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过循证医学思维培养高校优秀口腔医学本科人才的研究

2015-10-21 20:03肖丽婷孙晋虎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循证医学临床教学医学教育

肖丽婷 孙晋虎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循证医学思维对高校优秀口腔医学本科人才进行培养的措施及效果。方法:以40位学习口腔修复学的大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0位)、观察组(21位)分别给予传统教学方法和循证医学思维教学法。结果:观察组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病案分析、病历书写、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口腔医学的临床教学活动中合理地引入循证医学思维可有效促进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术能力。

【关键词】循证医学;医学教育;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80-02

基金项目:徐州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Xjk201210);江苏省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省2013号SJK259)

循证医学(EBM)的核心主业体现为准确、慎重、明智地应用现有具有高度客观性的相关研究结果作为主要证据,充分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及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对患者的个人意愿及价值进行充分考虑,将这三者进行完美结合后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1]。将循证医学思维合理的应用于口腔医学本科的教学中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次研究将循证医学思维应用于口腔医学本科教学中后取得良好效果,现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徐州医学院2011级41位学习口腔修复学的大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性别:男23位,女18位;年龄:20-24岁,平均(21.8±3.1)岁。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口腔医学本科大四学生。学生所学课程为口腔修复学。2组学生的大小课比例、总课时、见习课教师等均相同。随机将41位学生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疾病信息的比较上差异未存在显著性,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应用传统教学方式对对照组学生进行教學,具体为教学活动以具体疾病或教师作为中心,教师主要凭借自身临床经验对学生的临床思维及临床诊断进行指导。观察组的教学以学生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教授。进行内科学、诊断学教授时充分利用病案库相关资料、病例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各种资料。循证医学教学方法具体表现如下:①进行循证医学知识培训:由专家对循证医学的概念、网络医学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相关文献的具体查阅方法等进行讲授。②循证医学思维示教:带教教师逐一对临床中常见循证医学实际操作进行演示、分析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③具体实施:教师以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作为根本依据,将临床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活动中,并制定出相应的讨论大纲,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同时,学校教研室提供相应的检检索系统,让学生能利用课余时间可对相关临床问题通过对文献进行查阅,查询和收集相关临床研究的证据和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各小组派一个代表对问题的研究、临床操作、临床应用的重要性进行具体评价,小组间成员进开展讨论,并让各学生写出学习心得。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主要扮演的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总结和归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难题。

1.3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书面理论考试及临床技能操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理论知识测试的内容主要包含选择题、问答题等。临床技能操作考核主要包含中英文资料的查询和阅读能力、病历书写能力、病例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应用过不记名问卷调的方式对学生对循证医学思维教学法的评价进行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学生理论知识及方面能力掌握情况

学生期末理论知识测试总分为100分,观察组学生期末理论知识测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学生病历书写、病史采集、病例特点分析及归纳、辅助检查结果分析、鉴别诊断等各种能力进行考核,考核总分为40分,观察组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传统临床医学教育模式主要强调的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教学活动强调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被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缺乏实践机会。在临床工作中,医学学生会面临各种疾病的检查、诊断、治疗等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来源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授和教科书上的知识。这种被动的学习往往对学生能力的发展产生制约作用,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循证医学思维教学法的应用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进行知识学习,高度强度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参与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2]。

在循证医学思维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其遵循的教学步骤主要为:首先,教师提出临床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收集证据,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证据进行严格评价,并引导学生教学针对性讨论。再次,教师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学生临床操作能力。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循证医学思维教学法可以做到,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先让学习自行进行相关资料查阅,使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在课堂上,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畅所欲言地进行讨论,充分激发学生主动能力性和创新思维。该种教学方式可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其思维拓展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归纳总结能力,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口腔医学本科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思维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综上所述,将循证医学思维引入口腔医学本科教学中,可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得到明显提高,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可刚.DENGKe-gang在长学制医学生中开设循证医学证据检索课程的初步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4(33):418-419.

[2]黄学武,陈壮忠.循证医学教学法在临床教学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3(03):538-539.

[3]李宇彬,杨建波,蔡坚.循证医学理念构建妇产科见习新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2):105-106.

猜你喜欢
循证医学临床教学医学教育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继续医学教育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重大突破!我国医学教育认证质量获得国际认可
我院医务人员继续医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
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医学院校开展药理学循证医学
民族院校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叙事医学在耳鼻咽喉科LBL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医改影响下的临床教学
医学模拟教学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