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低碳城市规划

2015-10-21 19:41刘文家张文亮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5期
关键词: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

刘文家 张文亮

摘要: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对多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全球变暖,谋求可持续发展,低碳模式的城市规划以及生产生活模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发展低碳城市是新型城市发展的有益探索,但是低碳城市规划依旧面临着一些难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低碳城市 城市规划视角 可持续发展

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也是碳排放量最为集中的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碳排放量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低碳城市才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不断涌现,这为低碳城市的建设以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目前,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全世界广泛认同的城市基本发展模式。

1.低碳城市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市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中心,其人均能耗量是农村地区的3.5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涌入,城市的能源消耗量逐年攀升,其中,工业能耗、建筑能耗以及交通能耗的增长速度更为迅速。在城市能耗增加的同时,能源消耗所引发的环境问题逐渐加重,噪音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能源以及环境问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却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的脆弱性逐渐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低碳城市可以为我国新型城市发展以及规划理论提供有利的支持和大胆的尝试。近年来,环境问题以及能源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城市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的主要竞争力,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低碳观念的指引下,及早进行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城市对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的依赖,积极进行经济研发以及生产工艺的革新,大力扶持低碳产业和新兴环保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进行低碳城市建设可以为一些城市提供赶超其他城市的机会。

2.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存在的困难与压力

2.1传统高碳产业经济模式亟待转型

我国的传统产业长期进行粗放式的管理,资源利用率很低,往往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却只能获得很少的回报,长此以往,生产要素会日益短缺。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通常较低,落后的工艺导致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过大,污染严重,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量大,如果不能及时革新工艺,对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行转换,就无法改变产业生产以及排放中的高消耗、高排放现状,也会逐渐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使劳动力资源自身的价值与其创造的价值不相匹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传统产业一直固步自封,不注重自主创新以及技术革新,就会错失良好的发展机遇,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无法使传统高碳产业朝着低碳产业的方向发展。

2.2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有所欠缺

新型可再生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清洁环保,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经在我国的生产建设中得到了应用。大量使用新型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城市的碳排放量,还有助于促进一些传统产业的转型,对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规划期间,党和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新能源政策措施,风能、水能等已经应用到了发电等一些行业中去。但是从整体上来讲,我国新型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有关技术还不成熟,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等领域还没有自主的技术手段以及设备,多数都要从国外引进,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差,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以及相关支持都比较少。此外,我国针对新能源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鼓励措施、扶持政策不完备,融资渠道较为单一,新能源市场还不成熟。

2.3公民低碳意识还较薄弱

低碳城市的规划与构建少不了公众的参与,政府在节能环保的理念下制定好低碳城市建设的具体工作后,要将其落到实处,这一环节就需要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只有广泛传播低碳理念,使公众认识到低碳生活的好处,才有助于培养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增强公众自身的环保理念,使公众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注重节约,减少对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近些年来,我国逐步开始进行低碳节能理念的社会宣传工作,但是宣传方式大多采取公益广告的方式,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世博会时,建筑新型环保材料的使用为我国建设低碳城市起到了良好的指引作用,但是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和公众之间进行长期的、深入的沟通,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当深入到民众中去,加深群众对低碳城市的理解,提升民众的认同感,提高公民素质,从城市到乡镇,实现低碳理念多层次的深入宣传,而不是为了政绩形象工程空喊口号、不干实事。

3.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

3.1优化调整城市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重点。为了规划与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节约建设资源,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就要将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到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中,利用高新技术来带动生产,改善传统产业生产以及排放中高消耗、高排放的现状,革新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提高产业效能。同时要加大第三产业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比重,大力扶持新兴的环保型产业,从而减少城市的碳排放量,促进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2建立通达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私家车的拥有量逐年攀升。数量庞大的私家車数量严重依赖石油资源,石油燃烧会造成大量的汽车尾气,严重影响着城市的环境质量。为了降低能耗,构建低碳城市,我国应当积极调整交通系统,不断提高城市的交通通达性,在城市内部形成紧凑的交通空间系统,以减少私家车的石油燃耗。同时依托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研发小排量的汽车,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减少人们对汽车的购买量,从而更好地解决城市的交通尾气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城市的碳排放量。

3.3引入公共参与机制,普及低碳理念的城市消费模式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消费能力逐渐提升,但是公众的资源节约意识不高,对资源短缺的紧迫性认识度不高,也缺乏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理念,低碳意识不强。发展低碳城市规划需要公众的参与,需要引入公共参与机制,只有使公众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到低碳城市规划政策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才能够防止一些人的主观臆断,在低碳城市规划中体现广大市民的意愿和诉求,保护广大市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同时,引入公共参与机制也有助于低碳意识在全民中的普及,帮助市民形成低碳理念的城市消费模式。

结语:

建设与发展低碳城市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更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只有调动公众的参与性,广泛推行低碳理念,发展低碳经济,将低碳理念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产以及生产中去,才能够更好促进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目前,建立生态、文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全世界广泛认同的城市基本发展模式,但是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依旧需要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顾朝林,谭纵波等.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38-45.

[2]何建坤,张希良.我国“十一五”期间能源强度下降趋势分析——如何实现能源强度下降20%的目标[J].中国软科学,2006(4):33-38.

猜你喜欢
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
江西各地市发展低碳城市评价与对策研究
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与治理路线图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构建的法治保障研究
电子商务对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
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的有机融合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