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潘立酮和西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2015-10-21 19:58谢崇利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多潘立酮不良反应

谢崇利

【摘要】 目的 探究多潘立酮和莫沙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患者为2012年2月~2014年8月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人,随机分为多潘立酮组和西沙必利组,每组40例,多潘立酮组给予多潘立酮和胶体果胶铋治疗,西沙必利组给予西沙必利和胶体果胶铋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下检查和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及比较。结果 多潘立酮组临床症状积分减少高于西沙必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潘立酮组治疗有效率为96%,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西沙必利组治疗有效率为8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潘立酮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其治疗效果优于西沙必利,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西沙必利,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潘立酮;西沙必利;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57-02

胆汁反流性胃炎[ ]是属于消化内科的常见病种,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属原发性,原因有幽门括约肌的松弛或开放时间过长,现代人们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引起的激素分泌失调也可影响幽门括约肌的功能,继发性原因主要是在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等疾病的基础上引起及外科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后引起的胆汁反流,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促进胃动力,减少胆汁反流,保护胃黏膜三方面,现市场上出现的药物也是多种多样,现就多潘立酮和西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为2013年2月~2014年8月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人,其中男50例 ,女30例,年龄在26~79岁之间,平均年龄(35.6·5)岁,病程在3个月~5年之间,平均为(4.6·1.5)年,患者都有胸骨后烧灼性疼痛,吐胆汁样液体和体重减轻等临床症状,胃镜下可见胃黏膜炎症、糜烂、出血,膽汁反流的证据,诊断均符合XXXX年XX月修订的《XX防治指南》[?],且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了如肝硬化、胆道疾患、糖尿病等继发性疾病,患者没有服用影响胃黏膜的药物。随机把患者分为多潘立酮组和西沙必利组,多潘立酮组40例,西沙必利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多潘立酮组给予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和胶体果胶铋胶囊(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多潘立酮片每次10毫克,每天3次,餐前0.5小时口服,胶体果胶铋胶囊每次100毫克,一天4次,餐前1小时及临睡前服用。西沙必利组给予西沙必利每次5毫克,每天3次,餐前0.5小时用,胶体果胶铋胶囊的用量及服用方法与多潘立酮组一样,两组患者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期间要求两组患者戒烟戒酒,不服用有损胃黏膜的药物,清淡饮食,少吃油腻食物,以免胆汁分泌过多,切记暴饮暴食,饮食需细嚼慢咽,避免加重肠胃负担。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下检查和不良反应。

1.2.1症状积分[ ]标准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的统计,共有胸骨后烧灼性疼痛,吐胆汁样液体,体重减轻和进食饱胀感四个症状,0分:表示无症状,1分:四个个症状有任何一项,2分:四个症状有任何两项,3分:四个症状有任何三项或都有。

1.2.2内镜判定[ ]标准

正常胃黏膜在胃镜下的表现为胃黏膜光滑柔软,呈橘红色。胃镜检查按4级判定,1级:愈合,胃黏膜正常;2级:胃黏膜充血,水肿;3级:胃黏膜糜烂,但单发且局限;4级:胃黏膜糜烂,多发或大片融合。

1.2.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4周后做胃镜检查,愈合:胃镜检查表现为1级,显效:胃镜检查表现为2级,有效:胃镜检查表现为3级,无效:胃镜检查表现为4级。总有效率=(愈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2.4不良反应比较

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总例数*100%

2 统计学处理

采用美国SPSS17.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多潘立酮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为4分,西沙必利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为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主要有腹部疼痛,呕吐物含有胆汁,进食后腹部饱胀,体重减轻等症状,没有特异性,目前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主要通过胃镜检查和胃吸出物测定,胃镜下可发现反流的胆汁及胃黏膜损害,胃吸出物既可用于确诊也可用于测定反流程度,西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药物主要有胃肠动力药和胃黏膜保护剂,多潘立酮和西沙必利属胃肠动力药,可以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减少胆汁的反流,但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多潘立酮是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可以阻滞胃肠道多巴胺受体的激动作用,促进胃肠道的运动如胃的排空功能,并且可以抑制胃肠的逆蠕动,西沙必利属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激动药,通过促进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发挥其在胃肠道的功能,但胃酸的分泌不受影响,胶体果胶铋属胃黏膜的保护剂,通过与胆汁的络合从而减少胆汁对胃黏膜的损害。本研究中多潘立酮组仅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而西沙必利组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表明多潘立酮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耐受良好,多潘立酮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优于莫沙必利组,且愈合率也高于西沙必利组,表明多潘立酮更有助于促进患者胃黏膜的愈合,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胆汁反流性胃炎多潘立酮不良反应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心脏病患者:慎用多潘立酮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肝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分析
从病因病机病理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法
奥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