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创伤病人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收的75例创伤病人,对75例病人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其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在本文75例病人当中,3例由于病情严重,已经伤及到身体多个重要脏器,引发病人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72例病人因院前救治及时,护理干预适当,均给予成功救治。结论:创伤病人及时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存活率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护理方式;院前创伤;急救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33-01
大部分创伤是指机械性损伤,由于机械致伤因子对人类机体组织机构带来损害,严重的甚至还会危及病人生命。院前急救也被称之为现场急救,其指的是从医务人员抵达现场实施护理干预开始至病人送到医院以后的这段时间采取的急救。其属于临床急诊服务的第一个阶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当中的报告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20%的创伤病人因无法在现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造成病人死亡。因此,院前创伤急救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收的75例创伤病人,对75例病人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其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收的75例创伤病人,当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在14-76岁,平均年龄为34.7±2.3岁。其中致伤因素包括有交通事故伤、高处坠落伤、刀伤、挤压伤以及其他致伤因素,它们依次为32例(%)、11例(%)、14例(%)、12例(%)、6例(%)。
1.2临床护理干预
1.2.1伤情评估
临床护士在抵达现场以后,要立即对病人伤情给予全面评估,首先要对重伤人员进行处理,之后再处理轻伤。在对病人病情评估的时候,要对病人相关生命体征给予密切观察,之后再判断病人有无胸外伤、颅脑外伤以及骨折等,如果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立即给予吸氧。
1.2.2护理急救
(1)伤口处理:创伤严重的病人有几个死亡高峰期:一是在创伤后几分钟;二是在创伤后几个小时以内;三是创伤几日一直到几周以内,这个时间段的病人大部分感染较为严重,多个脏器器官衰竭严重,死亡率非常高。因此,面对病人可谓“黄金1小时”、“白金10分钟”。其原则就是首先救治生命,保证病人的基本生命体征。窒息是创伤后的致命威胁,从而必须要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对呼吸道阻塞的病人立即将异物彻底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另外,对休克病人;立即建立静脉双通道,及时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纠正休克。对于非内脏流血的病人,要采取加压包扎止血,对病人出血部位用力按压,将动脉近心端按住,使血液流出量明显减少。如果病人四肢血管破裂出血,并且出血不止,可以采取止血带进行包扎,扎紧1小时以后放松1-2分钟,这种方式不可超过3小时,以免局部组织由于血液流动供应不足而导致坏死。如果病人为开放性气胸,应立即采取无菌敷料或油纱将伤口给予封堵,进而形成闭合性气胸,之后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对张力性气胸病人,首先要马上给予排气,使用粗针头插入受伤一侧锁骨中线的第二肋间,但是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对于呕吐或昏迷的病人,其头部要偏向一侧,以免发生误吸或者窒息。对骨折病人,首先要将受伤部位给予有效固定,以免出现畸形,但是要保证局部组织血液供应充足,开放性骨折病人应该特别注意相关并发症。对于暴露在外面的骨折要保持这个状态,切勿随意推入到伤口内部,不然会造成内部组织感染;(2)心理护理:对于创伤病人而言,心理恐惧会对其生命体征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所以,临床护士要对病人身心变化给予密切观察,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如果病人受伤情况严重,可以采取握手、拍背以及抚摸等相关肢体语言,给予病人更多的关怀以理解,进而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救治,使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
1.2.3转运傷员
(1)搬运伤员:临床医护人员在现场救治以后,应立即转移病人,在搬动病人过程当中,动作一定要轻柔、缓慢,如果病人出现休克,在搬运时病人头部要稍低或者呈现水平体位,如果病人脊柱受创,必须使病人脊柱轴体保持水平,在搬动途中最好采取硬板担架,如果病人胸部受创或呼吸抑制,那么应该采取半卧体位,如果病人颅脑损伤,应该将其头部抬高。在上救护车的时候一定要让病人保持头部在前,下肢在后,同时在抬上救护车以后要将病人给予有效固定,以免救护车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导致病人翻落,进而造成二次损伤,以及在对病人进行有效固定时,便于临床救治工作顺利开展;(2)转运期间监护:在转运病人期间,要通过救护车当中的设备对病人进行密切监护,比如吸氧或机械辅助通气,使病人呼吸道保持通畅。另外,临床护士要对患者病情相关变化给予全面监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以及详细记录[2]。
2结果
在本文75例病人当中,3例由于病情严重,已经伤及到身体多个重要脏器,引发病人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72例病人因院前救治及时,护理干预适当,均给予成功救治。
3讨论
对创伤病人采取院前急救当中的护理干预的优势在于可以使院前救治具有系统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在入院之前对需救治的病人来说,要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并临床操作得当,可以使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所以,对临床医护人员而言,在院前抢救病人的时候,提高人员反映速度以及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尽最大努力让病人在最短时间以内获得有效的救治,任何耽搁都有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整个现场救治期间,临床护士应该对病人相关病情变化给予密切观察,并给予记录,进而可以使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本文结果显示,在本文75例病人当中,3例由于病情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72例病人因院前救治及时,护理干预适当,均给予成功救治,和上述相关报道大致相同[3]。
总之,创伤病人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存活率明显提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吴卫娟,刘连弟.320例严重创伤院前急救及护理对策的回顾性分析[J].中外医疗,2010,8(24):26-28.
[2]刘述来.68例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1,5(6):48.
[3]黄惠萍.106例严重多发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J].右江医学,2011,39(4):530一531.