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

2015-10-21 19:58肖彩虹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稳心颗粒美托洛尔临床研究

肖彩虹

【摘要】 目的: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42例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实施治疗过程,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人均用药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2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开展治疗过程,疗效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美托洛尔;稳心颗粒;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1.7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87-01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状,这种症状在临床中很容易诱发患者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不良症状[1] ,因此对于患者的心脏神经功能以及器质性心脏病等都有着非常不良的影响,在临床中一定要重视对此类症状的治疗过程开展。通过服用β受体阻滞剂,改善心律失常病症的药物实施治疗过程,从而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分别采用美托洛尔与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人均用药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08月~2014年0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患者,每组各21例。其中男15例,女27例。治疗组,年龄26岁到50岁之间,平均年龄(41.12±1.84)岁。对照组,年龄26岁到50岁之间,平均年龄(41.13±1.91)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之前,都停止服用其他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停止一周后开始实施分组治疗过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实施治疗过程,美托洛尔药物的用药标准采用“2004欧洲心脏病学会(ESC)β受体阻滞剂专家共识”:每次服用12.50毫克,每天两次[2] ,持续治疗一个月。在用药过程中,如果患者的病情加重,则需要适当的调整美托洛尔药物的用量标准,将其调整为每天两次,每次用药量为25.00毫克。如果患者的病情好转了,将其调整为每天两次,每次用药量为6.25毫克。

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实施治疗过程,托洛尔药物用量标准和用药方式同对照组,稳心颗粒每天口服三次,每次口服一袋,也就是9克,持续治疗一个月[3] 。在用药过程中,如果患者的病情加重了,则需要适当的调整稳心颗粒药物的用量标准,将其调整为每天三次,每次用药量为18.00克。如果患者的病情好转,将其调整为每天两次,每次用药量为9.00克。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显效表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4] ,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器进行诊断检查后发现患者的平均心率每分钟不超过85次,白天休息情况下患者的平均心率每分钟不超过85次,在患者清醒活动状态下患者的平均心率每分钟不超过110次到115次[5] ;治疗有效表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少,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器进行诊断检查后发现患者的平均心率每分钟不超过95次,白天休息情况下患者的平均心率每分钟不超过95次,在患者清醒活动状态下患者的平均心率每分钟不超过120次到125次;治疗无效表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消失甚至病情更加严重,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器进行诊断检查后发现患者的平均心率每分钟超过95次,白天休息情况下患者的平均心率每分钟超过95次,在患者清醒活動状态下患者的平均心率每分钟超过120次到125次。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2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的人均用药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

治疗组患者的人均用药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970.00±210.00)毫克和0.00%(0/21),对照组患者的人均用药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2310.00±245.00)毫克和14.29%(3/21),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上腹轻度不适应症状,1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症状,两组患者的人均用药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美托洛尔在临床中能够通过改变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的异常自律性等机制达到治疗效果[6]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作用于患者的心肌,从而能够有效的调节患者出现的窦性心动过缓症状、低血压、头晕等不良症状,从而实现治疗过程。稳心颗粒是一种临床中的中医药物,主要是由党参、三七、五味子等多味药组成,在中医学中利用了这几味药具有的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效果从而实现了有效治疗过程,党参能够很好的作用于人体的心肌功能,起到收缩心肌力的作用,三七能够通过促进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状况,达到有效调节患者血流量的效果。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分别采用美托洛尔与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人均用药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的人均用药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970.00±210.00)毫克和0.00%(0/21),对照组患者的人均用药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2310.00±245.00)毫克和14.29%(3/21),两组患者的人均用药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证明了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开展治疗过程,疗效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尚兴福.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09:1230-1231.

[2]吴苏振,付国栋.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干预[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05:535-536.

[3]陈涛.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A]. 中华高血压杂志社.全国高血压防治知识推广培训班暨健康血压中国行福建漳州会论文综合刊[C].中华高血压杂志社:,2014:2.

[4]何琛.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8:83-85.

[5]王传花. 应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6:145-146.

[6]戴琳. 使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90例功能性早搏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9:132-133.

猜你喜欢
稳心颗粒美托洛尔临床研究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可行性探析
稳心颗粒联合美西律片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
稳心颗粒合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