怪事、怪物,寻求感官的刺激而牺牲社会责任显然超出我们的道德底线。近期,广电总局对《喜洋洋与灰太狼》《熊来了》等国产动画剧进行了批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情感与责任。作品中过度炫耀武力、不切实际的阴暗剧情、炒作的语言风格等,作为一种反叛既有时尚的策略是成功的,但其价值观不能不引起关注。追“新”是完成人们对于新奇事物的渴望,但如果将其转为“炫耀性”的无止境追求,势必适得其反。只有在恰当的范畴中,强调现代美学对于影视时尚的文化建构,被“商品化”遮蔽的美才能自然呈现。
影视中,追逐时尚还有另一层文化意义,在社会空间中,时尚与趣味及品位密不可分。事实上,当时尚与其结合时,裹着外衣的商品被遮蔽了属性和消费特点,时尚也“审美化”了。为了借助时尚的效应激发受众消费热情,不乏与审美毫无关系的商品附着在高雅艺术的光环下频频闪现的镜头。现代青年城市题材类的片子中,经常出现美女加车、轿车加绘画大师等组合,这些显然是希图借助时尚艺术的趣味来为特定商品“增势”。诚然,时尚在影视中的确是以一种品位和趣味的造型形式出现。从某种角度说,影视中营造的时尚并不是抽象的、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需要经由特定剧情塑造起来的,并不是我们单方面、人为的刻意堆砌。因此,影视作品在追逐时尚的同时也应辨识和区分趣味高度,以便良性推进品位的流行。
结语
时尚审美已成为当下影视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部分,笔者通过解读其一系列双重特性,旨在表明影视中展现的时尚文化绝非简单的符号体系,其间充满矛盾。对美的追求能使人满足物欲之外,在精神上追求一种富足的超然感受,让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有了更为精彩区别于动物的存在意义。诚然,时尚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必然使命,而绝非简单的审美活动。
在影视文化中,应恰当地使用时尚元素,一方面,有助于人们明辨和正确选择向上的时尚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人们拒斥和摒弃低级庸俗的时尚行为方式,形成良好的时尚风气。更为重要的是,时尚审美进步会推动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引导主体追求高质量的人生状态,这是面向另一种境界的发展。
(注: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以及湖北美术学院校级教研项目“基于跨媒界视域下《实验动画》的课程教学与创作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3B134,共有成果之一;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之一,项目名称:动画之实验语言形态研究,课题编号:14G304)
注释:
①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北京:三联书店,1998:185.
②Encyclopedia of Aesthetics:vol.2.Oxford : Oxford Universit Press,1988:154.
③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485.
④⑥齐美尔.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92,79.
⑤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4—205.
⑦See Clement Greenberg.Art and Culture[M].Boston: Beacon,1961:4—9.
参考文献:
[1]刘清平.时尚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伊水.影视文化的美学整合[J].中国图书评论,1991(1).
[3]杨道圣.时尚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张振华.论影视艺术与当代美学[J].北京社会科学,1993(2).
作者单位:叶佑天,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美术学院
孙立军,北京电影学院
(责任编辑:张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